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德國的嬰幼兒健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德國的嬰幼兒健康檢查要比台灣扎實的多。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到孩子滿五歲,一共有十次的健康檢查(U1-9, Untersuchung),每一次檢查的內容都不盡相同。通常U1和U2都會是在生產的醫院做檢查,U3-U9則是由兒童醫生負責。

在德國每個孩子不一定會有固定的家庭醫生,但是一定有一個固定的兒童醫生,因為例行性的健康檢查和預防針只有兒童醫生可以執行。若孩子只是因為感冒發燒,是可以就近找一個固定的家庭醫生看診。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醫生都願意替嬰幼兒看診,能不能替嬰幼兒找到固定的家庭醫生就要看緣份了。

雖然德國的生育率不算高,但是要替孩子找到一個好的兒童醫生並不容易,風評佳的醫生常常爆滿,所以新生兒約不到理想中兒童醫生的門診是很常聽到的事。那麼父母總可以超前佈署,先替未出世的孩子預約兒童醫生門診。只可惜,兒童醫生也拒絕父母替未出世的嬰兒預約健檢門診。

如果掛不到心目中理想的兒童醫生,那麼等孩子出生後,我先幫他找一個能掛到的醫生,接著再幫孩子掛心目中理想的醫生的診。新生兒什麼沒有,就時間多,我們慢慢等,總行吧~

很抱歉~不行!這招行不通


需要回傳的通知單

需要回傳的通知單

孩子幾個月大,就是該做什麼檢查。在孩子要去檢查前都會收到政府相關部門寄來的通知單,而且有回聯需要醫師蓋章寄回去。所以孩子的健康檢查一定要準時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份的兒童醫生是不接手從其他兒童醫生那裡轉來的孩子,除非有特殊原因(例如:搬家)。因此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一定要有好幾個兒童醫生的名單才行,等孩子出生之後,才能順利替孩子預約U3的檢查。

此外,離家太遠的兒童生醫也不應在考慮的範圍之內,因為孩子在未滿一歲以前,幾乎每個月就要去找兒童醫生做例行性檢查或是打預防針。所以找一個離家遠的醫生,真的是找自己的麻煩!

以下是十次健檢大概會做的事:

U1(出生的那一刻):主要是檢查孩子的身高體重及頭圍,並且給予2毫克的維他命K。(為什麼新生兒要補充維它K?)。除此之外,還會視母嬰狀況,增加其它檢查。例如:我在懷孕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妊娠糖尿病,所以孩子剛出生的前三天也都要定時測量血糖,以確定孩子是否一直處在低血糖的狀態。

U2(3-10天大):通常是母嬰要出院回家的那一天,會做新生兒第二次的例行健檢,除了一般的理學檢查之外,還會注意新生兒的體重是否有慢僈回升以及聽力檢查。因為新生兒在剛出生的那幾天,會因為胎便、脫水、或攝入量過少,而使得新生兒的體重下降,減少的幅度約為剛出生時體重的5%-10%。

U3(4-5週大):除了一般的理學檢查之外,還有嬰兒的超音波檢查。我們的兒醫都會用超音波看女嬰是否有子宮,以及嬰兒的髖關節的發育檢查。大美和二美的髖關節發育都沒有問題,而小美的檢查結果比標準值小了一點,因此兒醫就請我幫小美每天都穿兩件尿布,目的是要讓髖關節的角度再大一點。因為小美不是很嚴重,所以她持續穿二個月的兩件尿布,整體的情況就有明顯的改善了。

U4(3-4個月大):除了一般理學檢查之外,醫生還會測試聽力及大動作發展。我們的兒醫會在嬰兒的左右兩耳附近搖鈴,再觀察孩子是否會轉頭找聲音;此外還會遞玩具給嬰兒,以觀察孩子的抓握能力。

U5(6-7個月大):除了一般理學檢查之外,還有大動作的發展評估,像是孩子會不會趴著,以及視力的發展是否正常。

U6(10-12個月大):除了一般理學檢查之外,還有大動作的發展評估,例如會不會站立或爬行。醫生也會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例如:疊積木),以觀察孩子智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在語言的部份,則是觀察會不會發出類似爸媽的單音。


