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2 觀後感

俗女養成記2 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可以承認某些地方是失敗的,但依舊不服輸地往前進!

劇中的她說,自己都4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僅管如此,其實她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例如捨棄台北工作、捨棄不適的感情,連生孩子都不打無痛、不剪會陰,最後更堅定選擇她要的男人,就是這樣平凡但特別的女人!

這部片的演員用喜劇般頗爲誇大的方式來表演,每個角色都鮮明,連來賓也不例外。每個人都有各自要處理的議題,都在找尋心中的自我:
嘉玲爸感嘆甚麼都沒做就年紀大了,於是來一段與初戀情人相遇的小插曲;
嘉玲媽對於先生的事以及自己對家庭付出的不平,決意和女兒來趟放飛自己的旅行;
嘉玲阿嬤也曾暫時外宿,享受自己一個人的單純時光,吃飯不將就家人的口味、不負擔家庭中的瑣事;
嘉玲表姊在失敗婚姻中,慢慢找到掌控自己人生的方式;
嘉玲弟則學著認識自己,勇敢跳脫舒適圈;
至於陳嘉玲,更是用刪除法,來摸索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這一群人的生活迭起成就了一齣精采的戲,雖然偶爾在愛裡妥協,但也因爲愛而獲得勇氣!

真的,人生很長也很短(it depends),原本的日子過得痛苦,換個方式繼續奮進,平凡又如何?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都是那個最特別且唯一的,不論如何,都要感謝這樣的自己!

下面這個簡介超好笑,陳家逵的英國腔真的是迷人^^

https://youtu.be/ixyhv6p2XKY




avatar-img
Jennie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的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家族成員,姊夫在疫情爆發前不久發現了腸胃道的癌症,雖然有接受治療,但是在疫情中,醫院人力和床位都是吃緊的,加上主治醫師自己的身體也抱恙,導致無法在單一個醫院做手術和治療。
快篩陽該怎麼辦?自主疫調系統是甚麼?怎麼拿到電子居家隔離書和確診證明?清冠一號有用嗎? 文長,但希望記錄下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研究的是生命的一些根本課題, 透過對人生提出人生三問來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和目的: 「人為何而活?」 「人應如何生活?」 「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其實教育部已經把生命教育放到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從國小開始,融入各科教學,讓孩子國小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但對
去年的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家族成員,姊夫在疫情爆發前不久發現了腸胃道的癌症,雖然有接受治療,但是在疫情中,醫院人力和床位都是吃緊的,加上主治醫師自己的身體也抱恙,導致無法在單一個醫院做手術和治療。
快篩陽該怎麼辦?自主疫調系統是甚麼?怎麼拿到電子居家隔離書和確診證明?清冠一號有用嗎? 文長,但希望記錄下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研究的是生命的一些根本課題, 透過對人生提出人生三問來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和目的: 「人為何而活?」 「人應如何生活?」 「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其實教育部已經把生命教育放到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從國小開始,融入各科教學,讓孩子國小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