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搭上熱潮的電子書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原本好像不是很看得懂這一篇作者想要表達得,特別是他在說針對於一項趨勢或熱門話題的出版,我會感覺看不懂主要是因為要多趨勢?要多熱門?以及對應到書籍的出版,相較於初級資料、次級資料,到了書籍的出版往往都偏屬於第三級資料了,慢,但也完整具有架構。當然,面對趨勢或者是熱門議題,更有對應的初級資料以及次級資料可以去參考,如果你所求的是資料內容的新創性以及時效性的話。所以,我一開始看不太懂。

raw-image

但是今天下午在車上,再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再看過一兩遍,我覺得我似乎有感受到作者所想要的東西,似乎是一種比較偏向於工具書,或議題書的電子書型式,可以即時針對一個問題或一個議題,可能有個大致上的架構,即便是使用到採訪問談的資料,也可以bundle起來,很快的集結成一冊。我感覺上,有類似的,大約很像端傳媒固定一段時間會出版的-新聞電子書 。不知道,這是否貼近了這篇文章作者所書寫的那一種的電子書!

但是,我還是想要說,要找到能夠直接針對你的提問而有解答的書,我認為很難,就算是在Amazon中去尋找,也很像是大海撈針,但主題可能會有,但專門的提問可能還是要經過翻閱之後,才能夠找到對應問題的答案。再者,我想要提出快知識,以及慢知識的提問,書籍對於我來說會屬於慢知識的一環,而如果今天我所追求的是快資訊,自然我在潛在意識當中,不會以書為起始,而是從報章雜誌,媒體平台中去以關鍵字去搜尋,可能比較符合我想要了解這個現正熱門中的議題!而這也還是有問題就是,很多東西都還是很膚淺,很表面,真的想要了解箇中原因以及機制來由的,真的還是屬於domain knowledge,除非你是問到了一個對的source,其實很大一部分的時間,還是會花在找到對應問題的諸多種未定論的解答。

