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 | 《天能》無法改變的絕對宿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人類究竟有沒有既定的命運,我們的所作所為會不會都早已注定好,不是我們可以改變,即便我們覺得,我們在決定著自己人生的一切,但殊不知,會做這些決定,其實也是命運,早就注定好的事。
命運三部曲,第一篇就從天能來看,人的宿命論。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發生的已經發生了。
天能的命運思想是宿命論,用一張圖來說明,箭頭是每個人的人生,紅線代表命運決定的部分,整條人生都由命運主宰。接著就來看天能,是如何呈現宿命論的。
《天能》命運觀

"結果"比"原因"早出現

電影中,科學家向主角介紹,逆轉時間的概念時,可以看到幾個逆時間的畫面:子彈從牆壁回到槍裡、子彈從桌上回到主角的手中。
《天能》劇照:子彈逆轉回手中
這些畫面可以看道,在我們的時間軸上,逆轉的物品,有一個特色:"結果" 比 "原因" 早發生,子彈在牆壁中,是結果,擺出射擊姿勢,是原因;子彈放在桌上,是結果,擺出放開的手勢,是原因。正常的時間觀是:射擊後,子彈在牆壁;放開手後,子彈落下,而這裡則相反。
宿命論的核心概念是,結果已注定,無論原因是什麼,這裡就是呈現相同的效果,結果已經出現在眼前,但原因卻尚未知曉。
子彈逆向回到主角手上後,科學家與主角有這麼一段對話:
主角:為什麼在碰它之前就動了?
科學家:你認為是在接住它,而子彈的視角是,你在丟棄它。
主角:可是萬事皆有因才有果
科學家:不,那是我們的時間觀。
主角:那麼自由意志呢?
科學家:你不伸手,子彈也不會動。
科學家:你看回放畫面,你就是主動的。
命運的思想主要有三種:宿命論、決定論、非決定論。決定論強調因果,這段對話指出,逆轉熵的物品,在我們眼裡,結果反而先發生,因果論只不過是,在人類時間觀上的想法而已。
主角又提了自由意志,這是非決定論的核心概念,意思是,人們有自我意志,可以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在這裡科學家說:你不伸手,子彈也不會動,似乎肯定自由意志存在,但事實上,主角伸手這件事,也只是命運決定好的一部分,人類自由意志的決定,也在命運規畫之中,電影後半會得到應證。
對話出現在電影很前面的喬段,概述了核心思想:宿命論,否定決定論與非決定論。

未來還沒發生,痕跡已先出現

主角與尼爾抵達挪威奧斯陸機場後,上演偷畫的橋段,他們一路闖到建築的中心,發現裡面有一對旋轉門,旋轉門就是時間逆轉機器,旋轉門的玻璃上,有彈孔。
《天能》劇照:事情尚未發生,彈孔已經出現
尼爾說:這裡發生了什麼?
主角說:還沒發生。
事情還沒發生,但是事情發生後的彈孔,已經出現在玻璃上,說明未來還沒有發生,但已經注定會發生,因為發生的痕跡已經出現在眼前
另外一個相似的劇情是,當主角與尼爾,決定逆轉時間救凱特時,尼爾的隊友艾佛斯說:「通過旋轉閘門前,要是在檢驗窗裡看不到自己,千萬不要進去,如果你沒有看到自己到退回來,說明你回不來了」。
《天能》劇照:逆轉時間前,會先看到未來已經逆轉的自己
進入逆轉機器前,要看到自己逆著進入機器。這裡也是宿命論的呈現,在要逆轉時間前,會看到未來逆轉的自己,等同是,在逆轉前,就是未來還沒發生,已經事先看到未來的情形。時間逆轉機器的使用原則,就是宿命論的展現。
至於為什麼逆轉前,會看到逆轉後的自己,如下圖,黑線代表我們的時間前進方向,與紅線相同,藍線代表逆轉後的時間走向,綠色的點表示 “我們即將要走進,時間逆轉器”,而此時綠色線會切過紅線(現在的我們),與藍線上逆轉後的我們(未來的我們),因此電影中,主角要逆轉前,會看到兩個主角,一個在紅房間一個在藍房間。
為什麼逆轉時間前,會看先到未來的自己