raw-image

U7(21-24個月大):除了一般理學檢查之外,還有一些肢體動作和語言發展的評估。醫生會和孩子一起玩簡單的疊積木或是丟球踼球等小遊戲。還會有一張含有數十個單詞的問卷,家長要勾選孩子已經會講的單詞。對於雙語環境成長的孩子,家長則是同時要註記哪些單詞是兩種語言都會,哪些單詞是只有一種語言,又是哪一種語言。醫生也開始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和孩子聊天,來評做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U7a(34-36個月大):這次的健檢分成兩次完,一次只有聽力和視力測驗,一次則是理學檢查。理學檢查中則包含很多有趣的項目,1. 醫生會和孩子一起踼和丟球。2.和孩子一起玩有不同顏色的積木,所以醫生可以會請孩子疊一個高塔,並且給予一些指令,例如:最下層的積木是紅色,第二個是黃色…等等。3.請孩子畫圓形或三角形等等。4.給孩子一張圖,並請孩子分享他們看到了什麼。5.亂點立體圖NTU,主要是測試立體感,但是圖卡是黑白的點點,孩子也不需要帶紅綠眼鏡,但是圖卡需要前後搖晃才能看到一些圖案。6.家長則要填一份問卷,問卷的內容有關於孩子的作息,以及孩子是否易怒,孩子何時最容易生氣…等等非常細微的問題。還有包括孩子的德文名詞是否可以使用正確的性別冠詞,例如:das Auto。可以想像成是中文的量詞,孩子能不能正確的說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

U8(46-48個月大):這次的健檢分成兩次完,一次有聽力、視力測驗、簡單的體能測驗,還有語詞測驗,另一次則是理學檢查。視力測驗的部份是分成左右耳測試,孩子聽到什麼名詞,就要在圖片上指出來。視力則是左右眼的視力表,以及亂點立體圖NTU,孩子需帶紅綠眼鏡進行測試。語詞的測驗則是測驗相反詞,例如:醫生會說:螞蟻很小,那麼大象很…,孩子需要回答很大,類似這樣的語詞測驗。體能測驗則是要求孩子要單腳原地跳及單腳往前往後跳。還有醫生會下指令請孩子畫圖,一樣是畫各種不同的圖案,最後會畫出一張臉。在理學檢查的那一次,醫生則是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和孩子聊天和玩遊戲,主要都是在瞭解孩子各個面向的發展。在德國大部份的孩子在四歲前後就會騎兩輪腳踏車,所以這也是個聊天的重點項目之一。

U9(60-64個月大):這次的健檢分成兩次完,一次只有聽力和視力測驗,一次則是理學檢查。內容和U8大同小異,比較重要的是醫生會評估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上小學了。在德國有些家長會申請讓孩子五歲就進小學就讀,此時兒童醫生的評估就很重要。


