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作,王安琪做的其實是......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菲比在工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切好的文藝都是傳記性的,事實不過是原料,我對創作苛求,對原料愛好, 是偏嗜其特有的韻味,也就是人生味。

民國時期,張愛玲取樣真人實事再創作的手法,同樣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王安琪的創作裡,人間百態在她眼中成像,經由詼諧手法,深入淺出,高話淡說,回應時事風向,輕巧挑起頑固癥結,令觀眾在會心一笑之際,願意自省。

raw-image

『會心一笑』一詞看似輕盈,但要激發笑容的基礎在於雙方(創作者與觀眾)必須完全掌握事件(內容)精髓,此外,還得有餘裕從另一個抽離事件的眼界進行鑑賞,才能看見介於理想與實際間的乖訛衝突,繼而激發出一種對生命的定見,而這便是「幽默」被體現的場景,深諳幽默一道的王安琪,善於且樂於創造幽默實踐場,在看似通俗的作品皮相下,暗藏一股柔軟且堅定的穿透力道,刺穿事件紅心。

2021年,王安琪延續其創作脈絡,帶來〈那些討厭的時刻〉與〈不入耳〉全新瑪瑙創作系列,菲比有幸邀請安琪將它們在「久遠石成」展覽中的「時間場景」發表。

〈那些討厭的時刻〉是件非常直觀且深具臨場感的作品,因為安琪直接帶入了她自己的親身經驗,套入事實的重點細節,呈現創作者對場景的熟悉,令那些討厭的時刻無所遁形,並且安琪所指的那些時刻,其實是她特選的精心時刻,將自身經歷與親友經驗對比,產出或多或少也曾是觀眾可能經歷或聽聞過的(共同)經歷,因此,遇見作品的當下,您一定可以投入某種程度的理解,共感一笑,同為「靈魂偷渡」的共振與投射,擊出響亮一掌。

raw-image
raw-image

王安琪的〈不入耳〉則回應了人類使用「耳機」的場景進程與變異。最初,人類發明耳機目的為提高聆聽音訊的便利性,爾後為持續提高便利性,突破有線,轉為無線。時至今日,人類使用『無線耳機』的目的卻逐漸不限於其原始設定的實用功能,轉而朝向心理層面的索求,人類透過耳機進行空間、人際隔離,甚或成為身份座標,這些使用情境都使得耳機不只是耳機,甚至耳機不再是耳機。

不管多麼可疑的東西
只要超過某一點之後,單純的善惡尺度便失去效用了
因為那自然會產生獨自的獨立的幻想
而且一但產生幻想之後,就以純粹的商品開始產生機能
高度資本主義從所有的漏洞挖掘出商品來。幻想
那是關鍵字眼

不管是什麼,只要以漂亮包裝裹起來
按上一個漂亮名字就變成體面商品了
raw-image

〈不入耳〉外型取樣於「無線耳機」,正如無線耳機對人類的實用需求,已被逐漸攀升的欲求指標所動搖,耳機不再全然關乎音訊入不入耳,品牌入不入眼反成優先考量。眼見於此,王安琪的〈不入耳〉直接以瑪瑙石化音訊,就此,樂音再無可能入耳,但以全石材打造的尊榮旗艦型無線耳機卻於焉而生,。

所謂必要不是自然產生的東西,那是人為作出來的東西。是被捏造出來的的。沒有必要的東西,卻給你是必要東西的幻想。只要不斷製造這種資訊就行了。說住就要住在港區、車子要BMW、手錶要勞力士。有一種人就認為能得到這種東西便是差異化的達成。認為就與眾不同了。卻沒有發現由於這樣結果卻變成大家都一樣。缺乏想像力。那種東西只不過是人為的資訊。只不過是幻想。
raw-image

以上這兩段引文均來自村上春樹的《舞舞舞》,菲比認為這些文字正如傳遞的意義一般清明,而文中的『人為資訊』同樣也給予無線耳機一種(不切實用的)幻想,但這些幻想絕不會因為被(一些人)識破而消滅,因此,(看透真相的)〈不入耳〉將繼續(以無聲)發聲,王安琪也將持續關注生活中〈那些討厭的時刻〉,待時機成熟,化身作品皮囊。

