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的紙本書我最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想了段時間,仍決定買紙本。
雖然打完九折還是略貴於網路,
但真心只愛實體書店才給得起的靜謐和空間,
也當作是支持夕陽出版業的小小心意。
這個月拿到史上最低薪水16K,
心雖涼了幾小時,但也知道是老闆咬緊牙關後湊出來的10多位老師的盤纏。
畢竟安親班產業像被瘋狗浪打擊,
大家都好需要力氣繼續浮出水面換氣。
最主要也是,跟人共用書我覺得很噁心,
就跟男朋友是我的就是我的,
無法共用,(ㄟ等等你想像出來的嗎),
而且萬一借來的書裡面有鼻屎之類怎麼辦辦......
敗書前通常會先看誰推薦,
感覺都不是等閒之輩ㄟ,
加上我愛慘JK羅琳的霍格華茲,
而且這標題就很吸引人。
其實有好多書想買,
第二本在講性工作者上岸前後的心路歷程,
不是尋常題材,加上前陣子有八大因為不能開業自殺,瞬間真的很想敗,
但在海苔熊的podcast有聽過訪談,
就想說算了。但訪談推,作者講話很順,
有故事感,改天再去白鹿洞借。
還有兩本也想入手,但要務實點,希望下個月能再犒賞自己囉。
這世界吵死人了,
能安安靜靜整理自己,
真是歲月極度靜好!!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豆芽貓的家 的其他內容
最近偏好某種類型的耳環,但又不想太敗,尤其是同款但價錢差很多,就會有被坑的感覺。通常店員是影響我回購的因素。再實惠的價格,態度差的我通常不會再去,即便你批發價,樣式是別人數倍,我寧願下次多付50元給別人賺。或是你的東西好看,但我照鏡子看起來就是很阿花或突兀,那就是不適合,不管你的熱賣有多夯,最終都與
我家非常多書。 認真擺起來,應該會像書局排行榜那種調調。這就是家中人丁眾多的好處,姊弟妹花錢買書或上課,講義可是互相流通來看的。這也是我支持至少生兩個小孩的少數正面理由之一: 只生一個,他沒得卡油阿!!  這個假期給自己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考到Google GA,畢竟不用錢就能發證書給你,多吸引人阿。一
大概半年前看到海苔熊(目前觀察下來,書都很具體,值得翻)參與規劃的app,很好奇當人的情感用數據計算會有何結果。運作方式不贅述,介面操作很嚴謹乾淨,不會讓人有亂搞的感受。 其中一個讓我感興趣的功能: 媒合報告高,且有興趣的對象,你只有24h決定要不要約出來吃飯,不然,他就會徹底消失。我比較好奇的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終於能好好整理了。 分區送的生日禮物別具意義。因為上一個安全帽,是剛好EX也在同個分區時一起送的,總是會想紀念大家的好,就這樣默默用了多年,完全沒意識到2014已經是多超過生命安全期限的距離。 原來分手後最好也把相關的東西丟掉,真的有他的道理。之前不丟卻又不想再翻看,是因覺得就是
🧐前一陣子和朋友討論到市場交易這件事, 覺得滿有趣的,可以再整理一下。 通常分幾種,很複雜也很簡單。 以下討論是一對一的情況, 一對多的人生太複雜,我承擔不起, 可以去請教看起來人生很複雜的人。  🎈第一種: 兩邊都互相有好感, 願意釋出善意, 間接或直接鼓勵對方更接近自己。 就算聊的話題蜻蜓點
最近偏好某種類型的耳環,但又不想太敗,尤其是同款但價錢差很多,就會有被坑的感覺。通常店員是影響我回購的因素。再實惠的價格,態度差的我通常不會再去,即便你批發價,樣式是別人數倍,我寧願下次多付50元給別人賺。或是你的東西好看,但我照鏡子看起來就是很阿花或突兀,那就是不適合,不管你的熱賣有多夯,最終都與
我家非常多書。 認真擺起來,應該會像書局排行榜那種調調。這就是家中人丁眾多的好處,姊弟妹花錢買書或上課,講義可是互相流通來看的。這也是我支持至少生兩個小孩的少數正面理由之一: 只生一個,他沒得卡油阿!!  這個假期給自己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考到Google GA,畢竟不用錢就能發證書給你,多吸引人阿。一
