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電影最賺人熱淚? 無須跌宕多姿的劇情,微小而深化的情感也能在觀眾心中發酵成巨大的能量,不禁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這麼一部神奇的電影,它的情節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核心,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黑白畫面,對話也特別的簡單。然而,在一切的簡單與質樸中,卻深深勾起了觀影者心中一股,對於愛情、親情的真實情感。
電影背景與取材
電影背景在描述中國1950年代左右,在那個建設尚未完善,交通流動不易,經濟生活匱乏的年代中,人們雖然生活刻苦,情感卻也更顯真摯。
故事情節主要在描述,一位從縣城到農村三合屯教書的老師(駱長余),與不識字的村女(招娣)間發生的愛情故事。聽起來是很老套的故事情節,但在電影中,導演花了泰半心力在描述愛情的核心,把簡單的情感「深刻化」,讓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能深刻地將他們的愛情故事烙印在觀眾心中。這部電影的敘述手法、刻畫的功力,值得細細探討,而這也是它賺人熱淚的原因。
電影原本取材自中國鄉村小說—鮑十的〈紀念〉,可張藝謀導演在電影中,除了原本的故事框架外,從中挑選了一個更細小的重點,主要在講主角們在時代動盪下的相識、相知相惜、相守、相離。整部片的劇情用上述四個階段即可概括。
電影的敘述者是兩人的獨子(生子),由生子的旁白帶出父親與母親的故事。片頭擱置下一個懸念:母親的執著,執著於要將已逝的父親用人力扛回村落。在勞動力嚴重外流的村莊中,是著實不容易的。此時在觀眾心中已留下懸念,母親為何如此執著?難道是個性固執的女人嗎?等到片尾,生子的旁白才帶出母親執著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導演在片中也花了很多鏡頭畫面在描寫,母親執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愛」。
片名《The road home》寓意
這部片的英文是《The road home》,個人覺得比直接翻成《My father and mother》還要有象徵意義。這條路,其實就是母親與生前父親相識、相守的道路。路的元素非常簡單,導演透過許多遠景的鏡頭,呈現出廣漠的荒野,渺小的招娣在路上徘徊著,擁抱著青澀的暗戀,每天來來回回路過,只為了見到自己暗戀的對象。他們在路上相識,也在路上別離。當駱長余被誤認為右派分子,而被抓回縣城後,招娣在大雪紛飛的雪地裡愣愣地等待,等待一個身影,卻被行駛的馬車給撞碎了期待戀人的殷切。暫時的別離如是,而永遠的別離亦如是。
電影中,招娣總是想盡辦法地要引起駱長余的注意,刻意製造巧合機緣,她對於駱長余也是特別用心,繞遠路去前井打水、用青花碗裝飯菜給對方、特別穿上紅通通的棉襖,這些都是招娣為了愛情付出的努力。若是以一般灑狗血的偶像劇,或是現代的愛情電影,觀眾可能早就覺得稀鬆平常,沒什麼特別好看的了,然而,這部電影卻不會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電影裡的象徵與隱喻
編劇跟導演在畫面上極為用心,在中國早期的片中,常常可以看見隱喻與象徵的使用。這部片中有幾個元素,包括紅、髮夾、青花碗、路。這幾個元素的出現,強化了電影主角情感的深度,讓劇情雖不跌宕,卻扣人心弦、深入心臟。
1.「紅」:招娣特別為情人換上的顏色,特別為情人織的布疋,都是這個色彩。紅的聯想,通常就是愛情、熱情、濃情、活力,跟駱長余一身黑青的裝扮相比,招娣的愛更是熱烈,她勇於追求戀情,也為愛堅持不輟。紅可以說是代表招娣性格、戀情的色彩。在荒漠以黃土色為基調的畫面中,紅色既不會過度對比,也能與周遭的色彩融入成溫暖而鮮明的畫面。在雪地的灰白間,招娣的紅,更像是熱烈怦跳的心臟,也像是一把火焰,將危困的冰雪融化。
他們相識的場景是生機盎然的景象,相離的場景卻是冬天的大雪紛飛,導演在場景的設定上,特別與戀情的階段、主角心情做了巧妙搭配。
2.「髮夾」:作為一個定情信物,髮夾可以說是禮輕情意重。這個禮物雖然不貴,但招娣卻相當寶貝,她曾經一度遺失了,卻在尋找過程中,重新找回。好像是在說戀情的得失,總令人悵然若失,總在尋尋覓覓後,重獲彼此。
3.「青花碗」:青花碗經歷完整與破碎的階段,又從破碎重新歸於完整,彷彿是招娣的心,摔碎了又重新被修補,即便已經產生裂縫,但這些裂縫都將讓這份愛更加完整與銘刻。
4.「路」:招娣在路上奔跑、徘徊、昏厥。這不僅是城裡到村落唯一的聯通道路,也是他們相識、相守、相離的路。從抽象意義而言,它是由父親、母親彼此之愛,所構成的一條道路。即便道路荒蕪,一片廣漠,有時更甚是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但是這樣坎坷不便的路,也象徵了戀人們彼此克服萬難的心志。尋尋覓覓、跌跌撞撞、引頸盼望,是人生的路,即便看似平凡荒蕪,卻被人重新賦予生命的意義。
也許是因為當年,那個科技還沒快速發展、人際網絡還沒如此緊密的年代。人與人的相遇是多麼得來不易,因此也特別珍惜身邊那個珍愛的對象。即便愛情的險路艱辛,仍不至於半路放棄彼此。
黑白與彩色交織的畫面
這部片還有幾個特點,包含色彩在現實部分是黑白片,在回憶部分則是彩色片,現實的部分賺人熱淚,並沒有因為是黑白,就感受不到劇中角色的情感,喪夫的招娣,世界永遠不再有色彩,而過去仍停留在時間的永恆中,燦爛美好。在黑白與彩色間羅織,是這部片的一個用心之處。
敘事角度與首尾扣合
在敘事的情節上,兒子這個角色是主要敘事者,透過兒子旁觀角度來敘說父母故事,我認為不採上帝視角(全知角度)的原因,在於兒子是父母的共同結晶,也是他們在世界上留下的愛情證明。藉由兒子說父母的故事,會比由編劇自說自話更有說服力,也更扣合前面的那個懸疑點。
兒子這個角色,在片中也有一種「傳承與繼承」的功用,父親原本在小學校中琅琅的讀書聲,最後被兒子繼承了,雖然他終究無法取代父親在母親心中的地位,但,卻給了電影一個圓滿而完整的結局。也符合中國倫常的思想,子女是父母血脈的延伸,即便他們離開了世界,精神與內涵都將由孩子繼續傳承下去。
駱長余琅琅的讀書聲,配上不識字、未讀書的母親,是一種出於本能的愛與吸引。無須透過智識、透過文字,這些東西往往虛偽而矯作。超越文字語言的藩籬,超越階級地位的桎梏,讓這份單純真摯的愛,深深地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