隨著時代演進,困難的案件也逐漸增加
唯一看透真相的是一個外表看似頑童
智慧卻過於常人的名偵探安琪

久遠石成 花蓮美石巡迴展
展期:2021年9月16日-9月26日
開放時段: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大直美麗華商圈 Lili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73號1F)
展覽官網:https://lapierre0926.wixsite.com/my-sit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20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沈菲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他的發展前面幾集說了一些文創的概念,但並不是系統性的,在這裡先說個文創的幾個特點,也是文創品牌會經歷的過程,在這裡先做說明,分別是獨特,親切,時尚,人文,藝術。它有先後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 獨特 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個特質就是獨特,獨特是讓人容易辨識的,一眼就看出它是屬於誰的,若沒有獨特性
Thumbnail
他的發展前面幾集說了一些文創的概念,但並不是系統性的,在這裡先說個文創的幾個特點,也是文創品牌會經歷的過程,在這裡先做說明,分別是獨特,親切,時尚,人文,藝術。它有先後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 獨特 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個特質就是獨特,獨特是讓人容易辨識的,一眼就看出它是屬於誰的,若沒有獨特性
Thumbnail
《氣味、記憶與愛欲》 An Alchemy of Mind 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Diane Ackerman 黛安.艾克曼著  莊安祺譯 沉寂許久的書摘園地,目前試試重新開園,文字的芬芳只有我聞到著實可惜,但評論並非個人專長,一本書閱讀完之後有下一本再等候,在閱讀的同時我已經盡興。僅分享每一
Thumbnail
《氣味、記憶與愛欲》 An Alchemy of Mind 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Diane Ackerman 黛安.艾克曼著  莊安祺譯 沉寂許久的書摘園地,目前試試重新開園,文字的芬芳只有我聞到著實可惜,但評論並非個人專長,一本書閱讀完之後有下一本再等候,在閱讀的同時我已經盡興。僅分享每一
Thumbnail
甚麼是創作?你們不要再相信網上大部份的胡址,那是浪費青春! 時常都聽到近似的『高深境界』,以『甚麼是時間』為例,有一個人 說過:『時間,你不問得我的時候我知道,當你問我的時候卻惘然』 。大概好像是愛恩斯坦或甚麼哲學泰斗說過的話,我也懶得去查。因 為那更似文字上的弔詭,說了等於沒說。 我到方格子沒有多
Thumbnail
甚麼是創作?你們不要再相信網上大部份的胡址,那是浪費青春! 時常都聽到近似的『高深境界』,以『甚麼是時間』為例,有一個人 說過:『時間,你不問得我的時候我知道,當你問我的時候卻惘然』 。大概好像是愛恩斯坦或甚麼哲學泰斗說過的話,我也懶得去查。因 為那更似文字上的弔詭,說了等於沒說。 我到方格子沒有多
Thumbnail
要在一個文學創作者組成的團體中討論文學是身為會議發起人壓力最大的部分,每位創作者皆有自己閱讀的喜好與審美,很明顯的挑選波特萊爾和契訶夫的作品純粹是個人愛好
Thumbnail
要在一個文學創作者組成的團體中討論文學是身為會議發起人壓力最大的部分,每位創作者皆有自己閱讀的喜好與審美,很明顯的挑選波特萊爾和契訶夫的作品純粹是個人愛好
Thumbnail
人類面對不見終了的時空,知其渺小,體察無常,無論何時何地都有生命崛起與消失,但每一種生命都有其能與時間抗衡,伴其延續自我的方式。王意婷以作品成形的時間為刻度,將其關懷、境遇封存起來,送往每時各地,環形時間觀,無止息地縈繞在她的創作之中。
Thumbnail
人類面對不見終了的時空,知其渺小,體察無常,無論何時何地都有生命崛起與消失,但每一種生命都有其能與時間抗衡,伴其延續自我的方式。王意婷以作品成形的時間為刻度,將其關懷、境遇封存起來,送往每時各地,環形時間觀,無止息地縈繞在她的創作之中。
Thumbnail
「一切好的文藝都是傳記性的,事實不過是原料,我對創作苛求,對原料愛好, 是偏嗜其特有的韻味,也就是人生味。」 民國時期,張愛玲取樣真人實事再創作的手法,同樣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王安琪的創作裡,人間百態在她眼中成像後,透過詼諧手法,高話淡說,回應時事風向,輕巧挑起頑固癥結。
Thumbnail
「一切好的文藝都是傳記性的,事實不過是原料,我對創作苛求,對原料愛好, 是偏嗜其特有的韻味,也就是人生味。」 民國時期,張愛玲取樣真人實事再創作的手法,同樣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王安琪的創作裡,人間百態在她眼中成像後,透過詼諧手法,高話淡說,回應時事風向,輕巧挑起頑固癥結。
Thumbnail
正如評審林俊穎在獎評中提到:「作者鋒芒畢露,企圖心十足,每段幾乎都有金句可言,但讓人惋惜的是,小說核心所在、也是他自己提到的兩個大問題,卻輕鬆帶過了。」
Thumbnail
正如評審林俊穎在獎評中提到:「作者鋒芒畢露,企圖心十足,每段幾乎都有金句可言,但讓人惋惜的是,小說核心所在、也是他自己提到的兩個大問題,卻輕鬆帶過了。」
Thumbnail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Thumbnail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Thumbnail
待過美日兩地有著許多美學探討尤其是日式美學設計師兼專欄作家:李歐納.科仁所寫的這本《藝術家在做什麼?》試著將二十世紀幾個我們所熟知的不管是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或革新的藝術家透過他們製作與展現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藝術家,到底嗑了什麼才展出這樣作品?也能讓人對於藝術有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