但,我認為本文作者至少也提出了一種能夠更加試驗還有操作的出版方向,而我也相信出版 (任何型式的出版,也不僅限於電子的出版),都也有可能去回應作者所提出的需求,只是它將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chelle Lù的沙龍
41會員
171內容數
電子報(newsletter)其實一點都不新,就是一個會自動發信(如果有更新)到你電子郵件信箱的一個電子郵件,就像是每天會投到你家信箱的報紙那般。我會選擇寫電子報,是因為它是一個速度上,算是很合適的一個工具,不會打擾客人太多,只依照我每天所設定的寫作頻率,每一天在晚上八點寄到妳信箱的電子報。
Michelle L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9
或許寫作永遠不會變成我全職生涯的一部分,但顯然它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儀式,這幾年下來,使用著方格子Vocus,來作為一部分文字的紀錄,很高興能夠看到這一個平台的興盛與發展。
Thumbnail
2021/12/29
或許寫作永遠不會變成我全職生涯的一部分,但顯然它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儀式,這幾年下來,使用著方格子Vocus,來作為一部分文字的紀錄,很高興能夠看到這一個平台的興盛與發展。
Thumbnail
2021/12/20
上個星期天,我把冰在冷凍庫中一盒,我姊從不知道哪裡買的冷凍干貝,打算拿出來處理!我對於冷凍干貝的認知就是,如果可以不要冷凍,就盡量吃生鮮即食,但如果是經過冷凍的,結果一定大失所望,因為你冷凍狀態下面看到的,在加熱之後,絕對是慘不忍睹。
Thumbnail
2021/12/20
上個星期天,我把冰在冷凍庫中一盒,我姊從不知道哪裡買的冷凍干貝,打算拿出來處理!我對於冷凍干貝的認知就是,如果可以不要冷凍,就盡量吃生鮮即食,但如果是經過冷凍的,結果一定大失所望,因為你冷凍狀態下面看到的,在加熱之後,絕對是慘不忍睹。
Thumbnail
2021/12/17
漫威的漫畫,可能一本平面的漫畫,我都沒有看過;但我卻很喜歡看Youtuber介紹過去那一本又一本,或一個經典角色又一個經典角色;再串接上,從2008年漫威的第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好像那一部叫做鋼鐵人;也已經13年了!),去想像那曾經火熱熱活要在紙面上的角色,藉由逐漸成形的漫威宇宙,藉由現在的電影
Thumbnail
2021/12/17
漫威的漫畫,可能一本平面的漫畫,我都沒有看過;但我卻很喜歡看Youtuber介紹過去那一本又一本,或一個經典角色又一個經典角色;再串接上,從2008年漫威的第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好像那一部叫做鋼鐵人;也已經13年了!),去想像那曾經火熱熱活要在紙面上的角色,藉由逐漸成形的漫威宇宙,藉由現在的電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出版產業與實體書店低迷多年 11天前我企劃了這個題目 當時我就知道 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Thumbnail
出版產業與實體書店低迷多年 11天前我企劃了這個題目 當時我就知道 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時代,已經不用挨家挨戶推銷產品,以前是由推銷員將產品放到消費者眼前,現在是消費者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產品……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電子書是出版的重要趨勢 上次看到一則有關於電視發展的落寞分析,個人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手機平板遠比電視方便,電視必須要定點觀看,而且設定可能很複雜,但是手機卻非常方便,加上現在小宅林立,家具擺放空間無法太大,所以能夠整合的功能就整合起來。<液晶電視捲到200元一台仍遇冷,整個產業究竟“病”成什麼樣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Thumbnail
我原本好像不是很看得懂這一篇作者想要表達得,特別是他在說針對於一項趨勢或熱門話題的出版,我會感覺看不懂主要是因為要多趨勢?要多熱門?以及對應到書籍的出版,相較於初級資料、次級資料,到了書籍的出版往往都偏屬於第三級資料了,慢,但也完整具有架構。當然,面對趨勢或者是熱門議題,更有對應的初級資料以及次級資
Thumbnail
我原本好像不是很看得懂這一篇作者想要表達得,特別是他在說針對於一項趨勢或熱門話題的出版,我會感覺看不懂主要是因為要多趨勢?要多熱門?以及對應到書籍的出版,相較於初級資料、次級資料,到了書籍的出版往往都偏屬於第三級資料了,慢,但也完整具有架構。當然,面對趨勢或者是熱門議題,更有對應的初級資料以及次級資
Thumbnail
「電子書」的確不怎麼像「書」,若要認真定位「電子書」,大概就是以編輯過的內容分章分節,用以「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去𢑥整出它應有的功能並提供「閱讀一本書」的體驗。說穿了,電子書就是很多個被排版在xhtml而連結起的檔案。
Thumbnail
「電子書」的確不怎麼像「書」,若要認真定位「電子書」,大概就是以編輯過的內容分章分節,用以「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去𢑥整出它應有的功能並提供「閱讀一本書」的體驗。說穿了,電子書就是很多個被排版在xhtml而連結起的檔案。
Thumbnail
四月的時候,我把放在身邊十幾年的珍藏稿放在方格子平台上連載。 本來沒打算將它做成電子書,因為光轉檔什麼的就讓我覺得頭疼,可時勢所趨,好像大部份的我的讀者,只要是看小說的,都希望電子版的小說至少必須是電子書,而不是放在網路平台上,要另外登入才能觀看。
Thumbnail
四月的時候,我把放在身邊十幾年的珍藏稿放在方格子平台上連載。 本來沒打算將它做成電子書,因為光轉檔什麼的就讓我覺得頭疼,可時勢所趨,好像大部份的我的讀者,只要是看小說的,都希望電子版的小說至少必須是電子書,而不是放在網路平台上,要另外登入才能觀看。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Thumbnail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