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品──我喜歡的作家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基本上,我會隨身帶著書,雖然不一定有時間看。 

我看過很多的書,少說上千本,看的書也很雜,但認真說起來,我買的書不算多,因為大部份我都會在書局看完。 

書櫃的書

書櫃的書

書櫃的書,是讀專科時買的。這只是其中的一層。 

想介紹幾位我喜歡的作家。 

系列文,可能會分3~5次PO。 

每回只會介紹一位作家。

 

村上春樹,是我最欣賞的作家。 

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作品的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 


自稱寫小說,僅需要一個明確且具體的開場便有信心將其完美結束。也視眾多作品之間,相對題材的不同與發展方向,為自我寫作能力的淬煉。「就像是運動般,這個月鍛鍊右臂肌肉,下個月鍛鍊大腿肌肉……如此而已」。

 

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他還出過《爵士群像》、《爵士群像2》介紹爵士音樂家。在2011年,出版《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小澤征爾、村上春樹/合著)》

 

村上春樹:「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

 

 

記得在專科時期,在好友經營的泡沫紅茶店的書架上有放一本「遇見100%的女孩」;這是部短篇小說集;那是我第一次讀到村上的書。 

當時,只知道村上春樹是位非常有名的日本作家,卻沒看過他的作品。 


賴明珠是引介村上春樹進入台灣出版界的早期推手,當時她所翻譯並出版的第一本書為中篇的小說《失落的彈珠玩具》和短篇小說《遇見100%的女孩》。後來臺灣的故鄉出版社,透過翻譯群劉惠禎、黃琪玟、傅伯寧、黃翠娥、黃鈞浩搶先推出了《挪威的森林》上中下集,在1989年時,引起了村上春樹風潮,使得賴明珠開始專心翻譯村上春樹的大量長篇小說作品。直到2001年時,已經翻譯了15本,總銷量超過100萬冊。她長期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品之後,發展出了自己的翻譯風格,此點有時會被村上春樹的讀者拿來討論。如賴明珠在譯文中與其他譯者不同,保留了大量的日式語助詞「噢」「喲」的翻譯,而簡體中文版的譯者林少華,則偏向於精鍊的散文風格。在臺灣,賴明珠算得上是村上春樹的御用翻譯了。

 

再透過加油站同事孝緯推薦的長篇《聽風的歌》,從此便成為村上迷。雖說是村上迷,但我看的大多是村上的長篇小說。 

《聽風的歌》是村上春樹的第一本小說,於1979年由講談社發行,獲得第22回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與後來的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常並稱為《鼠的三部曲》。 

小說篇幅不長,情節也較簡單,以第一人稱敘述。不過,這是村上的處女作,寫作的風格尚未確立,不太容易讀懂。 

會建議從《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著手、入門。 

中國出版的譯本由林少華翻譯,臺灣及香港出版的譯本則由賴明珠翻譯。最早出版時,出版社擔心讀者會對年代反感,因此賴明珠翻譯的版本最早書名為《失落的彈珠玩具》。 

《一九七三年的彈珠玩具》是村上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80年。這小說大概是作者的長篇小說中最不流行的一部,但已具備典型村上春樹式小說的大多數特點,包括充滿超現實主義味道的故事和遙接《挪威的森林》的傷感氣息。 

小說由兩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所組成,即「我」的故事和老鼠的故事,兩組故事交叉敘述。 

《尋羊冒險記》發表於1982年,曾獲得野間文壇新人獎。該作品是《鼠的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這也是村上個人的第三部長篇小說。 

相較於前兩部作品,在整個情節安排和寫作風格上,是更為成熟的了。 

1985年發表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獲得當年的谷崎潤一郎獎。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長篇。是村上的第四部長篇小說。 

小說共四十章,以第一人稱敘述。小說結構採用了作者常用的形式,由兩個似乎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情節組成,兩條情節交叉平行地展開。 

再來是1987年所著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挪威的森林》,為村上春樹第五部長篇。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廣受年輕人的歡迎,是日本最暢銷的小說之一,村上春樹因此而更為人知悉。該書封面由村上春樹親手設計,以紅綠色為上下冊封面主體並加註:「百分之百的愛情小說」。 

