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ET 天能|權力結構不論時空一直存在 然而權力與反抗總是共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raw-image
因疫情而曾被無限期延遲上映的電影《天能》(Tenet),講述一個富可敵國、自以為神的男人經營著「世界末日」所包裝的生意,但中途被一群人(主角)用時間順逆工具壞了事(誤)。戲中時間逆順的場面,看似玄妙但其實也不太難明。



現象時間 (Phenomenological Time)

raw-image
關於現象時間 (phenomenological time)和內在感知,牽涉知覺(perception)和直接經驗(immediate experience)的概念。維根斯坦以「記憶時間」(memory-time) 和「資訊時間」(information-time) 來分析時間概念。前者由記憶建構,外在量度時間的物理標準並不適用,而且具現象性並構成邏輯結構;後者則是物理性時間,普遍反映於公共年表,如時鐘和日曆。以電影播放為例,屏幕呈現的是菲林卷的畫面,一卷卷的菲林按次序投影觀眾眼前,演員道具都在特定空間裡活動,時間沒有流動,流動的只是菲林。維根斯坦認為經驗之所以會成為「時間」概念的基礎是因為:「不斷裂的感知令『現在』成為了最後的接合點」(“is a continuous perception from which the present is the final point”) (Guilherme G.S., 2014)。
在此不斷裂的感知過程中,「過去」的概念因而產生,因此,記憶即時間的來源。如是觀之,天能戲中角色在時空逆行的時候,的確如同菲林(底片)倒帶。這也是本部戲的特別之處,不同於一般的時空轉移戲碼,天能戲中的角色既不會瞬間來回過去與末來,也不會出現平行時空。時間逆順只是一個工具,一個非線性的工具。
raw-image



人類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可去可從?

《天能》戲中的關鍵是可造成世界毀滅的演算機,在故事設定和背景下,本文的第一個提問是:

若時間只是由一連串經驗和情感碎片化組成,而因果法則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客觀存在,由感官反應所建構的「真實世界」將可去可從?
更有趣的想像是,若所有歷史事件同時歸零、從頭再來,置於不同的時空之下,人類的精神和文化世界會否變得不一樣?
在此,可重提一套電影《來自地球的人》(The Man From Earth) 。該片傳遞的訊息無非是部分宗教是不同時代下的分段政治產物,其典籍經口耳相傳,甚至被曲解和重寫。回、耶二教在教條上的分別和概念上的類似足以說明宗教的差異與特定社教背景相掛鉤。而在不同時空所促生的歷史事件和時代背景下,教主和「神」還會不會如同現時空一樣?又會否以同樣形式呈現?


raw-image


換個角度,除宗教以外,另一經常被討論的時代政治產物,必定是法律/象徵規條。批判法哲學專家 Costas Douzinas 教授在其名作《人權的終結》(The End of Human Right)中強調,「權利」的概念乃獨特時空的政治產物,用以創造個體的身份,包括人權、公民權和產權。
(普通法)法律系統不斷試圖界定和判斷「人」和「合理的人」,透過法庭的判決補充和詮釋(刻意)留白的法律條文,用以完善和修補法律,期望達致不同社會背景下的「公義」。現今體制介定「人」的方法並非單純依靠物理性生物辨認,而是系統性的權利界定。


raw-image



重新審視當代權力架構

以上的聯想和想像實際上並非虛無縹緲,若能從時間非線性(宿命)此一視角重新審視當代權力架構,則可突破並尋找重建相對公義社會的可能性(抗命)。

傅柯在《知識考古學》(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一書中,質疑歷史學廷續式的研究策略,並強調斷裂式史學研究的概念。部分史學家對此強烈否定,更指岀世代和社會正逐漸進步,而人類精神文明在也向前進步云云。但戰後幾十年來傳統國家機關式的監控系統,和近十年才發展的科網巨頭監控系統,到底有何本意上的分別?
用學歷、家境、身家、地位量化標準撮合夫妻以符合家長、朋友、社會目光和期許,和千百年來古典中國社會「行之有效」,由父母許配的盲婚啞嫁在效果上又有何不同?表面上,主體以為有所選擇,但一切皆由個人自由意志作岀的選擇,原來也逃不岀他人/他者的慾望。更甚的是,主體所作的選擇極可能只是過去經驗和情感的因果推定。

