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博物館,連熊也想來參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篇獲選為背包客棧「嚴選好文

photo by Cathy Tsai
國境封鎖之前,造訪過不少北海道的博物館,也寫過幾個博物館遊記。因為北海道的博物館實在太多,當我在2019年9月秋旅之際,發現有個叫做「北海道博物館」的施設,其實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估狗了一下官網,還真的有耶!
分別成立於1971年與1994年的北海道開拓紀念館,與道立アイヌ民族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在2015年進行整併,更名為北海道博物館,迄今館齡也還未滿十年。
搭著JR離開札幌市的心臟地帶,抵達「森林公園」站,在出口不遠處的巴士站候車,就可以感覺再往前邁進,是綿密的森林地帶。當天是個多雲、陰霾,且氣象預報接近中午會下雨的天氣。
photo by Cathy Tsai
班次有限的巴士,載著乘客駛入野幌森林公園的腹地,看見一棟被森林圍繞的建築,就是北海道博物館。降車後循著路標,想趁下雨之前,先去朝聖高聳於公園間的地標,也就是象徵開拓精神的百年紀念塔。只是,看見林間路中央豎立起「熊出沒注意」的警語,糾結了一分鐘之後決定折返。這時,開始下起大雨。
photo by Cathy Tsai
入館購票時,還被館員貼心提醒,最近熊熊出沒頻繁,還曾經在正門前的廣場閒晃過,請我出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參觀這種熊也會想來的博物館,倒是頭一遭。或許,找個冬天再來一次,熊還在冬眠期間,就沒有這個問題。
雖說周邊有熊出沒,倒是不影響博物館的人氣,當天就有幾組中學生團體入館觀展,氣氛熱鬧,但音量談不上喧嘩。
館內的常設展,分為六個展區,陳列古生物、阿伊努文化、人群移動與文化交流、道內的發展變遷等相關展品,來介紹北海道及其周邊的自然、歷史與文化。

在「序章:北與南的相遇」(プロローグ 北と南の出会い)與「北海道120萬年的故事」(北海道120万年物語)兩個展廳裡,可以見到兩件在北海道出土,距今數十萬年至數萬年前的象骨化石。
photo by Cathy Tsai
骨骼與地板上顯示的日本列島、東亞大陸地圖,配合解說文字、動態銀幕,來呈現北海道自遠古時期,就是北東亞細亞周邊重要的交界角色。原居於西伯利亞與北美等地區的猛瑪象(俗稱長毛象),通過薩哈林島遷移至北海道;而另一頭諾氏古菱齒象,則是從本州北遷。
此外,原居地眾說紛紜的北海道先住民,也就是阿伊努人,在與北東亞各民族諸如薩哈林、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的通古斯語族,或是千島、堪察加、阿留申原住民,當然還有南方的大和民族,皆維持密切的交流。例如此地的續繩文文化與擦文文化,與本州有深厚的關聯;而鄂霍次克文化,則有來自阿穆爾流域與薩哈林的影響,並傳播至千島群島。
近代以降,北海道總是與間宮林藏等人的「北方探險」、維新之後的「帝國北門」,或是現代影視作品(例如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北方三部曲」),被賦予遼遠、邊陲,有待文明開化的意象。不過,若從生物遷移與族群交流的多樣性來看,北海道實則曾經扮演著北東亞細亞地區十字路口的重要角色。
一如檢視南島語族遷移與定居的歷史,或是了解東亞海域貿易、利權競逐與交流的活動,就可以發現,台灣並非總是明清帝國的邊疆。
