圖/文 Scarlettmeow
疫情期間關在家讓許多民眾直呼「受不了」,但海生館的動物呢?他們將永遠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對他們來說,隔離結束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
攝於桃園Xpark海生館,魟魚的頭部及臉部皆有傷口
海生館的動物從哪裡來?
海生館裡五彩繽紛的的魚兒令我們沉醉,往往駐足於那一大片玻璃前,看著成群的魚游來游去。但這些美麗的生物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人工圈養、市場買賣亦或是違法捕撈?
國內各大海生館的生物來源似乎不夠透明化,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海洋寶物的「家」究竟是哪裡。
上述文章提及菲律賓、印尼等國家都有捕捉熱帶魚類,販賣給海生館的交易行為,但這些魚類是否為公平貿易,有無危及海洋生態則須深入討論。
電影〈海底總動員〉內類似捕捉熱帶魚類的場景
國內對於進口魚類的相關法規有《瀕臨絕種動植物及其產製品輸出入管理辦法》和《陸域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野生動物保育法》等。為了保護這些海洋生物,國際間也制定了《全球海洋公約》和《禁止商業捕鯨公約》。台灣則於2008年開始禁止捕撈鯨鯊。
海洋生物也會焦慮!?
憂鬱症現今已是非常普遍的疾病,不僅僅侷限在人。養寵物的人應該對貓咪或狗狗的焦慮表現不陌生,當寵物心情不好而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時,我們總說「他們心情不好啦!」動物園裡的動物出現異狀我們也能馬上發現,但這些海洋生物呢?他們「心情不好、憂鬱」的狀態其實也默默反映在行為上。
動物因焦慮、緊張、憂鬱等造成的異常行為,稱做「刻板行為」。典型的定義為長時間、固定的、無意義且不斷重複的異常行為。
台灣防止動物虐待協會(SPCA)研究倡議部主任陳庭毓表示:
「刻板行為造成因素可能來自活動空間不足、自然行為的展現受限、遊客的視線壓力、各種環境條件不適當(溫度、水質、聲音、震動、光線等)、社交習性與需求被剝奪(如:社群性動物被單獨飼養)、食物不足或營養不均衡等等,而每隻個體對於環境的感知與適應能力不同、方式也不同。」
SPCA翻譯整理出六種魚類常見的刻板行為:
1. 繞圈:不斷繞著圓形路徑、來回游動,沒有明顯的起點或終點。
2. 搖擺頭部:在一處靜止不動,不斷上下或左右擺動頭部,對透明邊界(例如:玻璃)沒有明顯的特殊反應。
3. 與透明邊界互動:不斷行走或游動到玻璃或牆壁上,試圖爬上去、穿過去或與玻璃的反射互動。
4. 突破水面行為:在游動時反覆抬起身體前部,使鼻子或頭的前部抬高到水平面以上,對透明邊界(例:玻璃)沒有明顯的特殊反應。
5. 螺旋旋轉:圍繞著一個中心點或繞著假想的軸線在水中不斷旋轉。(也可能與內部感染引起的神經症狀有關)
6. 定型化的體側摩擦:在沒有檢查到體表寄生蟲的情況下,將身體轉向特定某一側,並在基材或任何其他表面上摩擦。
上述資料為加拿大動物福利團體ZOOCHECK發表的幾個常見於魚類的刻板行為,由SPCA翻譯整理。
動物在無法面對、處理低落情緒時常發生刻板行為,他們拒絕與環境互動,轉而不斷的重複做某件事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共病時代:醫師、獸醫師、生態學家如何合力對抗新世代的健康難題》這本書也提到相關問題,表示形成刻板行為的三個因素有:壓力、孤立、無聊。
仔細回想,我們是否曾在緊張時不自覺的咬指甲、拔頭髮、摳結痂、把玩頭髮等,而這些正是無意義且重複的行為,這麼做似乎可以讓我們感到平靜,轉移緊張情緒,某種程度來看可以說是一種「釋放」。但長期看來不僅是惡性循環,更會造成身體上程度不一的傷害。
書中研究者讓一群會咬傷自己的恆河猴(rhesus monkey)穿上背心,裡頭藏有心搏率監測器監測他們的心跳。研究發現,當這些猴子咬自己身上的背心時,心律沒有出現明顯的升降。可是當牠們咬自己時,心律在這個行為開始前三十秒會顯著上升,而在牠們的牙齒碰到自己毛髮的瞬間後急劇下降。實驗結果顯示,因緊張或恐懼而使心律加快後突然驟降,會產生安寧鎮靜的感覺。
「在生物學或演化的角度上,海洋生物從無脊椎、兩棲爬行、魚類、哺乳類都有,每種動物對於壓力或緊迫的反應不同。以魚類來說,可能會有黏液增加、體色改變、退縮、魚體前傾或後傾等現象,而不管體型大小、軟骨魚硬骨魚在單調、緊迫的環境下都可以觀察到刻板行為。儘管展現方式不同,但多為重複路徑游動 (可能繞圈、可能來回等),或是僅使用整個展示場的一個小空間範圍。」
陳主任表示,海洋生物刻板行為除了普遍的原地轉圈、魚類撞玻璃、口吐白沫外,還有上述這些特徵。
這些魚類的刻板行為套用書中的觀點來看,為了使自己分散焦慮、憂鬱、無聊等情緒,往往會做出這些「非正常」的舉動,運用自己體內的化學機制來生存下去。由此推測魚類撞玻璃、摩擦身體表面等行為對身體製造出「痛苦」的感覺,促使自己分泌腦內啡來產生「愉悅感」,減輕自身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