從此視角,即使形態流動、形式改變,權力結構一直存在,亦無高低上下之分,誤以為人類社會文明一直進步才是真正的幻覺。但的確不用太悲觀,傅柯早已明言:權力與反抗共存。

宿命論和因果法則的魔力大概就體現在其對「抗命」的兼容性,言則因果法則雖自有其不可破的性質,但種下「因」的仍然是主體,得到的「果」仍然是可期的,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此一概念在天能的故事中極其明顯,逆轉技術既是薩托的控制局面的手段,又是主角在末來創立組織的工具。因果在時空之間切換,而宿命從來沒有改變。

維根斯坦說:「對無法言說之物,應保持沉默」(“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 darüber muss man schweigen”)

既然眾多問題終究無法解答,只好讓「不可說」的問題消失。在迷離不安的2020年,此時此刻終於可到電影院觀賞路蘭大作的我們,切記:

「不要試圖理解之,感受之」(“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參考資料:

Douzinas, C. (2000). The end of human rights: Critical legal though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xford; Portland, OR: Hart Pub.

Foucault, M. (201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Westminster: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Garland D. What is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On Foucault’s genealogies and their critical preconditions. Punishment & Society. 2014;16(4):365–384.

Guilherme G.S. (2014). Russell and Wittgenstein on time and memory: two different uses of the cinematographic metaphor. Analytica, 18(1), p. 197–227.