阿伊努人不只居住於北海道,像是薩哈林島南部與千島群島等地,也有所謂的「樺太阿伊努」與「千島阿伊努」,漁撈與狩獵的經濟生活雖有相似之處,不過地域與生活環境的差異,使各地的阿伊努族群,在語言、口傳文學與風俗習慣上,存在各自的特色。阿伊努文化從來不是單一,而是複數與多元,族群的認同亦然。
photo by Cathy Tsai
北海道、薩哈林與阿穆爾河下游的諸多少數民族,在信仰的文化中都有「熊祭」(熊祭り)的儀式與活動,但這種祭祀傳統,不盡然承繼於同一淵源。北海道阿伊努人的熊祭,一說可能與續繩文文化的「熊信仰」關係深厚,經過擦文文化的發展而走向定著。不過,也有學者的研究顯示,熊祭的起源、傳播確立,或許還有更多可能性。
photo by Cathy Tsai
把捕獲的熊寶寶豢養一至兩年,到了冬春之際舉行殺熊的儀式,或用弓矢射殺,或先射後絞殺,再進行支解。儀式的過程中,熊的頭骨作為祭祀之用,飲宴時的祭品,樂舞與祈禱,則是為感謝神(カムイ)化身為熊的形體,恩賜人類食物與毛皮。
photo by Cathy Tsai
江戶到明治時代,和人所書寫的蝦夷地探險文本,與琳瑯滿目的圖繪中,對阿伊努人的熊祭有著多樣的呈現,光是養小熊的木籠,製作的形制就不拘一格。而和人大量的文圖記錄中,對儀式、器物、舞踊的書寫、描繪,亦有不同的側重,探險與獵奇的觀看視線,固然反映和人對阿伊努風俗文化的想像紛呈,另一方面也記錄下了熊祭儀式的發展與變遷。
1800年村上島之允《蝦夷島奇觀》,東京国立博物館資料館藏(https://webarchives.tnm.jp/imgsearch/show/C0012805)
居住在本州的和人,將阿伊努人稱之為「蝦夷」,將現今的北海道稱之為「蝦夷地」,大約是在擦文文化結束之後才有的事。13至19世紀前半葉,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與來自本州的和人,以及樺太的阿伊努人,有更為頻繁的貿易活動。

阿伊努人以狩獵、漁撈,所採集到了熊皮、貂皮、海獅/海豹,和風乾的鮭魚、海參等收穫,與和人交易當地不產的稻米、酒類、菸草、漆器、鐵器、槍枝等物資,其生活方式,逐漸與擦文文化時期大異其趣,例如平地住居有別於過往的穴居、大量使用鐵器。
photo by Cathy Tsai
廳內陳列的縮小版模型,再現了當時雙方交易活動的實況;而阿伊努戰甲的展示,則訴說著他們曾經揭竿而起的抗爭史。
從本州渡海,在道南地區逐漸發展的和人勢力,自戰國末期以降,為了交易的利權,不斷與阿伊努人出現爭端。德川幕府通過松前藩,先後利用「商場知行制」與「場所請負制」,壓榨阿伊努人,藉以獲得源源不絕的蝦夷地物產。
photo by Cathy Tsai
17世紀,阿伊努部族間就曾爆發過多次反和人的戰爭,尤其是1669至1672年間,現今日高地方的阿伊努部族首領相庫相郢(シャクシャイン,維基百科翻譯為沙牟奢允)所領導的反抗活動最為著名,幕府以「寬文蝦夷蜂起」稱之。
松前藩以占盡優勢的火槍隊,以及向德川幕府請求支援,北上助陣的津輕、南部、秋田藩武士團,成功鎮壓了這場被官方定調為反亂的事件。相庫相郢陣營僅持有少數槍枝,仍多以弓鎗、毒矢為主要武力,即便鬥志高昂,卻根本不是幕府武士團的對手。
photo by Cathy Tsai
此外,松前陣營為防毒矢所設計的鎧冑、頭巾、足袋等裝備,亦使阿伊努人的毒矢幾無用武之地。
相庫相郢最後被松前藩以「和睦」為名,在現今的新冠町遭到誘殺。寬文年間這場抗爭,並非僅有日高地區的阿伊努部族,試圖為自己發出不平之鳴。來館觀展的數天前,我駐足過的釧路,與道北的增毛町,當時都有諸多部族陸續起義。可以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緊接著18世紀,時值法國大革命同一年,屬於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與根室海峽對岸的目梨,也爆發了阿伊努部族為反松前藩與和商的「國後目梨之戰」,幕府方稱之為「寬政蝦夷蜂起」。
