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priest的書粉,在還沒有《山河令》之前,曾讀過該作者兩部作品,一是《鎮魂》二是《默讀》,而《天涯客》這一部作品雖然早知道是priest的作品,卻一直沒進入我的閱讀範圍內。
除了一些專門寫武俠的作者外,自己不太喜歡武俠類型的小說,擴大點範圍就是古代的小說都不太喜歡,早期看過一些小說,很多作者在古代小說的用詞不夠嚴謹,讓人容易出戲,導致我對古代小說的接受度低。
不過要真寫得好的古代或武俠小說,我卻也是極為容易入迷,《天涯客》算是部文字嚴謹的作品,所以自己在看過電視劇《山河令》後,便回過頭讀了讀《天涯客》。
決定讀原著,是看完《山河令》總是有些意猶未盡,但最主要還是為了阿絮,我很喜歡阿絮的,為了更瞭解阿絮,我是二刷了《山河令》之後開始讀《天涯客》。
在讀小說《天涯客》時,我感覺真正的主角是周子舒,雖然溫客行也是男主角,但作者在敘述周子舒的時候是花更多心力,甚至書籍裡很多都是從周子舒的角度在看事情。
《山河令》雖說是雙男主的戲,可仔細捋一捋,會發現溫客行這個角色有更多戲劇化的出彩點與魅力,比較容易吸引觀眾的目光,故事主線實際上是溫客行,而周子舒更像一個抬轎角色。(這只是我的觀點,沒有任何要diss的意思,請勿上升任何人或角色,包括我⋯⋯也歡迎理性討論。
這兩版的差異,讓我覺得相當有趣,所以忍不住稍微想對比一下,尤其是主角的部分。
劇版周子舒是張哲瀚飾演,我看著原著描述的周子舒外表,認為張哲瀚還是貼合周子舒外形的描述,但是在下一個場景的描述;周子舒對害怕的少年說著不要再稱呼他為莊主時,張哲瀚的表現與書中的周子舒完全不同。
光是一句“輕笑一聲”的描述,我就感覺到劇版周子舒跟原著周子舒是有一些差距的,再往後看他一系列稟退手下進囚室到完成打釘動作,我覺得書中的周子舒更淡漠無心。
原著周子舒想離開天窗的理由雖然和劇版周子舒大抵一樣,想呼吸自由空氣,想要剩餘的生命裡為自己痛快活著,但細節卻不相同。
若說劇版周子舒想要完成自我救贖,那原著周子舒則是想看盡一切繁華、感受天下萬物,說白了就是把剩下的時間拿來遊山玩水、經歷趣事、嚐遍天下美酒,原著周子舒可不會五感盡失,他只想為他最後的生命添加色彩,也許存在救贖,但我感覺更多單純只是想任性妄為、快意瀟灑活著而已。
張哲瀚演繹的周子舒更情深義重些,背負很多他對於四季山莊的罪惡感,所以是個比較沈重的角色。
原著周子舒如書名一樣,更像個天涯過客即使是貫穿全書的主角,也只是一片輕鴻而已,甚至有點無賴性格,因此在我這裡,劇版周子舒在《山河令》第一集立刻與原著周子舒產生些許分歧,兩版相比,雖有同款溫柔,但我覺得原著周子舒更豪爽、更直男,甚至寧折不彎的個性也更強,雖然最後還是彎啦!哈哈!
再看看溫客行,劇版溫客行是龔俊飾演,在原著溫客行外表的形容只有"眉目倒說得上俊朗",以外表來說,人人看溫客行就是個帥哥,但我猜依作者的想法他外表是不及周子舒。
而在劇版由龔俊飾演溫客行的美貌是比較張狂外放,甚至一出場他的容貌是壓過周子舒,無人不呼一聲驚艷!
一開始劇版溫客行外表與原著就有落差,但實在話,人人喜歡好看的東西,我也不例外,外表些許落差對我來說不會產生不貼角色的問題。
依行為和講話方式來看,劇版溫客行和原著溫客行,在這裡開始產生巨大差距。
書裡剛出現的溫客行沒有外貌描述,只有說"他眼珠很黑,眼睛黑白分明,不像活人",這種形容,加上他第一次對上周子舒雙眼後的一連串表現,我感覺原著溫客行是個深沉且不露山水、又冷又狠的觀察者。
溫客行對顧湘雖然寵縱卻存在一定的階級之分,雖然原著跟劇中一樣真把顧湘當妹妹,可我感覺還是有分別的,再加上破廟裡他對周子舒的說話態度與表現,更驗證我自己的想法。
作者描述"溫客行面無表情地道:你易容過嗎?"我會理解溫客行不會用笑臉來阻擋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是利用臉部毫無情緒變化來藏住心裡的波動,一開始面對周子舒是不會像隻花孔雀。
溫客行想要跟著周子舒的原因,單純也只是覺得有趣,劇版溫客行跟著原著版裡雖然是相同理由,但劇版更強化了跟隨的原因,比如溫客行懷疑周子舒是自己熟識的人⋯⋯也就是在加強感情牽絆。
在閱讀小說的過程,越看越認為溫客行內心是一灘死水,他很像殺伐果斷又淡漠的周子舒,兩人外在行事風格相像實則大相逕庭。
話說周子舒不是個好東西,是個會幹壞事又心狠手辣的人,可他做這些事情,單純就是完成工作而已,內心還是熱愛世界和美好的東西。
溫客行外表是不露山水的冰冷,內心卻和外表一樣毫無感動,做事情全憑自我判斷,並非工作,看起來很糟糕的事,對他卻是行善積德。
等於說,我覺得溫客行內心是灰色的,想在灰色的地方找出其他顏色也只能找出黑色,好像喜歡美的東西,其實未曾真正感動與接受,直到跟周子舒相遇一路走過來,才逐漸有了色彩。
如此對比下,《山河令》對我來說超級不咬合原著角色的,其實是溫客行,尤其面對周子舒的時候,雖然都會講騷話,但原著溫客行是一本正經講騷話的調戲,劇版溫客行是不正經講騷話的調戲⋯⋯能明白這種差別嗎?