 U7的衛教資訊

U7的衛教資訊

在每個不同時期的檢查,兒童醫生也會給予不同的衛教資訊,例如:即使是孩子在還不會翻身時,父母都不可以將孩子放在可能會摔落到地面的地方,而暫時離開。如果要暫時離開孩子,一定要將孩子放入嬰兒床或是安全不會摔落的地方。孩子開始會爬行時,父母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會去玩插頭等等。當孩子開始會走路時,要把院子裡的集水器加上蓋子,避免孩子跌落水桶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美媽的沙龍
8會員
24內容數
住在德國鄉下且育有三美的台灣媽媽,分享在德國鄉下育兒的趣事,也分享德國人的幼兒教育理念
三美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7
我們追求優雅的泳姿
2021/12/07
我們追求優雅的泳姿
2021/11/03
第二階段是一般理學檢查和其它綜合檢查,大部份皆由兒醫來執行,孩子和兒醫會有很多的對談。
Thumbnail
2021/11/03
第二階段是一般理學檢查和其它綜合檢查,大部份皆由兒醫來執行,孩子和兒醫會有很多的對談。
Thumbnail
2021/11/03
U9健檢一樣要分成兩次做(就是要約兩次的意思),每次都約三十分鐘。第一次檢查聽力、視力、和生活認知及簡單的體能測驗。第二次則是一般理學檢查和其它綜合檢查。 本篇分享聽力、視力、和生活認知及簡單的體能測驗(以往都是由實習醫生負責,今年由醫師娘負責)
Thumbnail
2021/11/03
U9健檢一樣要分成兩次做(就是要約兩次的意思),每次都約三十分鐘。第一次檢查聽力、視力、和生活認知及簡單的體能測驗。第二次則是一般理學檢查和其它綜合檢查。 本篇分享聽力、視力、和生活認知及簡單的體能測驗(以往都是由實習醫生負責,今年由醫師娘負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今天的確診人數破了9萬大關,數字又創下新高,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個個都擔心受怕,該不該讓小孩上學?上學容易被同學傳染,不上學在家必須要有後援,如果沒有後援真的感染了,自已又會陷入自責而後悔不已。 一、拿藥: 二、補充營養: 三、大量水份的補充: 確診過程中,建議家中要有兩個儀器 康復過程的後遺症
Thumbnail
今天的確診人數破了9萬大關,數字又創下新高,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個個都擔心受怕,該不該讓小孩上學?上學容易被同學傳染,不上學在家必須要有後援,如果沒有後援真的感染了,自已又會陷入自責而後悔不已。 一、拿藥: 二、補充營養: 三、大量水份的補充: 確診過程中,建議家中要有兩個儀器 康復過程的後遺症
Thumbnail
大約在10月初,幼兒園發回一張紙,「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主要由幼兒園的老師評估後,將紙本帶回家給家長簽名後,再交給鄰近衛生所歸檔。  查了網路總共有3種方式可以篩選,因為我家的小孩已經就讀幼兒園,所以是屬於第3種篩檢,如果你有小孩就讀幼兒園,大約開學一個多月就會拿到這張紙。  ★發展里程表
Thumbnail
大約在10月初,幼兒園發回一張紙,「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主要由幼兒園的老師評估後,將紙本帶回家給家長簽名後,再交給鄰近衛生所歸檔。  查了網路總共有3種方式可以篩選,因為我家的小孩已經就讀幼兒園,所以是屬於第3種篩檢,如果你有小孩就讀幼兒園,大約開學一個多月就會拿到這張紙。  ★發展里程表
Thumbnail
三歲半的小男孩,整天爬上爬下,好動又喜歡講話,精力旺盛常常不睡午覺,白天由爺爺、奶奶照顧他,讓媽媽可以安心的上班。 但是老人家的體力有限,原來已經退休的他們,為了照顧活潑好動的孫子,真的疲倦不已,於是動了把他送幼兒園想法,感恩公婆辛苦的照顧,在今年6月份,開放可以抽公幼時,第一時間登記抽籤。 幸運的
Thumbnail
三歲半的小男孩,整天爬上爬下,好動又喜歡講話,精力旺盛常常不睡午覺,白天由爺爺、奶奶照顧他,讓媽媽可以安心的上班。 但是老人家的體力有限,原來已經退休的他們,為了照顧活潑好動的孫子,真的疲倦不已,於是動了把他送幼兒園想法,感恩公婆辛苦的照顧,在今年6月份,開放可以抽公幼時,第一時間登記抽籤。 幸運的
Thumbnail
 在德國的嬰幼兒健康檢查要比台灣扎實的多。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到孩子滿五歲,一共有十次的健康檢查(U1-9, Untersuchung),每一次檢查的內容都不盡相同。通常U1和U2都會是在生產的醫院做檢查,U3-U9則是由兒童醫生負責。
Thumbnail
 在德國的嬰幼兒健康檢查要比台灣扎實的多。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到孩子滿五歲,一共有十次的健康檢查(U1-9, Untersuchung),每一次檢查的內容都不盡相同。通常U1和U2都會是在生產的醫院做檢查,U3-U9則是由兒童醫生負責。
Thumbnail
重要的是,不應該在意孩子被貼標籤。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把身上的標籤撕掉,提供給他更多的支援,趕上同齡孩子的能力。老師對於特殊生的要求會比普通生更低,也會適度做一些調整,加強訓練他的能力。如此,在求學過程不至於挫折感過重影響到自信心與學習動機,而避免自暴自棄的狀況。
Thumbnail
重要的是,不應該在意孩子被貼標籤。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把身上的標籤撕掉,提供給他更多的支援,趕上同齡孩子的能力。老師對於特殊生的要求會比普通生更低,也會適度做一些調整,加強訓練他的能力。如此,在求學過程不至於挫折感過重影響到自信心與學習動機,而避免自暴自棄的狀況。
Thumbnail
(示意圖) 我想很多年輕夫妻都不是天生知道如何為人父母,需要透過學習他人或專家的經驗然後邊走邊學著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再觀察根據不同孩子的特質來調整找出一個恰當的教育方式,所以當然不會真的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只要有生養過一個以上孩子的父母就會發現,明明同個父母同樣環境生活,但是為甚麼你用一套方法教育
Thumbnail
(示意圖) 我想很多年輕夫妻都不是天生知道如何為人父母,需要透過學習他人或專家的經驗然後邊走邊學著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再觀察根據不同孩子的特質來調整找出一個恰當的教育方式,所以當然不會真的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只要有生養過一個以上孩子的父母就會發現,明明同個父母同樣環境生活,但是為甚麼你用一套方法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