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03》

2021/08/2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案例分析01
《畢設週記02》的最後提到,我想操作的是在具紀念性之場域中,建構前述所說的機制—收集記憶,產出故事,將話語權回歸至人們自己—視角呈現多元的,而北門會是場景之一。然而比起只有紀念「事件」本身,這個機制的過程是我更想述說的。
順著以上的脈絡,機制是從收集「記憶」啟始,因此案例分析的第一篇我決定先對近幾年畢業設計議題是關於「記憶」的論述進行分析,而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不同以「記憶」介入空間的手法是自己在這篇內容中較為著重的地方

  • 「集體記憶」之詮釋,以「活動」介入
Photo Credit/Team 20
site
北門廣場延伸至中華路一段—曾經的台北城西側城牆及中華商場位置,都是基地範圍。
這案例中準確的建築基地,並沒有延伸至現今的北門廣場,反而是與北門托開了一段距離,並以綠帶廣場蔓延至北門。我認為這是有思考過的操作,也挺認同的,作者以很輕的手法連結至北門,若是以太強烈引目之建築直接連接北門,那我認為維持原本的地景就好,白話的說法是,不要觸碰這塊基地會比設計過還要好。
Photo Credit/Team 20
program
「這座城牆是一個不停變動的紀念物,而這個變動才是我想紀念的」,作者由「變動」切入了對空間的想法,而有了三個動作,分別是考古、造山及映射。
作者提出的三個主要的動作,讓空間有了一定的秩序而在這序列下,再附加了其他服務使用者的機能,以下為作者之論述。
  • 考古,結合展示空間之紀念廊道:作者將夾雜於捷運底層的清代遺構,在原址的垂直投影面進行展示。而開挖後的半地下化廊道,串起整條基地上的點。
  • 造山,可視為作者的紀念手法:將開挖的土方推疊為一連串不規律的山形,並將地形抬高至中華商場曾經的高度。並在這連續與外界隔斷的剖面中,置入一系列的展演、娛樂及消費空間
  • 映射,建築成為與城市對照之紀念物:前述沒有立面的建築,形成了都市中諷刺的對照物,而諷刺的點是,其外觀看似永恆地在都市中存在,但其實在這紀念物的外觀底下,機能是會順應著都市發展不斷地消長而「變動」著。
Photo Credit/Team 20

結論

作者在曾經是台北西側城牆的位置上,以三個動作想喚醒人們的在此處的「集體記憶」,並再附加其他機能以「活動」串連行走在建築物中的體驗,較著墨在對「集體記憶」之詮釋,未強調會產生出如何的「個體記憶」。
我認為其詮釋手法是有趣的,這也是我會想放在案例分析中的理由,整體來看成果也挺切題的。然而針對空間,雖然剖面讀起來人們的活動很豐富,但閱讀起來實際上還是會有些許問題,像是展演、娛樂的空間真的需要這麼大嗎?感覺作者是非常確定基地要一長條(很大的基地)後,再切割區域及填入機能,才會顯得空間量是需要再調整的。

  • 「集體記憶」再重構,以「活動」介入連結,產生「個體記憶」
Photo Credit/Team 20
site
新北市淡水區,會選擇於此,是因為作者從小在淡水生活,本身是乘載著集體記憶之群體中的人。
program
「這些複雜的記憶被寫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之中,承載了生活在此地的人們的集體記憶,也建構出了這城市的『憶像』」,這是一開始作者對於「記憶」的解讀,再來作者思考著要如何以建築回應淡水的集體記憶再重構與連結—提問
而其首先繪製了從小生長在淡水的的生活痕跡—憶像, 並將這些體驗放置在淡水的「隔離旅館」,讓來去的旅客們在與外面隔離的日子,能感知到淡水各地方的憶像,形塑出旅客們記憶中彼此不同的淡水城事—設計目標。
作者在旅館中置入了六個program,分別有:
  • 秘境咖啡館
  • 量測旅館
  • 框景長廊
  • 居民旅館
  • 城市觀測塔
  • 潮汐感知器
而在這各自的program中,分為不同尺度的隔離—獲得基地上資訊的多寡,並有其對應的空間機能。
Photo Credit/Team 20
Photo Credit/Team 20