顧湘也是有落差,兩版皆有古靈精怪的小聰明,但劇版更多的是嬌蠻任性,而原著裡更多是歪邪狠辣而且相當有眼色的機靈,在我來看自己是喜歡原著裡的顧湘多些,因為更有個性。
張成嶺當然也不同,劇版裡,成嶺真的就是起點男主的設定,而這種設定是看似軟弱其實硬漢,是挺討好的設定,原著的成嶺是比劇版更軟弱愚鈍,整個發展是超級緩慢,不過《天涯客》主角不是成嶺,也沒辦法。
不只主要人物甚至劇中的晉王(赫連翊)和段鵬舉、更多角色,與原著角色相對比個性也完全不同,走的劇情更有大幅落差。
基本上《山河令》的改編方式,若用人體來比喻,《山河令》是用《天涯客》的脊椎與頭顱,去拼上不一樣的四肢與填入不同的血肉,還有一些瑣碎細節加累呈現出來的故事。
我大概猜得出深度的原著書粉對於《山河令》不滿之處為何?
只要先看過小說《天涯客》再去看《山河令》,真的會有一種錯覺,就是我看到了假的周子舒和溫客行、假的顧湘和張成嶺,總之就是假的《天涯客》,接著可能會產生不適,覺得自己喜歡的作品被改得歪七扭八成四不像,會很難受甚至會討厭《山河令》這齣戲劇。
這又讓我想起天殺的《盜墓筆記》,好不容易從《終極筆記》得到一些安慰,結果又被《雲頂天宮》一腳踹回地下。
我能理解原書粉對於改編的不滿,同時我也能理解編劇為什麼改編成這樣?
說到底《山河令》是一部戲劇,既然是戲劇那就必須戲劇化,故事和角色也得有起伏張力才行。
丟開對《天涯客》的喜愛,事實上《山河令》的故事節驟更加緊湊,戲劇張力更大,人物角色衝突更強,這麼做一般受眾會更多,受眾會較容易進入狀況,也更容易一集、一集去想要把劇追完,這才是製作方與劇組完成一部戲劇的最終目標,讓自己的作品流通性高來達成賺取更多金錢。
《天涯客》的故事平鋪直敘,並沒有太多所謂一環扣一環的伏筆,只是藉由溫周二人去看看這個所謂江湖的嘴臉,和冷靜講述溫周兩人之間感情發展,主要還是攜手走江湖的感情故事,不需要什麼大架構,作者寫的是自己的歡喜與自由,無關任何人,更不存在要不要賺錢這件事。
《天涯客》整體來說不會像《山河令》多少要加上宏觀的視點,主格局僅是淺薄的感情牽掛,然,身為一個感情的動物,我很多時候,只想看兩人浪蕩江湖與感情升溫的故事而已,即使很淡、緩慢也沒關係,因為那樣值得細品,我不想要什麼宏圖大業⋯⋯
我很開心自己先看了《山河令》,先看了改編劇,能完整享受戲劇帶來故事沖擊外,還不會被原著影響而對戲劇產生排斥,再去閱讀原著小說,我能再享受一次不一樣的周子舒與溫客行一同浪蕩江湖的故事。
說到底,以戲劇的角度來看,《山河令》算得上是改編還不錯的劇本,選角更是為這部戲劇加分不少,我看過花絮後,發現很多我覺得特別好的點,幾乎都是演員提出來的⋯⋯
看過小說,我是有點遺憾《山河令》不能完全照著《天涯客》去走,但我真的沒法否定《山河令》確實好看也算完整,雖然後面有點⋯⋯
我已經刷了四次《山河令》,讀了兩次《天涯客》,如果有機會,我自己很想要讀讀《山河令》的劇本,這樣我才能知道多少演員們到底把角色吃得多重?有些人詬病演員演得不貼合角色,但我想也許就真的只是劇本把角色改成那樣啊!
我是很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山河令》和讀一讀《天涯客》,不管你是劇粉還是書粉或都不是,真的可以好好享受兩版故事,就像看著同樣的角色在相同的背景之下,有著不同的選擇,於不同的平行宇宙裡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很有趣。
又是同樣的話,有人真沒法讀太多字,那看一看《山河令》啦!裡面有很多詩詞,聽一聽也不錯,能讓自己感覺好像變得更有文化與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