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觀後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幾天追完了台劇《俗女養成記》,一看便欲罷不能又回味再三。這是個圍繞40歲現代女性探尋自我的成長故事:原本想成為「淑女」的她,最終成為了「俗女」,她在一夕之間拋開了社會的期待,從那些身不由己的框架中逃離,雖然因此一無所有也對未來感然茫然,但決定做一個接受自己、平凡踏實的俗女。

在欣賞這齣戲劇時,不禁聯想到了宋欣穎的《幸福路上》、高畑勳的《兒時的點點滴滴》,都觸及了女孩和女人、鄉下與都市、現代與傳統等議題,並省思了什麼是幸福快樂的人生。而《俗女養成記》用喜劇的方式呈現,令觀眾捧腹大笑之餘,又會在心底升起淡淡的酸楚與溫暖,作為女性觀眾,或多或少都能在戲中找到熟悉的生命經驗,翻捲起心湖一陣浪花。

《俗女養成記》呈現時代轉變的價值衝突。在家庭中長輩對晚輩的關心總圍繞著婚姻與工作,無非兩者非但涉及了個人營生也影響了個人在社群的關係位置,因過去的女性尤須依賴婚姻提供經濟與社會支持,所以幾乎將此視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準則,自然與接受過解放思想的世代產生衝突。

將邁入中生代的女主角,恰巧處在新舊轉變交會點,這也是讓她感到矛盾苦惱的主因,雖然有著追求自由的渴望卻又還未能完全拋下舊有的條條框框。在職場上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時,選擇了壓抑與虛與委蛇,看不慣年輕一輩不懂察言觀色的爽辣直接。

然而除了上一代以愛之名將期待強加於下一代,下一代又何嘗沒有對上一代的信奉的價值嗤之以鼻,同樣以愛的名義要對方接受新觀念呢?像是劇中女主角嫁到台北的大姑,回家對於阿嬤生活習慣指手畫腳,同樣也是出於對母親的關愛。只不過這種愛的手段不見得讓對方感受到愛,更多的是壓力與否定。

劇中場景喚起了往日回憶中的責罵爭吵,如今想起不免感慨,進而陷入一陣奇想之中,我們現在自居的先進或許哪日也會被視為保守,現在看似的古板或許是衝撞而來的轉變。是否無論每個世代都有類似的情景,一面打破著過往的守舊,另一面又得拉住過激的革新,因而在矛盾中推動時代前進呢?

「阿嬤的青春夢」以及與孫女在床上的對話一幕,讓人格外有感觸,阿嬤說自己結婚後幾十年過去,別人稱之為太太、媽媽、阿嬤,自己也好久沒聽到自己的名子了,雖然她一直催婚,其實心底也有些羨慕孫女有選擇的自由,過去的女性犧牲了青春、犧牲了夢想、犧牲了自我成全了一家子人,什麼時候可以做回自己,自由自在呢?

女主角在面臨人生谷底茫然時,踏上了返鄉之旅,成人世界的種種遭遇總喚起兒時在鄉下祖孫三代生活的情景,都市的人際關係的功利疏離,對照出鄉下的濃厚人情,倍感親切溫馨。但戲劇卻未過度美化鄉村生活,人情味的背後亦有過度介入個人隱私,對少數族群明目張膽排斥等問題,不符合社會群體主流價值,便難以立足,這也是為什麼劇中阿嬤、母親對女主角婚事格外焦慮。此外也些微帶入了同性戀、更生人等面向。

觀看《俗女養成記》的另一大享受便是欣賞各實力派演員精湛的表演,形塑出生動的人物:精明幹練又時而衝動任性的大陳嘉玲、活潑精怪的小陳嘉玲、古意善良又疼女兒的爸爸、任勞任怨愛之深責之切的媽媽、活力充沛的阿嬤、嚴肅政經的爺爺等。不只是主角群,配角的演出同樣精采,客串角色如不速之客房東太太、前男友喜歡主導的母親、甚至導演飾演媒婆、金鳳阿姨,道地的台語口氣與聲音表情,十分逗趣傳神。

《俗女養成記》呈現既迷人又純樸的台灣味,跟著故事中女主角一起成長探索,埋藏深處的懷舊與家庭記憶一併湧現,給予了尚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群些許溫暖鼓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第二季也很棒刻畫得更深入~一樣詼諧中帶著覺醒.
小鈍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30
很期待~ ^^
avatar-img
小鈍鸚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小鈍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4/14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4/03/16
週末前夕夜晚與好友欣賞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內心激起層層漣漪,直到坐在桌前的此刻仍餘波未歇。尤為震撼我的,莫過於役所廣司在電影末尾的演出,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演技」既純粹又深邃的力量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2023/10/29
今年臺北時裝週的《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再度策劃,串聯6組當代工藝家與服裝設計師,以金工(蘇小夢X黃薇)、竹藝(林靖格 X ALLENKO3 柯瑋倫)、複合編織(康雅筑 X TANGTSUNGCHIEN 唐宗謙)、纖維編織(鍾瓊儀 X 8=D 張亞詰+李嘉泉)、石藝鑲嵌(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改編自江鵝著作的《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充滿時代魂,道盡身為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如何被禁錮在社會期待的窠臼裡。每個女孩,都曾有個當「淑女」的夢想,而每位父母,也都曾期盼自己的女兒,能當上一位淑女。淑女,就是傳統社會對女性在表象上的期待,純潔乖巧、工作穩定、結婚生子、犧牲奉獻。 劇中的女主角嘉玲,掙
Thumbnail
改編自江鵝著作的《俗女養成記》電視劇,充滿時代魂,道盡身為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如何被禁錮在社會期待的窠臼裡。每個女孩,都曾有個當「淑女」的夢想,而每位父母,也都曾期盼自己的女兒,能當上一位淑女。淑女,就是傳統社會對女性在表象上的期待,純潔乖巧、工作穩定、結婚生子、犧牲奉獻。 劇中的女主角嘉玲,掙
Thumbnail
剛看完華視剛上檔的『俗女養成記2』第2集超有感觸,陳嘉玲在人生邁入40大關,面臨到婚姻.職場.原生家庭.自我追尋之間的矛盾掙扎,還有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固有的框架與期待總讓她必須奮力踩著逆風的步伐前進...... 其實很欣慰台灣能有這類型探討女性自覺題材的戲劇,整部戲的基調輕鬆詼諧又深刻的描繪出當代女性
Thumbnail
剛看完華視剛上檔的『俗女養成記2』第2集超有感觸,陳嘉玲在人生邁入40大關,面臨到婚姻.職場.原生家庭.自我追尋之間的矛盾掙扎,還有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固有的框架與期待總讓她必須奮力踩著逆風的步伐前進...... 其實很欣慰台灣能有這類型探討女性自覺題材的戲劇,整部戲的基調輕鬆詼諧又深刻的描繪出當代女性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