Santoianni, F. (2015). The Concept of Tim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 (1st ed. 2016 ed., Vol. 24, Studies in Applied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and Rational Ethics).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Wittgenstein, L., & Rhees, R. (1974). Philosophical grammar.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cky Fu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此專題希望從電影中反思,並從此不同的普哲視角理解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闡述由電影《信條》所得到的一點對時間的啟示:過去和未來並不存在 ,我們永遠活在當下。而我也將解釋那麼多年來對佛教因果論的誤讀,其中存在很多庸俗理解。文中個人拙見,敬請指證。
Thumbnail
本文闡述由電影《信條》所得到的一點對時間的啟示:過去和未來並不存在 ,我們永遠活在當下。而我也將解釋那麼多年來對佛教因果論的誤讀,其中存在很多庸俗理解。文中個人拙見,敬請指證。
Thumbnail
人類究竟有沒有既定的命運,我們的所作所為會不會都早已注定好,不是我們可以改變,即便我們覺得,我們在決定著自己人生的一切,但殊不知,會做這些決定,其實也是命運,早就注定好的事 ...
Thumbnail
人類究竟有沒有既定的命運,我們的所作所為會不會都早已注定好,不是我們可以改變,即便我們覺得,我們在決定著自己人生的一切,但殊不知,會做這些決定,其實也是命運,早就注定好的事 ...
Thumbnail
[天能] 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Thumbnail
[天能] 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是很多人討論的「天能(Tenet)」…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是很多人討論的「天能(Tenet)」…
Thumbnail
這個後設寓言必然是個宗教故事。宗教與科幻本是雙生同源(科學則是兩方的巫者),就像是聖經的充滿了難以想像、理解的科幻情節,縱然聖經象徵的宗教性如此亙古,它內在的深層奧秘仍舊新穎、仍舊不是人類智慧所能破譯......
Thumbnail
這個後設寓言必然是個宗教故事。宗教與科幻本是雙生同源(科學則是兩方的巫者),就像是聖經的充滿了難以想像、理解的科幻情節,縱然聖經象徵的宗教性如此亙古,它內在的深層奧秘仍舊新穎、仍舊不是人類智慧所能破譯......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影像是最理想的演示場域嗎?影像不滅、影像不死,你將之凍結、對其逆回,仔仔細細檢視每個你未能看見的細節。你看不見,因為你沒有真的在看。那麼就逆回,重新順行,直到看見。看著《天能》中一波波不同尺度的鉗形進攻,影像真是這麼奢侈的東西。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影像是最理想的演示場域嗎?影像不滅、影像不死,你將之凍結、對其逆回,仔仔細細檢視每個你未能看見的細節。你看不見,因為你沒有真的在看。那麼就逆回,重新順行,直到看見。看著《天能》中一波波不同尺度的鉗形進攻,影像真是這麼奢侈的東西。
Thumbnail
《TENET》展現了諾蘭非凡的想像力,最精彩的莫過於他想像了人們非常難以想像的情景:逆著原本的時間流前進。「時間」在我們目前的感知和意識中,通常猶如一條不斷前進的河流,沒有任何物質能夠逆流而上,然而,諾蘭想像了同時能有順流與逆流的情況……
Thumbnail
《TENET》展現了諾蘭非凡的想像力,最精彩的莫過於他想像了人們非常難以想像的情景:逆著原本的時間流前進。「時間」在我們目前的感知和意識中,通常猶如一條不斷前進的河流,沒有任何物質能夠逆流而上,然而,諾蘭想像了同時能有順流與逆流的情況……
Thumbnail
《天能》便是科幻版的《千年女優》──「生生世世,我追尋的是我自己」,你終於發現那個經手、修翦你命運的一直都是你自己,一個未來的、全知的、神般的理想自我,從敘事的上空凝視著你,而你只是多重過去裡一則開放的索引,未來還會一直來,而你只能、也終將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天能》便是科幻版的《千年女優》──「生生世世,我追尋的是我自己」,你終於發現那個經手、修翦你命運的一直都是你自己,一個未來的、全知的、神般的理想自我,從敘事的上空凝視著你,而你只是多重過去裡一則開放的索引,未來還會一直來,而你只能、也終將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電影《天能》故事以主角在一次情報局的作戰行動中失利,無意間知道了超越他認知的資訊,具有左右世界毀面能力的東西稱之為「天能」,為了弄清楚一切的根源,主角追查了億萬富翁、鑑定師、軍火商等人,但隨即而來的謎題卻越來越多,而又在一次任務行動中,主角終於認知到這「天能」到底是指什麼...
Thumbnail
電影《天能》故事以主角在一次情報局的作戰行動中失利,無意間知道了超越他認知的資訊,具有左右世界毀面能力的東西稱之為「天能」,為了弄清楚一切的根源,主角追查了億萬富翁、鑑定師、軍火商等人,但隨即而來的謎題卻越來越多,而又在一次任務行動中,主角終於認知到這「天能」到底是指什麼...
Thumbnail
死亡襲來時,心靈會發展出一套保護機制,藉由摧毀與攻擊他人找回掌握感,來把得知死訊時所引發的「失落與失能感」替換成「掌控與賦權感」,正反兩派雖然站在毀滅或拯救世界的兩端,卻都想挽救因為瀕臨死亡而失落的自我心靈。我想,諾蘭不只摺疊時間,更將處於兩極的自由與宿命交織成網,開演一場關於如何存活的信念辯駁戰。
Thumbnail
死亡襲來時,心靈會發展出一套保護機制,藉由摧毀與攻擊他人找回掌握感,來把得知死訊時所引發的「失落與失能感」替換成「掌控與賦權感」,正反兩派雖然站在毀滅或拯救世界的兩端,卻都想挽救因為瀕臨死亡而失落的自我心靈。我想,諾蘭不只摺疊時間,更將處於兩極的自由與宿命交織成網,開演一場關於如何存活的信念辯駁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