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作,王安琪做的其實是......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菲比在工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切好的文藝都是傳記性的,事實不過是原料,我對創作苛求,對原料愛好, 是偏嗜其特有的韻味,也就是人生味。
民國時期,張愛玲取樣真人實事再創作的手法,同樣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王安琪的創作裡,人間百態在她眼中成像,經由詼諧手法,深入淺出,高話淡說,回應時事風向,輕巧挑起頑固癥結,令觀眾在會心一笑之際,願意自省。
在「久遠石成」展覽中,菲比寫給安琪的介紹
『會心一笑』一詞看似輕盈,但要激發笑容的基礎在於雙方(創作者與觀眾)必須完全掌握事件(內容)精髓,此外,還得有餘裕從另一個抽離事件的眼界進行鑑賞,才能看見介於理想與實際間的乖訛衝突,繼而激發出一種對生命的定見,而這便是「幽默」被體現的場景,深諳幽默一道的王安琪,善於且樂於創造幽默實踐場,在看似通俗的作品皮相下,暗藏一股柔軟且堅定的穿透力道,刺穿事件紅心。
2021年,王安琪延續其創作脈絡,帶來〈那些討厭的時刻〉與〈不入耳〉全新瑪瑙創作系列,菲比有幸邀請安琪將它們在「久遠石成」展覽中的「時間場景」發表。
〈那些討厭的時刻〉是件非常直觀且深具臨場感的作品,因為安琪直接帶入了她自己的親身經驗,套入事實的重點細節,呈現創作者對場景的熟悉,令那些討厭的時刻無所遁形,並且安琪所指的那些時刻,其實是她特選的精心時刻,將自身經歷與親友經驗對比,產出或多或少也曾是觀眾可能經歷或聽聞過的(共同)經歷,因此,遇見作品的當下,您一定可以投入某種程度的理解,共感一笑,同為「靈魂偷渡」的共振與投射,擊出響亮一掌。
王安琪〈那些討厭的時時刻〉2021
王安琪〈那些討厭的時時刻〉2021
王安琪以一種豁達的心境,與滑稽卻機智的方式
直接重現那些(我們曾經歷,或聽聞過的)討厭時刻
王安琪的〈不入耳〉則回應了人類使用「耳機」的場景進程與變異。最初,人類發明耳機目的為提高聆聽音訊的便利性,爾後為持續提高便利性,突破有線,轉為無線。時至今日,人類使用『無線耳機』的目的卻逐漸不限於其原始設定的實用功能,轉而朝向心理層面的索求,人類透過耳機進行空間、人際隔離,甚或成為身份座標,這些使用情境都使得耳機不只是耳機,甚至耳機不再是耳機。
不管多麼可疑的東西
只要超過某一點之後,單純的善惡尺度便失去效用了
因為那自然會產生獨自的獨立的幻想
而且一但產生幻想之後,就以純粹的商品開始產生機能
高度資本主義從所有的漏洞挖掘出商品來。幻想
那是關鍵字眼

不管是什麼,只要以漂亮包裝裹起來
按上一個漂亮名字就變成體面商品了
王安琪〈不入耳〉2021
〈不入耳〉外型取樣於「無線耳機」,正如無線耳機對人類的實用需求,已被逐漸攀升的欲求指標所動搖,耳機不再全然關乎音訊入不入耳,品牌入不入眼反成優先考量。眼見於此,王安琪的〈不入耳〉直接以瑪瑙石化音訊,就此,樂音再無可能入耳,但以全石材打造的尊榮旗艦型無線耳機卻於焉而生,。
所謂必要不是自然產生的東西,那是人為作出來的東西。是被捏造出來的的。沒有必要的東西,卻給你是必要東西的幻想。只要不斷製造這種資訊就行了。說住就要住在港區、車子要BMW、手錶要勞力士。有一種人就認為能得到這種東西便是差異化的達成。認為就與眾不同了。卻沒有發現由於這樣結果卻變成大家都一樣。缺乏想像力。那種東西只不過是人為的資訊。只不過是幻想。
王安琪〈不入耳〉2021
以上這兩段引文均來自村上春樹的《舞舞舞》,菲比認為這些文字正如傳遞的意義一般清明,而文中的『人為資訊』同樣也給予無線耳機一種(不切實用的)幻想,但這些幻想絕不會因為被(一些人)識破而消滅,因此,(看透真相的)〈不入耳〉將繼續(以無聲)發聲,王安琪也將持續關注生活中〈那些討厭的時刻〉,待時機成熟,化身作品皮囊。
隨著時代演進,困難的案件也逐漸增加
唯一看透真相的是一個外表看似頑童
智慧卻過於常人的名偵探安琪
久遠石成 花蓮美石巡迴展
展期:2021年9月16日-9月26日
開放時段: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大直美麗華商圈 Lili art space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73號1F)
展覽官網:https://lapierre0926.wixsite.com/my-site
王安琪〈不入耳〉2021
這是攝影時我們對線的走向陷入困境時
菲比擺出一個我自己很喜歡但不入安琪眼的線狀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的「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除了由花蓮各石藝協會,與石/玉雕創作者提供展品,所組成的「諸法石相」及「時間場景」兩大展區外。菲比邀請了王安琪、王意婷、Sky Gemstone主理人簡占元,以隕石開場劃過天際,展開一場「時間場景」。