結論

與case A相同的是,一樣以「集體記憶」為出發點分別有了各自對於「集體記憶」的詮釋,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設計不一樣的program在設計中,一個是以在中華路一段的長廊回應;另一個則是以在淡水的防疫旅館中的六個單元,與前者最大不同的是,除了收集「集體記憶」重構在空間詮釋外,作者在圖面上有試圖回應「個體記憶」產生之過程,這是在前者圖面上閱讀不到的。
而單單討論集體記憶在建築空間上詮釋的話,在閱讀圖面上,後者給我的感受較為細緻,我想或許是基地大小及操作手法的關係。

  • 收集對城市中之「意象」,轉化為「建築元素」
Photo Credit/Team 20
site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台北車站現址。
program
作者提出車站是旅人對城市印象的「記憶起始點」,將人們對台北的不同意象—在我的解讀是對城市的第一感受,對應車站中的不同區域並放置在其中,形成能夠辨識之空間—記憶點,並以「改建」的方式介入地下城—台北車站,使得台北意象在旅人遊走在台北車站時是能夠被感知到的—設計目標
機能與原台北車站相同,並無改變,只有以「意象轉化」去改變其建築元素。提出的意象有,擁擠、迂迴、樹蔭大道、步調很快及四通八達等…。我認為都是很淺層之感受,這是自己在之後要避免發生的。
Photo Credit/Team 20

結論

與case A,B相比,就能明顯感受到此案例的議題論述與空間的連結上,並不是很緊密。作者希望台北意象在車站中是能夠被感知到的,說服力不高,因其只是純粹用意象轉化為空間,而上述提到的意象是非常主觀的感受,沒有強烈的記號能讓使用者感受到所謂的「台北意象」,也就是任何的地方或許都能套上這樣的意象,不過改造後「空間是能夠辨識的」,這句話或許可以成立。
因此,我思考著若要使用者感知到「台北意象」,那我認為不能只是以「直覺感受」轉化為建築元素去改造,如果以「人們的活動」為主要切入點,再以意象轉化輔助,設計力道能夠更強,不過我想這應該是和其操作手法有關,或許作者在前一步驟的決定上—選擇了在現今的台北車站進行改建,在人們的活動上已有某種程度的侷限了。

  • 在紀念性之場域上,以活動介入與其對話,產生「個體記憶」
Photo Credit/Team 20
site
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台北機廠現址。
program
作者對於議題的論述寫著,「『記憶』是讓城市保有獨特性的重要元素,我以喚起人們對於城市的記憶出發,把設計架構在台北市發展的開端-台北機廠上」,並提到會將基地選擇於台北機廠,除了其乘載過去的工業時代的痕跡,還有因為其位置於舊城區—松山區及信義計畫區之間,希望在城市中的新舊之間,能再產生更多的記憶—我會解讀成「個體記憶」。
其手法是在基地周邊設計了七個敘事性的入口—,而由入口走進基地後,「路徑」會交雜成許多的動線—,流竄在廠房間,而各條線所聚集的區域則是。使用者在穿梭的過程中,能隨時調整自己的路徑,「最後台北機廠形成一座大型城市記憶載體,參觀者透過行走在不同動線上像是書寫並閱讀著自己專屬的城市記憶」—設計目標。
空間機能上並未在增加,以參觀原廠房所保留之設施為主。
Photo Credit/Team 20
Photo Credit/Team 20

結論

特別的是,作者是在設計「路徑」,控制著路徑的元素影響著使用者的感知,去回應眼前所保留下的工業產物—集體記憶,然而會因原廠房之限制,如機能、空間尺度、光線等…不可控之因素,有了不一樣的對話,可以理解成基地與建築的關係。
與case A,B的論述相比,讓我感受到作者把更多的焦點擺在「個體記憶」的形塑上,保留下的設施所建構出的集體記憶在此的存在只是與使用者對話,控制著路徑的發展,幫助使用者在這工業痕跡之上再疊加屬於自己的城市記憶。

總結

在分析以上過去畢業設計探討關於「記憶」不同之操作手法後,對目前進行中的思考軸線有稍微釐清了點,並且強烈感受到在前期對於議題論述的準確、充足程度及預期之操作手法,會影響到後期之空間發展,簡而言之,就是這整片脈絡必須固定地來回修正,才不致於與最開始設定的目標的差距過大。
繼續釐清腦中的思緒吧。
阿對,歡迎底下留言想法及推推的案例和書籍,大感謝!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