在世界各地先後推出18種不同語言的譯本。光是繁體中文就有2~3個版本。 

歌手伍佰在讀了此書後,寫下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作家駱以軍也在其著作《降生十二星座》中引用《挪威的森林》中的角色名稱。 

書名來自Norwegian Wood (This Bird Has Flown),這是英國披頭四樂隊的一首歌曲,是渡邊(小說中的男主角)常常會聽的一首曲子,也是能鎮靜直子心靈的一首奇特的曲子。 

可能很少人知道,這書名打從一開始就誤譯了。原文 Wood 在英語中有「木材」及「森林」之義。Norwegian Wood 這歌是描述一對男女共度一夜,而屋子和火爐里的木材,都是用「挪威木材」做的。所以,這裡的 Wood 應翻作「木材」。 

日文被翻作《ノルウェーの森》,中文變成《挪威的森林》。但由於誤譯深入人心,也就沒什麼好追究的了。 

1988年發行的《舞·舞·舞》是村上春樹的第六部長篇小說。《舞·舞·舞》算是《尋羊冒險記》的續作,雖然在情節主線上並非完全相接。村上春樹曾在2001年提到,寫作《舞·舞·舞》是伴隨《挪威的森林》的出版帶來出乎意料的聲譽之後的一段恢復過程,因此,與其他小說相比他更加享受《舞·舞·舞》的寫作。 

1992年發行的《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是村上春樹的第七部長篇小說。這小說和村上以前的作品基調基本相同,敘事方式也採用第一人稱口吻,主人翁是中年男子。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如何和自己的初戀情人再次相遇,以及又如何離奇分別的故事。 

於1994~1995年出版的《發條鳥年代記》分成3冊。1996年2月,獲第47回讀賣文學獎。 

延伸閱讀:

《人造衛星情人》於1999年發行,這是村上春樹的第九部長篇小說。比較可惜的是:我並沒有看過這部小說。不過,根據村上春樹本人的說法,寫這部作品時,他決意與過去一直採用的文體告別,並嘗試採取多視點、視點實時移動的方法寫作。 

2002年,《海邊的卡夫卡》出版,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稱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作者始終未交代其真名。 

2004年出版的《黑夜之後》,故事採用兩條平行線的方式敘述,與作者其他一些小說如《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和《海邊的卡夫卡》類似。

底下是格友Vivi Hsu針對《黑夜之後》的撰文介紹:

書籍 | 村上春樹 黑夜之後(After dark) 

《1Q84》於2009~2010年出版,故事以雙線進行,時間是在1984年,日文「9」的發音kyū與Q相近因而命名為「1Q84」。另外,Q是question mark的Q。即背負疑問之意。 

2013年出版《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部小說講述一個36歲痴迷於鐵路的工程師重新掌握自己人生的故事,作品描繪了主人公多崎作努力克服內心深處幽暗部分中的失落感與孤獨絕望,展現並歌頌了主人公的堅強。而引導主人公多崎作踏上旅程的旋律則是Franz Liszt的《巡禮之年(法語:Années de pèlerinage)》。 

《巡禮之年(法語:Années de pèlerinage)》被認為是Liszt最傑出的作品,可以說是音樂風格的集大成之作。 

2017年出版《刺殺騎士團長》。 

《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是村上春樹的第十五部長篇小說。作品於2020年(令和2年)3月開始寫作,歷時約三年完成。新潮社2023年出版。不過,這部好像還沒出中文版。 

村上的短篇,我接觸不多,只看過《遇見100%的女孩》、《萊辛頓的幽靈》、《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散文更是一本都沒看過。 

