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之後...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看完華視剛上檔的『俗女養成記2』第2集超有感觸,陳嘉玲在人生邁入40大關,面臨到婚姻.職場.原生家庭.自我追尋之間的矛盾掙扎,還有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固有的框架與期待總讓她必須奮力踩著逆風的步伐前進......

其實很欣慰台灣能有這類型探討女性自覺題材的戲劇,整部戲的基調輕鬆詼諧又深刻的描繪出當代女性的困境,不論是在職場上的年齡警報或來自家庭長輩的過度關注,再加上生理的現實都讓陳嘉玲感到無形且迫切的壓力,難道『婚姻』真的是女人唯一的歸依?

新一季的內容更加探討面對原生家庭母親之間以『愛』為名的控制,身為成年的子女該如何在親情與自我之間取得平衡?工作成就與生涯規劃可以排除『婚姻』的選項?以現今的台灣各方面都走在新時代的尖端,女性權益也在近年逐步受到討論與重視,最關鍵的『自我覺醒』也已在新世代造成了迴響,漸漸地有一些勇於選擇自我實現的女孩走出另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戲中的陳嘉玲就是一個很勇於「做自己」敢於走出框架的角色,即便是這樣的個性也是要和原生家庭與傳統主流的價值觀和拉鋸數回合到反覆懷疑人生......畢竟是走在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上,一路上的冷暖也只有自己接受與承擔.

我羨慕這樣的新世代勇於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雖然社會上還是有普遍的傳統框架但要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人才能安住在自己的中心,但對於每個世代都有各自要面對的課題,新一代的女孩們也要練就一身因應的好本領,劇中陳嘉玲問資深的女生阿媽和母親:「當女生真的很倒霉?一點好處都沒?」二位長輩面面相覷不加思索異口同聲篤定的說『沒』....那一刻妳想到什麼?

「認份」是一代傳一代的美德...也是整個社會對女性角色的原始設定,尤其走入婚姻進入家庭隨即就該自然進入「媳婦」與「母親」的角色,大部分的女孩也都沒有懷疑的就定位自然而然地入座,進入「犧牲」「奉獻」的情節,「偉大的母愛」更是整個社會歌功頌德推波助瀾的偉大情操讓很多母親們奮力的飛蛾撲火...更多女孩會因為未找到另一半而陷入焦慮自我否定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完整的,「老處女」「敗犬」......這些負向的名詞就是來貶低還未走入傳統設定的女孩。

哈囉~醒醒好嗎?其實我也是進入設定中沈淪很久才漸漸反思覺得人生真的不應該只有一個選項與版本,我很欣喜看見新世代女孩的自覺與覺醒,也願意支持勇敢開創一個為自己而活的人生,將「婚姻」視為「選項之一」而不是「唯一」。

