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要聞|原住民代表出席世界自然保育大會:不願成為保育犧牲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不忘記向秋天倒數:距離秋分還有9天。

下圖是非洲的巴卡人Baka)主要分布在喀麥隆、剛果共和國、加彭和中非共和國等地,是森林裡的狩獵採集者,因為身材矮小,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約在 150-155 cm 左右,過去被外界蔑稱為俾格米人(Pygmies)。過去他們算是半遊牧民族,在森林內遷徙,但隨著中非洲森林被大肆砍伐,他們的遷徙也受到很大的壓迫,轉而定居在同一地點。

raw-image

雖然居住在非洲大陸深處,但近年來我們時不時就在國際媒體上見到巴卡人的消息,而且內容堪稱千篇一律:保育思潮興起,各國設立的國家公園或保護區於是以保育之名驅趕森林內的巴卡人。2019 年,專門報導原住民族的線上新聞網《洲際吶喊》有文章探討〈巴卡人不願當保育犧牲品〉,2020 年英國《衛報》也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出資設立的生態警衛在剛果森林內毆打巴卡人的消息。最近這問題又被提起,一方面因為狀況並無改善,再方面則因為這不是中非洲或巴卡人所獨有,而是全球原住民族共通的問題。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都跟巴卡人一樣,不願意當保育的犧牲品,而今年首度有原住民代表以會員的身份參與國際自然保育大會(IUCN Congress),也將這樣的聲音帶入會議——英法等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正力推全球性的擴大保育計畫,要在 2030 年之前將全球 30% 的空間劃為保育區,這直接威脅到原住民的生存。

以現在的保育主流來說,一片土地或水域被納入保育範圍,意味著人類活動在此受到限制甚至全然禁止,這當然也包括原住民的自給性維生活動(漁獵採集農耕等)。從原住民族的角度來看,這簡直就是侵犯人權,尤其因為活動受到限制(甚至被驅逐)的原住民並不是環境劣化的原因,卻無端成為保育的代價。

最近有一則關於國際自然保育大會的報導,也以上面提到的中非巴卡人為例,此外另一個舉世聞名的例子就是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保育亞馬遜雨林可以說是當前全球的共識,但保育界的觀點將原住民和非法開發雨林者等同視之,將原本就已經瀕危的人群更加逼入絕境。

原住民親至國際自然保育大會發聲,正是基於這個無路可退的困境,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原住民存疑,例如:

  • 原住民人口只佔全球總人口的 4%,所宣稱的土地卻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 24%,這公平嗎?
  • 這麼大面積的土地和水域的保育行動都要經過原住民的同意,這公平嗎?
  • 如果讓原住民繼續存在於保育區內,如何能夠確保原住民不會濫用權利、濫行開發?

這些質疑當然都是墾殖殖民者角度的發問。墾殖殖民者不會自問掠奪強佔了多少原住民的土地,卻問被擠壓到邊緣地帶的原住民:「你憑什麼還佔有那 24% 的土地?」這樣的質問聽在原住民耳中,意思就是:「你那 24% 也應該屬於我才對。」

既然原住民族的現況是歷史不義的造物,「同意權」頂多只能算是權利的底線了(雖然許多原住民族還在為爭這底線而奮鬥),但多數人還是把公平與否建立在空間的大小/人口的多寡上,而不是建立在歷史事實和邏輯思考上。

至於原住民繼續生活在傳統領域可能會作出違法行為的顧慮,顯然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違法的可能,如果以這為考慮的話,地表上就不該有人類的存在了。

那就更不用提一個更根本的觀點: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國家的法律就和國家本身一樣,是被強加而不得不屈服的暴力存在。

有些原運者同意應該在原權和主流社會的價值之間求取平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運聲音。也有原運者認為主流社會應該自食惡果,原住民沒有必要替竭澤而漁的社會付出代價。這兩種意見乍看之下很不相同,其實相距並不很遠,因為