2015年,初訪北海道最東端的納沙布岬,得見國後目梨戰役中,數十位罹難和人,的墓碑遺址,就立在崖邊,1967年,已被根室市指定為重要史蹟。
photo by Cathy Tsai
各地阿伊努部族頓挫的抗爭之後,更確立了松前藩加強主導雙方交易活動的政策。而伴隨著18世紀末,不斷有俄國船隻,出沒於北方海域,俄國熊勢力南下太平洋的危機感,觸發了幕府在此後多次派遣探險隊,前往北海道、千島群島與樺太,進行調查與地圖測繪。
從最上德內、間宮林藏等投入北方探險行列的幕臣,到開拓使判官松浦武四郎,為後世留下大量蝦夷各地的地理、人文風俗知識與圖籍。此外,幕府也要求東北各藩派遣武士警備,甚至數度直轄蝦夷地。無論派員探險、警備與直轄,凡此種種,皆為試圖強化幕政對蝦夷人,及其居住地的經略事實。

1850年代,箱館在美國的叩關之下開港,此後明治政府成立,將北海道納入現代國家的領土,阿伊努人則又面臨了逐漸「被成為日本人」的過程。而政府為了發掘北海道的農牧漁礦資源,投入產業的發展,從本州等地招倈源源不絕的移工與開拓者。相關情形我已在其他博物館的遊記中提及,本文暫不贅述。
常設展的第三、四展廳,所陳列的鐵道建設、蟹工船模型、動植物產標本、炭礦與農牧機具,以及對抗苦寒氣候的生活器物,皆呈顯了從過去的蝦夷地,經歷二戰前後,北海道被形構為現今的北海道,百年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
photo by Cathy Tsai
人的活動之外,最後一個展廳,則聚焦在這片土地生活的動物們。蝦夷鹿、北狐、熊熊、海豹海獅等,牠們的棲息、覓食活動,以及隨著人類的開發,生活圈被限縮,所帶來的各種問題。諸如線路上出沒與啃食農作物的鹿群、出現在住宅區的熊、向遊客討食的狐狸,揭櫫自然界與開發活動的緊張關係,可謂發人深省。
photo by Cathy Tsai
觀展完畢,望著遠處細雨朦朧中被森林遮蔽,只看得見上半截的百年紀念塔,未竟的朝聖,就留點遺憾往後補完吧!
本篇最初分三部分發表於Matter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約人或被約出國這件事,如果發生在2000年代的後半以降,我一定不可能答應。那個還是「衝組」的年紀,並不存在旅途考驗友情的覺悟。
循著風穴售票處旁的路標,走進那個被影視作品拿來當場景,現實世界也存在著很多「噂」,與諸多獵奇、試膽者趨之若鶩,想來一探究竟的青木原樹海。
跟風一下東奧的話題。因為某羽球國手在東京下榻的商旅與大倉飯店的便當照,引發台灣諸多真假日旅達人的贊否兩論。看到大倉飯店,勾起了逆旅小倉的回憶,想到自己寫過的一篇遊記。
想去一趟釜山,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就是個處心積慮已久的旅行預謀。
格編在敲碗,拿舊文改一篇來應景一下。貓多,慎入!
難得牛年,翻遍了十年來出國的相簿,發現牛照少得可憐。不是沒得拍,而是不想拍、很難拍、時機不合拍。
約人或被約出國這件事,如果發生在2000年代的後半以降,我一定不可能答應。那個還是「衝組」的年紀,並不存在旅途考驗友情的覺悟。
循著風穴售票處旁的路標,走進那個被影視作品拿來當場景,現實世界也存在著很多「噂」,與諸多獵奇、試膽者趨之若鶩,想來一探究竟的青木原樹海。
跟風一下東奧的話題。因為某羽球國手在東京下榻的商旅與大倉飯店的便當照,引發台灣諸多真假日旅達人的贊否兩論。看到大倉飯店,勾起了逆旅小倉的回憶,想到自己寫過的一篇遊記。
想去一趟釜山,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就是個處心積慮已久的旅行預謀。
格編在敲碗,拿舊文改一篇來應景一下。貓多,慎入!
