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是什麼?你一定要知道Vanguard這家公司的三個特色!

Vanguard是什麼?你一定要知道Vanguard這家公司的三個特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如果您有長期關注 ETF 的發展,那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國外許多財經部落格及投資人花了非常多時間討論『Vanguard 先鋒集團』這家公司,而排除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 Vanguard 如此特別(目前在投資上 Vanguard 發行之ETF也是我的第一選擇),這篇文章適合你。

Vanguard 由已故的 John C. (Jack) Bogle 於 1975 年創立,以海軍上將 Horatio Nelson 在 1798 年尼羅河戰役中的旗艦命名。

2021年上半年全球資金流入最多的 10 檔 ETF,Vanguard 在前 10 名裡包辦了 5 檔ETF,其中 4 檔更是名列前 5 名裡面,可見 Vanguard 特殊且正確的經營理念在這個世代已經深受全世界投資人的喜愛,

資料來源: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資料來源: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統計到 2020 年底,Vanguard 基金商品 (包含共同基金與ETF) 在去年的平均內含費用已經降到 0.09% (萬分之 9 ),比美國業界平均內含費用便宜了 83%,相比 2019 年平均內含費用 0.1%,2020整體平均費用再次下降 10%,持續調降內含費用對於一家金融機構真的非常難能可貴,持續與客戶利益站在一起,是我最喜歡這家公司的地方,

Vanguard 公司介紹。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投資飛翔日誌整理。

Vanguard 公司介紹。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投資飛翔日誌整理。

Vanguard 有什麼特別之處讓全世界的投資人趨之若鶩?為什麼要我會選擇Vanguard ETF 幫自己規劃?以下整理 3 點 Vanguard 的特色與大家分享:

1. 世界唯一的共同所有權股東結構。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共同所有權』股東結構的資產管理公司,Vanguard 將股東結構轉變為客戶即為基金公司的擁有者( 亦即只要持有 Vanguard 基金商品的投資人即為股東 ),這跟傳統由外部股東擁有資金公司、基金公司再推出商品供投資人購買很不一樣,共同所有權結構讓 Vanguard 只需要替投資人工作,此舉消除了傳統共同基金公司固有許多與客戶利益衝突的地方

傳統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如富達投資( Fidelity ),基金管理公司由私人所有者(內德約翰遜家族)所有,基金管理公司發行基金商品管理投資人的資產。顯然,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所有者想賺錢。猜猜這利潤從何而來?是的,來自投資人。

其實大多數共同基金公司的結構都與客戶存在重大衝突。

在 Vanguard,資產管理公司歸共同基金所有、而共同基金又歸投資人所有。沒有利潤需要交給共同基金公司的額外股東。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基金公司只需要為購買其基金商品的投資人工作,因為客戶就是股東,站在長期投資視野,低成本的投資工具長期將可以帶給客戶豐厚的回報。

*一般公司替外部股東賺錢,所以可能希望基金商品的內含費用越高越好,才可以多賺一點錢;Vanguard 的股東就是持有基金商品的投資人,所以當規模持續成長,基金商品的內含費用越低對投資人(股東)越有利。

2. 基金產業低成本領導者。

沒有人能夠控制市場,但投資者可以控制他們為每一筆投資所支付的成本。Vanguard 回饋客戶(即是股東)的最佳方式就是長年持續調降內含費用

1990 年 Vanguard 的平均費用率為 0.35%,基金產業行業平均為 1.09%,一年有 0.74% 的優勢;2011年 Vanguard 的平均費用率為 0.25%,產業平均增加到 1.38%,每年相差1.13%,你不需要對複利有太多了解就能知道,當每一年多付出 1.13% 的報酬差距長期將嚴重傷害投資人的報酬表現。

幸運的是,2020 年底 Vanguard 的平均費用率僅為 0.09%,是 Vanguard 一開始發行時平均費用的 25% (0.35%→0.09%),產業的其他發行商也意識到投資人越來越重視成本、低成本且被動式的ETF 越來越受投資人的喜愛,產業平均費用率現在下降到只有 0.58%。

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

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

隨著 Vanguard 資產規模持續成長,我們值得期待未來 Vanguard 會繼續調降自家產品的內含費用,為客戶節省成本,讓少付出的成本成為投資人長期的報酬。

3. 基金的表現優於同業。

根據全球基金研究機構Morningstar晨星的研究顯示,唯有投資成本這個因素可以非常確定影響共同基金長期報酬率的好壞,低成本的 ETF (或是基金) 長期報酬表現上通常較為優異。

正如投資人所料,『低內含費用』的特色使 Vanguard 基金的表現優於產業平均,在過去十年中,先鋒基金的表現超過了 88% 市場上同類型的基金。

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

資料來源:Vanguard 官網。

過去 10 年,Vanguard 儼然已經成為指數投資的代名詞,Vanguard 創辦人John Bogle ( 約翰·伯格)堅持與投資人利益一致的理念,在特有的共同所有權股東架構下,Vanguard 顛覆了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模式,用低廉的產品費用、亮眼的報酬表現、產品流動性佳和指數追蹤能力等優勢,成為國外許多獨立財務顧問 ( CFP ) 和機器人理財公司 ( Robo-advisor ) 都選用Vanguard的商品幫自己的客戶進行投資規劃,許多投資人自行投資的首選也是Vanguard 發行的基金商品, Vangurd 的出現將在未來繼續造福更多投資人。

