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台灣與日本執政黨議員舉行首次「2+2」線上安全對話,出席會談的台灣代表為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立委羅致政和民進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立委蔡適應;日方則派出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參議員佐藤正久和自民黨國防部會會長、眾議員大塚拓。
而此次會談雖以台日執政黨為主體,卻在交流互動中頻繁提及「中國問題」。例如佐藤正久便表示,「近年來,中國片面改變區域現狀,不只影響台海安全,也影響日本安全,因此日方認為應與台灣加強交流」,更指出希望延續台日執政黨的「2+2」線上對談形式。
大塚拓則表示,「日台同樣位處東海附近、同樣面對中國,是命運共同體。近期中國軍事力量大幅提升,不再掩飾其意圖,造成區域不穩定,影響世界秩序,日本防衛政策雖說向來變化較小,但近來情勢已不容忽視」。大塚拓接著補充,日前自民黨國防部會已提出強化政策的建言,日本政府也認真看待,並已增加相關經費,希望借此提供嚇阻力,避免區域不穩定。如此發言,自是得到了羅致政、蔡適應的熱烈回應,主軸也大體是「台日共抗中國崛起」等。
眼下兩岸關係持續低盪,中日關係也因日本屢在一中原則上突破底線,由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時的暖心互動,急凍為台海議題上的唇槍舌劍。而除了台日「2+2」線上安全對話外,另一議題同樣備受關注,那便是早在2017年便引發熱議的日版《台灣關係法》設想,再次成為部分台美日媒體與智庫的討論熱點。
日本的台灣政策本質
回顧2017年,日版《台灣關係法》的說法源於自民黨內親台派系。彼時恰逢第七屆「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舉行,在三方議員對話場次中,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馨祐透露,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正領導相關組織研究日本版台灣關係法的可能性,探討應該容納的內容。
然而這般行動終究只是少數意向,伴隨2018年起的中日關係向好,岸信夫等人的努力注定只能雷聲大雨點小。而如此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台日關係的本質。
由地緣視角觀之,日本兼具了雙重身分,一是中國近鄰,二是駐有超過5.5萬美軍的重要基地。倘若台海爆發戰事,日本極有可能在美國要求下,被迫出兵參與;但若兩岸完成統一,日本則有可能被迫接手台灣身分,成為中美下一個對峙前線。
在此境況下,台海對日本便兼具了兩種功能,一是在兩岸「欲統未統」間,供右翼用以召喚「正常國家」情懷,諸如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等人,皆將台海議題當作「日本有出兵需求」的藉口,妄圖衝破《和平憲法》的種種限制,將自衛隊升格為正規軍。
二是將台海視為收割中美雙重紅利的屏障。以1972年中日復交為例,日本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卻在台灣議題上支吾其詞,針對中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但終究未在台灣主權歸屬上言明。而如此舉措,實是為了在冷戰秩序下,向美國釋出「我心仍在」的忠誠宣言。
長年以來,為求與中美同時交好,日本的對台立場比美更加「戰略模糊」,其向來主張台海和平穩定,避免提及北京武統的可能,尤其2016年前兩岸關係和穩時,中日關係即便有所震盪,台海議題也不扮演重要角色,諸如「自衛隊干涉武統」的語句更是少之又少。
如今右翼的逐漸活躍,引發了台灣的集體亢奮,但對日本而言,台灣在其戰略中的角色仍未出現顯著變化。一來出言提及「協防台灣」的官員,皆非以官方身分於正式場合提出,且日方也在事後以各種方式「收回」了相關表態;二來此次台日「2+2」看似有所突破,實則與過往的台日議員對話性質所差無幾,日本終究不敢直接舉行雙方國防與外交部會首長的正式對談。
日版《台灣關係法》仍是空談
歸根結柢,日本仍未真正突破過往對台模糊的紅線,也未真正跳脫在中美兩邊討好的範式,之所以如今看來畫風突變,關鍵還是中美關係的一路惡化,讓右翼鋌而走險,欲借戰略間隙遂行偷襲,讓「正常國家化」的氛圍更加高漲。
而回歸日版《台灣關係法》議題,其推動面臨了以下兩大考驗。
第一,是立法上的窒礙難行。在現實運行中,日本媒體乃是政界傳聲筒,諸如安倍等右翼政客的「修憲」倡議,往往極易成為新聞頭條,外界也由此產生誤判,認為如此倡議得到了日本社會的高度支持,並即將交付國會表決。
然而放眼日本戰後政治發展,右翼政府或許能在修改教科書上暗渡陳倉,但在修改憲法第九條上始終只停在了自民黨內部討論、個別右翼政客倡議上,連形成具體草案都未達到,更遑論交由國會表決。2018年自民黨國防委員會呼籲的「將國防開支增加一倍」同為此例,依舊是媒體頭條走個過場,便在藤蔓上無聲枯萎,等不到提交、表決與通過的開花結果。面對爭議議題,日本政客仍會將表演與實踐相分離。
第二,則是日版《台灣關係法》勢必牴觸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就美國版《台灣關係法》模式觀之,其內容除了美國表示會「嚴重關切」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杯葛或禁運)解決台灣未來的作為」外,還包括了「向台灣提供防禦性質的武器」。
換言之,除非日方願意完全拋棄中日關係、撕毀《中日聯合聲明》,走上美國模式,開始日本對台軍售,日版《台灣關係法》方有突破現狀的「特殊價值」,否則實與台日之間無數基於「民主價值」的「同盟聲明」,所差無幾。而針對這般議題,早在2017年自民黨親台派拋出日版《台灣關係法》相關倡議時,便被日方議員自行澄清,「日本不可能對台軍售」。關鍵因素無他,仍是日本政客在「逢場作戲」外的戰略理性。
到頭來,不論是台日「2+2」或日版《台灣關係法》,皆注定只能是一時空談。台灣或許能在日本的右翼觸手撩撥下,一次次原地高潮,但要求得東京的山盟海誓協防台灣、對台軍售,實屬無稽。倘若日本當真走火入魔,於法理上許下承諾,則武統戰雲恐也將迅即瀰漫台海,屆時台灣同樣求不到所謂「獨立自主」,較有可能是迎來與日本的共同受挫,抑或東京冷血的轉頭離去。
原文發表於2021/8/28《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