另外,像是遊記和紀實類文學,我也不是很感興趣。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圖片來自網路搜尋。

avatar-img
136會員
1.0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繼「角角者(角川)」後,又找到了兩個創作平台。 我在「角角者(角川)」上傳了5部長篇小說《許久未見的笑容》、《三年十班》、《單身宿舍》、《關於這些、那些》、《殺手,保鑣?》。
原來在格子討論區許願,也是會有好心人幫忙實現的。  真的非常感謝林燃(創作小說家)🙏🙏❤️❤️😻😻! 她一口氣傳了好多張生成圖給我,我選了5張當封面。
得知角角者(角川)的百萬創作大賞的訊息,其實是有些“心動”的。 不過,也僅止於“心動”了。 雖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可我早已排定好寫作計畫,加上補教的本職工作,實在抽不出時間。 看到許多格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就預祝大家都能有好成績囉!
4月創作成就報告出爐! 【關於「妄言集」的系列文】上格子的【即時精選】嚕! 第9次上【即時精選】,開心😊😊😊
許老是花蓮著名的管樂教師。 祂在2012年因病去世;那天,正好是4月1日。 我並未直接受教於許老師、但對我來說、祂是管樂界的前輩,我非常尊敬祂。 不過,曾受教於祂的學生們,在每年的4月份,都會在臉書追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我曾不只一次地提到過:從小到大,我的志願就是當一名老師。  來聊聊幾位對我影響比較大的老師: 
繼「角角者(角川)」後,又找到了兩個創作平台。 我在「角角者(角川)」上傳了5部長篇小說《許久未見的笑容》、《三年十班》、《單身宿舍》、《關於這些、那些》、《殺手,保鑣?》。
原來在格子討論區許願,也是會有好心人幫忙實現的。  真的非常感謝林燃(創作小說家)🙏🙏❤️❤️😻😻! 她一口氣傳了好多張生成圖給我,我選了5張當封面。
得知角角者(角川)的百萬創作大賞的訊息,其實是有些“心動”的。 不過,也僅止於“心動”了。 雖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可我早已排定好寫作計畫,加上補教的本職工作,實在抽不出時間。 看到許多格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就預祝大家都能有好成績囉!
4月創作成就報告出爐! 【關於「妄言集」的系列文】上格子的【即時精選】嚕! 第9次上【即時精選】,開心😊😊😊
許老是花蓮著名的管樂教師。 祂在2012年因病去世;那天,正好是4月1日。 我並未直接受教於許老師、但對我來說、祂是管樂界的前輩,我非常尊敬祂。 不過,曾受教於祂的學生們,在每年的4月份,都會在臉書追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我曾不只一次地提到過:從小到大,我的志願就是當一名老師。  來聊聊幾位對我影響比較大的老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這幾天有在圖書館實習,在整理書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些想法想要寫寫 那麼多的書,有人會看嗎? 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一大堆書,就會有這樣的疑惑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分享一系列創意寫作書籍的評論,包括小說、回憶錄、食物、繪本、旅遊、通用、自媒體寫作等,書單涵蓋不同寫作分類,適合不同寫作程度的讀者。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整理了四本書 放到讀冊二手出售 謝謝這些書陪伴我一段時光
媗日在她的這篇發文問大家推薦的小說 我是留言 “書太多作者也太多,我只會看我喜歡的作者的書或者旅遊、建築、設計、收納等😊” 媗日又問 “姊姊喜歡的作者有誰?” 我回 “我大多都看日本作家的作品,喜歡的作家不方便透露,我會偶爾放IG限動,我是覺得有興趣就拿來看看,不喜歡或看不下去就不要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這幾天有在圖書館實習,在整理書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些想法想要寫寫 那麼多的書,有人會看嗎? 在圖書館裡面看到一大堆書,就會有這樣的疑惑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分享一系列創意寫作書籍的評論,包括小說、回憶錄、食物、繪本、旅遊、通用、自媒體寫作等,書單涵蓋不同寫作分類,適合不同寫作程度的讀者。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整理了四本書 放到讀冊二手出售 謝謝這些書陪伴我一段時光
媗日在她的這篇發文問大家推薦的小說 我是留言 “書太多作者也太多,我只會看我喜歡的作者的書或者旅遊、建築、設計、收納等😊” 媗日又問 “姊姊喜歡的作者有誰?” 我回 “我大多都看日本作家的作品,喜歡的作家不方便透露,我會偶爾放IG限動,我是覺得有興趣就拿來看看,不喜歡或看不下去就不要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