巴菲特曾說:「John Bogle (約翰·伯格)為美國投資者做的事,可能比任何人都還多。」
「要盡量提高投資人賺到金融市場的報酬,唯一的方法就是盡量降低他們的成本。」-Vanguard 創辦人 基金之神 約翰·伯格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大家都更了解了『Vanguard 先鋒集團』,也祝大家投資順利!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 FB 粉絲專頁:投資飛翔日誌



avatar-img
Shawn投資飛翔日誌的沙龍
26會員
41內容數
👋 嗨,我是Shawn,一位相信「投資該簡單、也該貼近生活」的投資顧問。 我專注於協助客戶打造專屬的資產配置策略,這裡不是股市猜謎比賽,而是用故事、用經驗,陪你一起走過市場的波動。我推廣的是長期、理性的 ETF 資產配置, 如果你也在尋找一種更安心更可持續的理財方式,歡迎追蹤這個粉專,用投資打造你理想的生活藍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沒有一種投資方式是不用看盤、不用看時機點、只要長期買進持有就能獲得市場回報的呢? 答案是有的,只要你能做到全球的布局,並透過廣泛的投資組合涵蓋多元資產進行投資! 長期持有分散的投資組合是投資市場上『白吃的午餐』,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市場上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圖片來源:Unsplash。 長期投資的過程就像搭乘遠程客機,這過程其實不容易,難免會有亂流等各種突發狀況發生,就像近期市場的波動,可能又開始讓許多人感到焦慮,其實每當市場劇烈波動都是很好檢視自己對於投資組合的時機點,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感到害怕嗎?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想賣出持股嗎?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花
圖片來源:Unsplash。 大自然的演化非常奧妙,其中其實也蘊含許多道理,尤其生命演化是個很長期的過程,看看大自然的動物們如何因應未知的環境變化,有時候也會讓我在投資理財上有些個人啟發。 今天來點輕鬆的動物小故事,提供一個之前我無意間發現的小龍蝦演化故事, 這隻小龍蝦帶給我哪些投資上的啟示呢?故事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1年剛過一半,就收到許多朋友問我,對於2021年下半年投資上的展望是什麼?有什麼標的值得投資?有什麼策略和操作上應該注意的事? 我發現人們真的對於『預測市場』這件事特別有興趣,很希望能多方收集資訊,並藉由這些資訊訂定投資策略。 其實了解過我的人都知道,在投資領域上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彙整授權各財經網站轉載投資飛翔日誌的文章 今周刊 每月投資6千元,退休時竟變3千萬!投資就像「馬拉松」:堅持到底,才是最後的贏家! CMoney 投資就像「馬拉松」,堅持才是贏家!跑者 7 大心法,每月 6000 元的長跑,退休時竟能變 3000 萬! Money
圖片來源:Unsplash。 新的財富管理方式正在世界各地崛起,傳統以手續費收入為主的財富管理方式將在未來面臨巨大挑戰。 以手續費為主的財富管理模式,會導致金融機構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資訊流通快速,投資人已經意識到理財人員提供之建議應該以客戶需求出發,並針對不同財務目標進行客觀規劃,而不再只是單純產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沒有一種投資方式是不用看盤、不用看時機點、只要長期買進持有就能獲得市場回報的呢? 答案是有的,只要你能做到全球的布局,並透過廣泛的投資組合涵蓋多元資產進行投資! 長期持有分散的投資組合是投資市場上『白吃的午餐』,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市場上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圖片來源:Unsplash。 長期投資的過程就像搭乘遠程客機,這過程其實不容易,難免會有亂流等各種突發狀況發生,就像近期市場的波動,可能又開始讓許多人感到焦慮,其實每當市場劇烈波動都是很好檢視自己對於投資組合的時機點,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感到害怕嗎?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想賣出持股嗎? 你因為市場波動而花
圖片來源:Unsplash。 大自然的演化非常奧妙,其中其實也蘊含許多道理,尤其生命演化是個很長期的過程,看看大自然的動物們如何因應未知的環境變化,有時候也會讓我在投資理財上有些個人啟發。 今天來點輕鬆的動物小故事,提供一個之前我無意間發現的小龍蝦演化故事, 這隻小龍蝦帶給我哪些投資上的啟示呢?故事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1年剛過一半,就收到許多朋友問我,對於2021年下半年投資上的展望是什麼?有什麼標的值得投資?有什麼策略和操作上應該注意的事? 我發現人們真的對於『預測市場』這件事特別有興趣,很希望能多方收集資訊,並藉由這些資訊訂定投資策略。 其實了解過我的人都知道,在投資領域上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彙整授權各財經網站轉載投資飛翔日誌的文章 今周刊 每月投資6千元,退休時竟變3千萬!投資就像「馬拉松」:堅持到底,才是最後的贏家! CMoney 投資就像「馬拉松」,堅持才是贏家!跑者 7 大心法,每月 6000 元的長跑,退休時竟能變 3000 萬! Money
圖片來源:Unsplash。 新的財富管理方式正在世界各地崛起,傳統以手續費收入為主的財富管理方式將在未來面臨巨大挑戰。 以手續費為主的財富管理模式,會導致金融機構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資訊流通快速,投資人已經意識到理財人員提供之建議應該以客戶需求出發,並針對不同財務目標進行客觀規劃,而不再只是單純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