難得牛年,翻遍了十年來出國的相簿,發現牛照少得可憐。不是沒得拍,而是不想拍、很難拍、時機不合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函館公園兒童王國是位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的一個迷人的家庭娛樂場所,特別適合帶小孩的家庭來訪。這裡結合了遊樂園、動物園和自然景觀,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與自然之美。
Thumbnail
今日行程即將前往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主要景點是旭山動物園,也方便隔日前往富良野、美瑛一帶的行程。行車距離150公里左右,算比較遠的路程了。
Thumbnail
在繁華的東京都市叢林中,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上野動物園。 作為日本最古老且最受歡迎的動物園,上野動物園自1882年開放以來,便成為了無數遊客的心儀之地。 這座動物園不僅展示了許多日本特有的動物,還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稀有動物。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大貓熊——全日本僅有三個地點可以見到這種珍稀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來到北海道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的話,今天介紹的北海道親子旅遊團絕對會讓你大改觀!這個日本跟團行程精選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動物園、海洋世界和手作體驗,超放鬆的五星北海道飯店和溫泉旅館,讓家長們來到這個旅遊團一點也不會無聊。還想知道這個大小朋友都超愛的跟團路線嗎?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第一次造訪和歌山,兩天一夜的行程,從關西幾場租車,去了冒險大世界看熊貓、看了貴志站的小玉貓站長、和歌山市的新景點市民圖書館、還有世界文化遺產高野山金剛峰寺
南紀白濱地區有許多絕美的自然景點,如圓月島、千疊敷、三段壁和橋杭巖等。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前往熊野古道小健行的旅程,包括觀賞海岸、瀑布、島嶼和岩石。 熊野古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為人們所稱道。 整體來說,這是一篇關於南紀白濱和熊野古道之行的遊記。
Thumbnail
北海道,日本最北之地,形如顛倒的愛心,以其廣袤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獨特的美食和新鮮的海產聞名。從小樽的甜品咖啡館、札幌的拉麵、到函館的海鮮市場和夜景,北海道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季節變化帶來不同的美景,夏日的薰衣草花園和冬季的流冰體驗,讓北海道成為一年四季都值得探訪的地方。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從蝦夷之地、蝦夷共和國到北海道之路,在明治維新的前後時期,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情,使得函館把北海道第一大都市的寶座拱手讓給了札幌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函館公園兒童王國是位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的一個迷人的家庭娛樂場所,特別適合帶小孩的家庭來訪。這裡結合了遊樂園、動物園和自然景觀,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與自然之美。
Thumbnail
今日行程即將前往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主要景點是旭山動物園,也方便隔日前往富良野、美瑛一帶的行程。行車距離150公里左右,算比較遠的路程了。
Thumbnail
在繁華的東京都市叢林中,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上野動物園。 作為日本最古老且最受歡迎的動物園,上野動物園自1882年開放以來,便成為了無數遊客的心儀之地。 這座動物園不僅展示了許多日本特有的動物,還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稀有動物。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大貓熊——全日本僅有三個地點可以見到這種珍稀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來到北海道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的話,今天介紹的北海道親子旅遊團絕對會讓你大改觀!這個日本跟團行程精選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動物園、海洋世界和手作體驗,超放鬆的五星北海道飯店和溫泉旅館,讓家長們來到這個旅遊團一點也不會無聊。還想知道這個大小朋友都超愛的跟團路線嗎?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第一次造訪和歌山,兩天一夜的行程,從關西幾場租車,去了冒險大世界看熊貓、看了貴志站的小玉貓站長、和歌山市的新景點市民圖書館、還有世界文化遺產高野山金剛峰寺
南紀白濱地區有許多絕美的自然景點,如圓月島、千疊敷、三段壁和橋杭巖等。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前往熊野古道小健行的旅程,包括觀賞海岸、瀑布、島嶼和岩石。 熊野古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為人們所稱道。 整體來說,這是一篇關於南紀白濱和熊野古道之行的遊記。
Thumbnail
北海道,日本最北之地,形如顛倒的愛心,以其廣袤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獨特的美食和新鮮的海產聞名。從小樽的甜品咖啡館、札幌的拉麵、到函館的海鮮市場和夜景,北海道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季節變化帶來不同的美景,夏日的薰衣草花園和冬季的流冰體驗,讓北海道成為一年四季都值得探訪的地方。
Thumbnail
票價只需要30元就可以看到本館跟古生物館,不過因為閉館時間是5點,時間太短,所以我們先選擇古生物館來看,古生物館前身是土地銀行的總行,1991年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
Thumbnail
從蝦夷之地、蝦夷共和國到北海道之路,在明治維新的前後時期,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情,使得函館把北海道第一大都市的寶座拱手讓給了札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