自由意志的抉擇,只是命運的一部分

主角與尼爾決定要救凱特,從外人的視角來看,是出於他們兩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們決定要救凱特,但是,當他們使用逆轉機器,逆轉時間救凱特時,進入旋轉門前,他們先看到未來的自己,走入旋轉門,等於是未來還沒發生前,已經事先看到未來的情形。也就是主角與尼爾要救凱特,以及使用逆轉機器來救,都是命運注定好的事情。
這意味著,自由意志,只不過是宿命論的一部分,我們以為我們決定要做某件事情,在這裡就是,使用時間逆轉器,解救凱特,但其實決定要做這件事,也是命運安排好,主角與尼爾必然會做這樣的決定。

時間鉗形

時間鉗形行動,一組人時間順行 (紅線),一組人時間逆行 (藍線),這樣順行的人,在事情開始時,逆行的人就可以告知順行的人,整件事情的經過,如同圖中的綠線;反之,逆行的人,也可以在事情開始前,知道整件事情的經過,因為順行的人已經歷過整件事情,如同圖中的橘線。
時間鉗形行動
對逆轉時間的人來說,要發生什麼已經確定了,順行的人已經知道;對順行的人來說,要發生什麼已經確定了,逆行的人已經知曉。無論對順行或逆行的人來說,結果已經確定,這也是一個宿命論的呈現。那假如逆行的人知道結果後,刻意不去告知,整件事情的經過呢? 那對順行的人來說,他們早就知道了,鉗形行動都是結果先確定,順行的人已知逆行的結果,逆行的人已知順行的結果。
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時間鉗形行動,主角在未來成立 TENET,並招募尼爾,讓尼爾逆行回到過去,指導過去的自己,救下演算機,而過去的自己,就會經歷一切,直到現在創立TENET,形成一個循環。
整部電影就是時間鉗形行動
主角注定會在未來招募尼爾,尼爾注定回到過去導引主角,那如果主角在未來不去招募尼爾呢? 不可能,因為發生的已經發生了 What's happened, happened.,如果沒有招募,就沒有尼爾指導主角,就沒有天能組織,電影演的這段,就不會發生。
整部電影是時間鉗形行動,是宿命論的展現。
這整段時間軸,就是一個循環,過去的主角、未來的尼爾,還有凱特,都會一直經歷這個循環。更詳細的舉例如下:槍殺薩托的凱特,跳到海裡,此時過去的凱特,看到一個女人跳船,這個過去的凱特將會經歷,電影所演的一切,接著又回到,槍殺薩托和跳海,對於這個過去的凱特來說,未來要發生什麼事情,都已經註定好了。當過去的凱特,經歷跳海後,此時又會有一個過去的凱特,看著一個女人跳船,無限循環。
《天能》劇照:左圖是過去的凱特,看到未來的凱特跳海。右圖是現在的凱特跳海。左圖的凱特,將經歷電影的一切,直到跳入海中,她要經歷的,都已註定好。
主角解救世界後,在未來成立天能,招募尼爾,讓尼爾回到過去幫助過去的主角,過去的主角又會成功救下演算機,活到未來,創立天能。尼爾則是回到過去幫助主角,接著死在過去,主角會在未來碰到尼爾,請他回到過去,都是循環。
這些循環都已經注定會發生,都是宿命。

不斷經歷相同的事情:永恆回歸

每一個逆轉時間的行為,都可以視為," 在未來,重複著自己的過去 ",讓我們先拋開我們的時間觀,世界沒有時間,在逆行的那一刻,從人類的時間觀,是回到過去,但事實上是,逆轉的人,在未來裡,重複著過去,如圖這個人,在他的人生軸上,重複經歷了A和B時段的人生。
逆轉時間,就是在未來,重複著自己的過去
逆轉時間,其實就像尼采的永恆回歸思想。永恆回歸的概念是:宇宙的時間是無限的,我們行為是有限的,有限的行為在無限的時間中,一定會有重複出現的時刻,宇宙發生的事情會不斷的隨機排序,我們的行為,在未來將會有重複之時。
尼采的想法是,每個人的行為,將來會有一天,重新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必須選擇一個,你想反覆經歷的人生,因為你將無限的經歷這一切。天能,運用逆轉熵,實現了永恆回歸,主角、尼爾、凱特,不斷的經歷,相同的事情,最終就像一個環一樣。