原住民的現況就是不斷在為主流社會付出代價
raw-image

▍參考資料

氣候變遷新聞|原住民代表出席國際生態保育大會

歐盟政治網|原住民拒絕為生物多樣性「載歌載舞」

衛報|國家公園內的生態暴力(2020)

洲際吶喊|巴卡人不願當保育犧牲品(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剛果盆地的森林與居民較少受到重視,因為非洲堪稱當今世界最不受重視的地區。貧困、飢饉、戰爭奪去大量人命,例如 Oxfam 統計估算,去年東非大旱期間,約每 36 秒就有人死於飢餓,長年戰爭導致數百萬兒童死亡,這樣龐大的人命傷亡素為各界所知,但從來沒有真正獲得外界足夠關切。
Thumbnail
剛果盆地的森林與居民較少受到重視,因為非洲堪稱當今世界最不受重視的地區。貧困、飢饉、戰爭奪去大量人命,例如 Oxfam 統計估算,去年東非大旱期間,約每 36 秒就有人死於飢餓,長年戰爭導致數百萬兒童死亡,這樣龐大的人命傷亡素為各界所知,但從來沒有真正獲得外界足夠關切。
Thumbnail
「先進」國家追求「綠色」能源,經常以原住民為代價,挪威之例不是現在才浮現,早在 2018 年挪威政府批准佛森建立風車農場後,聯合國就要求挪威展緩行動,等待司法判決,但挪威政府並未照辦。前年挪威最高法院發出拆除風車的命令,五百多天後,卻沒有一具風車拆除。
Thumbnail
「先進」國家追求「綠色」能源,經常以原住民為代價,挪威之例不是現在才浮現,早在 2018 年挪威政府批准佛森建立風車農場後,聯合國就要求挪威展緩行動,等待司法判決,但挪威政府並未照辦。前年挪威最高法院發出拆除風車的命令,五百多天後,卻沒有一具風車拆除。
Thumbnail
語言是否存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語言的整個人群生存條件的問題。原住民能否保有自己的語言,與能否保有傳統領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此外還必須在政治上不受更強勢語言和文化的壓迫,否則就會像今天台灣的原住民一樣,連使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名字都受到政府機關的刁難。
Thumbnail
語言是否存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語言的整個人群生存條件的問題。原住民能否保有自己的語言,與能否保有傳統領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此外還必須在政治上不受更強勢語言和文化的壓迫,否則就會像今天台灣的原住民一樣,連使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名字都受到政府機關的刁難。
Thumbnail
去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零毀林產品的法律草案,乍看之下是歐盟的一大進步,「不違反生產國法律」的要求卻是漏洞——如果生產國法律本身就侵害原住民人權,該怎麼辦?
Thumbnail
去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零毀林產品的法律草案,乍看之下是歐盟的一大進步,「不違反生產國法律」的要求卻是漏洞——如果生產國法律本身就侵害原住民人權,該怎麼辦?
Thumbnail
原住民族有各種維持甚至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例如:輪作、放牧休息、特定季節禁止獵殺特定物種等等。報告也指出,在原住民族居住地區,森林砍伐程度往往比較低。
Thumbnail
原住民族有各種維持甚至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例如:輪作、放牧休息、特定季節禁止獵殺特定物種等等。報告也指出,在原住民族居住地區,森林砍伐程度往往比較低。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有些原運者同意應該在原權和主流社會的價值之間求取平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運聲音。也有原運者認為主流社會應該自食惡果,原住民沒有必要替竭澤而漁的社會付出代價。這兩種意見乍看之下很不相同,其實相距並不很遠,因為⋯⋯
Thumbnail
有些原運者同意應該在原權和主流社會的價值之間求取平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運聲音。也有原運者認為主流社會應該自食惡果,原住民沒有必要替竭澤而漁的社會付出代價。這兩種意見乍看之下很不相同,其實相距並不很遠,因為⋯⋯
Thumbnail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Thumbnail
現代知識為求精確,付出了支離的代價,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當中與食物有關的部分切割出來,名之為「食物體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就是將原住民的傳統活動/知識稱為「智慧」,帶有一種浪漫想像的色彩,聯合國農糧署的新作也不例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