看著戲中的「陳嘉玲」也代表著現在社會中新世代女孩所面臨到的現況,也祝福現代仍在掙扎中的「陳嘉玲們」更能看見自己真正的價值,不是僅能透過「婚姻」來建立,無論妳有沒有遇見對的人或有沒有走入「婚姻」都無損妳生而為「人」的價值,妳一樣可以盡情的開創及享受美好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莉小姐的沙龍
90會員
119內容數
生命是一場壯烈的旅行,生活就是沿途的風景。 帶著心出發,創造未知的旅程~❤️
艾莉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2025年以來生活巨變,作者以沉穩的態度面對房事、父親動手術、家中修繕及母親照護等挑戰,展現堅韌的生命力,並反思中年與親情課題。
Thumbnail
2025/04/30
2025年以來生活巨變,作者以沉穩的態度面對房事、父親動手術、家中修繕及母親照護等挑戰,展現堅韌的生命力,並反思中年與親情課題。
Thumbnail
2025/02/24
「童話故事下集」影評:剖析婚姻現實,引發世代共鳴,探討婚姻制度與現代女性的困境。
Thumbnail
2025/02/24
「童話故事下集」影評:剖析婚姻現實,引發世代共鳴,探討婚姻制度與現代女性的困境。
Thumbnail
2024/12/15
這篇文章記載了一位母親與女兒於東京及橫濱的短暫旅行,展現了兩代女性在旅途中互動的美好時光。從機場的自助報到,到淺草的風景,再到橫濱的各式景點,母女之間的關係在新奇的環境中似乎又回到當年的親密。這趟旅程不僅是觀光,更是彼此情感的重建,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與心靈的滿足。
Thumbnail
2024/12/15
這篇文章記載了一位母親與女兒於東京及橫濱的短暫旅行,展現了兩代女性在旅途中互動的美好時光。從機場的自助報到,到淺草的風景,再到橫濱的各式景點,母女之間的關係在新奇的環境中似乎又回到當年的親密。這趟旅程不僅是觀光,更是彼此情感的重建,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與心靈的滿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台劇 《俗女養成記》用幽默口吻細膩刻劃女性百態的喜劇片, 故事開始背景是39歲的陳嘉玲,出生於台灣南部,在充滿愛且對她寄予厚望的家庭裡長大。進入台北職場,是一個隨傳隨到的萬能特助。進到職場的水深火熱與感情即將踏入婚姻前的掙扎。最後毅然決定放棄了已經建構好的一切。在世俗眼光、家人期望與自我價值裡迷失
Thumbnail
關於「俗」? 記得2019年看完第一季時(還是男生朋友推薦我看的,大概覺得我很像俗女),就一直想陳嘉玲的穿著打扮、外貌身材和價值觀,一點都不「俗」,甚至還有點「潮」。就只是個說話和動作比較接地氣點,不像一般傳統父權主義認為女性該有的「溫柔端莊」(淑女)的行為。 關於「生長環境」? 關於「女性」?
Thumbnail
關於「俗」? 記得2019年看完第一季時(還是男生朋友推薦我看的,大概覺得我很像俗女),就一直想陳嘉玲的穿著打扮、外貌身材和價值觀,一點都不「俗」,甚至還有點「潮」。就只是個說話和動作比較接地氣點,不像一般傳統父權主義認為女性該有的「溫柔端莊」(淑女)的行為。 關於「生長環境」? 關於「女性」?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你認為「俗女」該怎樣過人生的下半場才算勇敢呢?陳嘉玲陪我們浩浩蕩蕩闖了兩季的《俗女養成記》,你會不會覺得最後有點可惜。但是「俗女」難道真的只能不婚不生嗎?堅強的女性並不只有一種樣態,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單看結局,魔鬼就藏在細節。能夠離開的留下更為珍貴,是嘉玲在《俗女》告訴我們的另一層意義。
Thumbnail
你認為「俗女」該怎樣過人生的下半場才算勇敢呢?陳嘉玲陪我們浩浩蕩蕩闖了兩季的《俗女養成記》,你會不會覺得最後有點可惜。但是「俗女」難道真的只能不婚不生嗎?堅強的女性並不只有一種樣態,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單看結局,魔鬼就藏在細節。能夠離開的留下更為珍貴,是嘉玲在《俗女》告訴我們的另一層意義。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剛看完華視剛上檔的『俗女養成記2』第2集超有感觸,陳嘉玲在人生邁入40大關,面臨到婚姻.職場.原生家庭.自我追尋之間的矛盾掙扎,還有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固有的框架與期待總讓她必須奮力踩著逆風的步伐前進...... 其實很欣慰台灣能有這類型探討女性自覺題材的戲劇,整部戲的基調輕鬆詼諧又深刻的描繪出當代女性
Thumbnail
剛看完華視剛上檔的『俗女養成記2』第2集超有感觸,陳嘉玲在人生邁入40大關,面臨到婚姻.職場.原生家庭.自我追尋之間的矛盾掙扎,還有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固有的框架與期待總讓她必須奮力踩著逆風的步伐前進...... 其實很欣慰台灣能有這類型探討女性自覺題材的戲劇,整部戲的基調輕鬆詼諧又深刻的描繪出當代女性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