已經知道結果,仍不能袖手旁觀

搶演算機的最終之戰,逆行隊伍一開始會看到,一台吉普車,拉著兩個人從洞裡出來,其實這就對應到,電影最後,尼爾成功把主角救出來那幕。
逆行隊伍,其實不知道,眼前這件事情,代表成功奪得演算機,所以繼續逆行完成任務。即便可以事先看到未來結果,但在不曉得是什麼意義時,我們仍得繼續前行。
《天能》劇照:左圖是逆行隊伍一開始看到的畫面,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右圖是任務結束,成功把演算機拿出來的畫面,與逆行隊伍所見相互乎應。
成功搶回演算機後,主角知道尼爾犧牲了,與尼爾有這麼一段對話。
主角:如果換個方式,會不會改變結局?
尼爾:發生了就是發生了,這是世界運轉要有的信念,而不是逃避的藉口。
主角:宿命?
尼爾:想怎麼叫它就怎麼叫它。
主角:你怎麼看待這個過程?
尼爾:現實。我要走了。
--------------------------------------------------
主角:你還沒告訴我,誰招募你的?
尼爾:你還沒猜出來嗎? 就是你啊,但不是你認為的時候,而是在你的未來,在我的過去,多年以前的我,和多年後的你。
主角:你認識我很多年了?
尼爾:對我來說,這是這段友誼最好的終點。
主角:但對我來說只是開始。
尼爾:當我們開始行事時,你會喜歡的,整個行動就是一個時間鉗形行動。
主角:誰的?
尼爾:你的,你才走了一半,我在起點等你。
尼爾前半段所要表達的,「雖然已經知道會發生,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袖手旁觀」,即便事情的結果已經決定好,依然要靠我們去實現出來,並不代表可以逃避,所以他必須去開鎖,他得犧牲。
對話後半段說明,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時間鉗形行動,就是一個注定好的事情,但即便尼爾知道結局,他會死在過去,他依然回到過去,引導主角,完成任務,讓主角在未來建立天能組織。
逆轉熵,逆轉時間,在未來重複著過去,實現永恆回歸;也讓結果,事先出現在眼前,但即便已經知道結果,依然要靠我們自己去實現。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fate in the mechanics of the world. It's not an excuse to do nothing.