大概半年前看到海苔熊(目前觀察下來,書都很具體,值得翻)參與規劃的app,很好奇當人的情感用數據計算會有何結果。運作方式不贅述,介面操作很嚴謹乾淨,不會讓人有亂搞的感受。 其中一個讓我感興趣的功能: 媒合報告高,且有興趣的對象,你只有24h決定要不要約出來吃飯,不然,他就會徹底消失。我比較好奇的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終於能好好整理了。 分區送的生日禮物別具意義。因為上一個安全帽,是剛好EX也在同個分區時一起送的,總是會想紀念大家的好,就這樣默默用了多年,完全沒意識到2014已經是多超過生命安全期限的距離。 原來分手後最好也把相關的東西丟掉,真的有他的道理。之前不丟卻又不想再翻看,是因覺得就是
🧐前一陣子和朋友討論到市場交易這件事, 覺得滿有趣的,可以再整理一下。 通常分幾種,很複雜也很簡單。 以下討論是一對一的情況, 一對多的人生太複雜,我承擔不起, 可以去請教看起來人生很複雜的人。  🎈第一種: 兩邊都互相有好感, 願意釋出善意, 間接或直接鼓勵對方更接近自己。 就算聊的話題蜻蜓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基本上,我會隨身帶著書,雖然不一定有時間看。 我看過很多的書,少說上千本,看的書也很雜,但認真說起來,我買的書不算多,因為大部份我都會在書局看完。想介紹幾位我喜歡的作家。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我不喜歡舊物、舊書,而喜歡乾淨整潔的新書,但舊書,尤其是很有歷史的舊書,承載了歷代主人滿滿的回憶,它們的價值難以估計,比新書價錢多出好幾倍、好幾十倍者,所在多有。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我是一個嗑書狂人,從大學時每年就嗑不下百本書,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涉略範圍的加廣,記憶力逐漸退化,有的時候,同樣的書籍卻重複借閱,甚至購買。 以下內容為我從 2021 年開始,逐步演化的電子書籍筆記。
先生和我都喜歡看書買書。不過我們是一般讀者,純粹買幾本自己想要的書,無心追逐珍稀書籍。隨著年歲增長,閱讀的範疇逐漸轉變,我近來喜歡非虛構作品,比如探討飲食文化的《第三餐盤》、《雜食者的困境》,以野生動物為核心的《復仇與求生》、《跟大象說話的人》,或自傳《絕望者之歌》之類。 我們財力不足,欠
Thumbnail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基本上,我會隨身帶著書,雖然不一定有時間看。 我看過很多的書,少說上千本,看的書也很雜,但認真說起來,我買的書不算多,因為大部份我都會在書局看完。想介紹幾位我喜歡的作家。 
Thumbnail
有朝一日,我也要來寫小說吧,把我心中的願望清單,一次滿足創造在我的作品裡。 這間書店,一讀就知道這是作者為了滿足所有愛書人的願望清單,集中火力展示出一間現實生活裡無法存在的書店,因為這是一間: 愛書人開的店: 從看似流氓的老闆到文青溫柔的店長,都熱愛閱讀而腦子內建資料庫隨時可以調閱推薦書籍給讀
Thumbnail
我不喜歡舊物、舊書,而喜歡乾淨整潔的新書,但舊書,尤其是很有歷史的舊書,承載了歷代主人滿滿的回憶,它們的價值難以估計,比新書價錢多出好幾倍、好幾十倍者,所在多有。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我是一個嗑書狂人,從大學時每年就嗑不下百本書,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涉略範圍的加廣,記憶力逐漸退化,有的時候,同樣的書籍卻重複借閱,甚至購買。 以下內容為我從 2021 年開始,逐步演化的電子書籍筆記。
先生和我都喜歡看書買書。不過我們是一般讀者,純粹買幾本自己想要的書,無心追逐珍稀書籍。隨著年歲增長,閱讀的範疇逐漸轉變,我近來喜歡非虛構作品,比如探討飲食文化的《第三餐盤》、《雜食者的困境》,以野生動物為核心的《復仇與求生》、《跟大象說話的人》,或自傳《絕望者之歌》之類。 我們財力不足,欠
Thumbnail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