2021年,花蓮縣文化局持續推進石藝文化,首次委由藝術品佈展暨運輸公司(達奇藝術)承攬全案,以一則與石相遇的故事邀請菲比擔任策展人,期望在顧及在地紋理之餘,以置外者視角吹皺一池春水。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創作材料募集】毛線餘料與厝內閒置毛線 有一種需要叫做「您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 您曾為喜歡的人打圍巾嗎?或您現正處於這個會打毛線送人的年紀?菲比需要您的毛線餘料,若您願意無償贊助菲比請以phebea@gmail.com聯繫菲比。
2021年的「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除了由花蓮各石藝協會,與石/玉雕創作者提供展品,所組成的「諸法石相」及「時間場景」兩大展區外。菲比邀請了王安琪、王意婷、Sky Gemstone主理人簡占元,以隕石開場劃過天際,展開一場「時間場景」。
2021年,花蓮縣文化局持續推進石藝文化,首次委由藝術品佈展暨運輸公司(達奇藝術)承攬全案,以一則與石相遇的故事邀請菲比擔任策展人,期望在顧及在地紋理之餘,以置外者視角吹皺一池春水。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創作材料募集】毛線餘料與厝內閒置毛線 有一種需要叫做「您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 您曾為喜歡的人打圍巾嗎?或您現正處於這個會打毛線送人的年紀?菲比需要您的毛線餘料,若您願意無償贊助菲比請以phebea@gmail.com聯繫菲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蕭邦與安海瑟薇,談到AI無法取代的生命共感與被理解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今天我用分享吸引”夢想”到我的生命 敢於對抗所有人,把夢做到底,是一種做人的極致。 ~王朔《夢想照進現實》 Art by Dorota Piotrowiac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藝術家王文琳以《風來時,》講述風起吹動時的狀態為發題,當一道突如其來的風來臨時可以有許多姿態,揣想當風來的時候該選擇如何應對?可以強碰即便被風勢吹亂節奏,也能通過順流、順隨著風而顯得不會太過狼狽,又或者是以輕快自適的腳步一同與風跳支舞,當風面達到平衡之際,那便會是道怡然舒暢的一陣風,昂揚自在和灑脫。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拿出那件覺得在重要節日才能穿的洋裝,化個自己看了也舒服的妝,帶著說故事的工具,去創作、去分享,即使還咳著嗽,我也只能優雅地帶著鼻音說:這就是我,我的婚姻故事創作計畫是關於一個演員她⋯⋯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蕭邦與安海瑟薇,談到AI無法取代的生命共感與被理解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今天我用分享吸引”夢想”到我的生命 敢於對抗所有人,把夢做到底,是一種做人的極致。 ~王朔《夢想照進現實》 Art by Dorota Piotrowiac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裡聲。 前言 看葉嘉瑩講述詩詞,才稍能領悟到不同詞人透過漫不經心,未曾蓄意去表達的詞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格局,例如北宋初期的幾位詩人。因為詞在剛開始萌芽發展時,只是歌筵酒席間傳唱的歌詞,一直不能入大雅之堂,也尚未受到文人的重視,因此在詞慢慢轉入文人之手,做為發抒自己感
Thumbnail
藝術家王文琳以《風來時,》講述風起吹動時的狀態為發題,當一道突如其來的風來臨時可以有許多姿態,揣想當風來的時候該選擇如何應對?可以強碰即便被風勢吹亂節奏,也能通過順流、順隨著風而顯得不會太過狼狽,又或者是以輕快自適的腳步一同與風跳支舞,當風面達到平衡之際,那便會是道怡然舒暢的一陣風,昂揚自在和灑脫。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拿出那件覺得在重要節日才能穿的洋裝,化個自己看了也舒服的妝,帶著說故事的工具,去創作、去分享,即使還咳著嗽,我也只能優雅地帶著鼻音說:這就是我,我的婚姻故事創作計畫是關於一個演員她⋯⋯
Thumbnail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