《相關文章》

〈參考〉

[2] 天能時間軸解析 (講得超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4內容數
人們經常只看到眼前的現實,但在現實的背後,有很多可以好奇,可以思考的事物,進一步發覺,並把發現,記錄下來。Logo的靈感來自《楚門的世界》,從樓梯,開門走出去,就可以發現外面,是個更廣闊的世界,找到那扇門吧 ! 別只接受眼前的現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enr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玫瑰島是一座建於 1967年的人工島嶼,這座島標誌一個理想打造的過程,雖然已沉入海底,但造島精神仍在流傳。2020年,由義大利導演 Sydney Sibilia,所拍攝的電影《玫瑰島》,於Netfilx上映,讓更多人知道這則故事,不過電影與真實歷史,仍稍有出入...
世俗存在很多規範,要我們去遵守,家庭規範、男女性規範、人生選擇的規範,規範是一道高牆,可以保護我們,也遮擋我們的視野,限制我們的思想。我們可能曾習以為常,但隨著增長,勢必也質疑過規範,當試圖翻牆,就會被立即導正回來,指指點點的告訴我們,怎樣做才是對的...
海景鎮是世界最好的城市,留在這座城市生活是最好的選擇,不需要向外探索,這是楚門世界的理所當然。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童年的探索,一再被阻攔,想學麥哲倫探索地球,被老師否定;想看外面的世界,被父親阻止;搭船出海探索,被劇組用一場戲,埋下恐懼的因子。幼年的好奇心被扼殺,自始開始接受眼前的理所當然
這是個為禮賓人員設立的組織,是禮賓屆的最高殿堂,能夠加入國際金鑰匙協會,就是國際認可的禮賓界菁英,禮賓人員英文和法文 Concierge ,也有 "鑰匙保管員" 的意思。早期旅店的房門皆須鑰匙,鑰匙由禮賓人員保管,國際金鑰匙協會的名稱,有它的歷史淵源...
玫瑰島是一座建於 1967年的人工島嶼,這座島標誌一個理想打造的過程,雖然已沉入海底,但造島精神仍在流傳。2020年,由義大利導演 Sydney Sibilia,所拍攝的電影《玫瑰島》,於Netfilx上映,讓更多人知道這則故事,不過電影與真實歷史,仍稍有出入...
世俗存在很多規範,要我們去遵守,家庭規範、男女性規範、人生選擇的規範,規範是一道高牆,可以保護我們,也遮擋我們的視野,限制我們的思想。我們可能曾習以為常,但隨著增長,勢必也質疑過規範,當試圖翻牆,就會被立即導正回來,指指點點的告訴我們,怎樣做才是對的...
海景鎮是世界最好的城市,留在這座城市生活是最好的選擇,不需要向外探索,這是楚門世界的理所當然。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童年的探索,一再被阻攔,想學麥哲倫探索地球,被老師否定;想看外面的世界,被父親阻止;搭船出海探索,被劇組用一場戲,埋下恐懼的因子。幼年的好奇心被扼殺,自始開始接受眼前的理所當然
這是個為禮賓人員設立的組織,是禮賓屆的最高殿堂,能夠加入國際金鑰匙協會,就是國際認可的禮賓界菁英,禮賓人員英文和法文 Concierge ,也有 "鑰匙保管員" 的意思。早期旅店的房門皆須鑰匙,鑰匙由禮賓人員保管,國際金鑰匙協會的名稱,有它的歷史淵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倘若你知道,只要活在當下就能切斷你和過去的連結,從而碰觸到量子場中的所有可能性,為何你會選擇活在過去,持續創造出相同的未來呢? 為什麼你不去做你能力所及,從心理上改變大腦及身體的物理結構,讓你可以在任何想要的經驗實際發生之前,就提前改變自己呢? 為什麼你不選擇就在這個當下,提前活在你所選擇的那個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有些命運一定會實現,是因為大多數的造物主... 有些命運能改變,是因為只有少數造物主,這時時間軸就不會誕生。 只有會影響大多數造物主命運的,才會誕生時間軸。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每一個時刻都是全新的時刻;它告訴我們事件之間沒有連貫性,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是人類心智擅長製造流動的時間,於是事件之間出現了因果關係與連貫性。因為我們的感官無法體驗多重實相,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生命行走在一條單一的軌道上。   切換各種可能性的能力,也就是持續的允許人
Thumbnail
沒有命定,只有選擇。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選擇。 我們的選擇,也決定我們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用什麼濾鏡看生命,生命就顯化成什麼樣子。 業力,就是我們每一個當下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悟生命的原理,學習如何創造生命的體驗。 學會如何把力量拿回自己手中,這才是我們來到地球首要
Thumbnail
你是命定論派嗎? 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我對命運的理解是 "命"是我能掌控的一切 "運"是我不能掌控的一切
Thumbnail
討論占星是否意味人生是命定的,以及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的悖論。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及成敗負起全責,我們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的選擇仍受限於地圖,這就像我們的宿命。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倘若你知道,只要活在當下就能切斷你和過去的連結,從而碰觸到量子場中的所有可能性,為何你會選擇活在過去,持續創造出相同的未來呢? 為什麼你不去做你能力所及,從心理上改變大腦及身體的物理結構,讓你可以在任何想要的經驗實際發生之前,就提前改變自己呢? 為什麼你不選擇就在這個當下,提前活在你所選擇的那個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有些命運一定會實現,是因為大多數的造物主... 有些命運能改變,是因為只有少數造物主,這時時間軸就不會誕生。 只有會影響大多數造物主命運的,才會誕生時間軸。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每一個時刻都是全新的時刻;它告訴我們事件之間沒有連貫性,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的事件。但是人類心智擅長製造流動的時間,於是事件之間出現了因果關係與連貫性。因為我們的感官無法體驗多重實相,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生命行走在一條單一的軌道上。   切換各種可能性的能力,也就是持續的允許人
Thumbnail
沒有命定,只有選擇。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選擇。 我們的選擇,也決定我們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用什麼濾鏡看生命,生命就顯化成什麼樣子。 業力,就是我們每一個當下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悟生命的原理,學習如何創造生命的體驗。 學會如何把力量拿回自己手中,這才是我們來到地球首要
Thumbnail
你是命定論派嗎? 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我對命運的理解是 "命"是我能掌控的一切 "運"是我不能掌控的一切
Thumbnail
討論占星是否意味人生是命定的,以及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的悖論。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及成敗負起全責,我們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的選擇仍受限於地圖,這就像我們的宿命。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