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 23|我的電子書籍筆記——《 子彈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前言


我是一個嗑書狂人,從大學時每年就嗑不下百本書,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涉略範圍的加廣,記憶力逐漸退化,有的時候,同樣的書籍卻重複借閱,甚至購買。

於是從 2020 開始,也是子彈筆記流行 (Bullet Journal ) 的時候我嘗試使用紙本記錄,但為了要完成美美的筆記花費了不少心力抄寫佳句,結果卻很零散。


Ashley Paige in marthastewart.com

Ashley Paige in marthastewart.com


🌟 階段一 iphone備忘錄


在 2021 年的時候,看到男友的 Google 表單投資紀錄,我開始轉向以 Iphone 的備忘錄做電子筆記,好處是文字可以用摘要或 Scan 的方式貼上。

另外找尋時,也可以直接使用搜尋「關鍵字」功能,不用一本本的翻閱。

也可以建立 tag 分類。


總結來說,有幾個優點✨:

1) 好搜尋相關內容

2) 隨時可以拿出確認

3) 找不到靈感時,可以翻閱

4) 書寫筆記變得方便


缺點🌚:

1) 相較起來沒有那麼美觀

2) 沒有總覽 List


不過筆記本來就是自己使用方便,所以美觀的部分「好像有做什麼事」的感覺我就放棄了。 List 的部分一開始是依賴圖書館的系統,但是後來發現重複續借的書不會顯現。 於是就簡單的用 Word 條列。

閱讀中或還沒看的用藍色字體標註,最下面還有一個願望清單。

放著未來有機會我會看的書。


第一版筆記

第一版筆記


🌟 階段二 雲端 Excel


但是如一開始所說的,年紀大了記憶力下降,有的時侯看書名還是想不起來,又需要再翻開備忘錄搜尋,那就不如一開始就建成備忘錄就好。 然後在 2022 年初,我看到了圖書館的目錄,所以參考了該方式,重新選擇我重視的內容


圖書館的目錄

圖書館的目錄


最終得到我的新讀書筆記。

❤️ 閱讀年份

💛 分類

💚 書名

💜 簡短的心得

💙 狀態

💗 推薦與否


第二版筆記

第二版筆記


在填寫上面,我習慣拿到書就做登錄。

有些比較在意的作者會填上作者名稱,在未來留意相關作品。

心得的部分不是必填,有的時候沒有想法就畫個叉叉,覺得有想法或者內容不錯的再另外於 iphone 備忘錄寫成筆記。

分類的部分則可以使用篩選,讓我輕鬆統計今年度在這個領域,我看了哪些書。


megapx

megapx


當然現在網上有許多電子書模板分享,有興趣的可以去下載並用在感興趣的領域,不論是皮膚狀態、減重或者工作進度。


另外 2022 年的紙本投稿/觀察筆記系列,我也是靠這樣,將相關的書籍串聯,再從筆記中將想法連貫起來,與作為佳句引用來源,或做為討論核心。


🌟 階段三 心智圖+每周更新陪你讀書系列


2023 年隨著書籍累積邁向 800 本,我將雲端 Excel 進一步優化,總表後依各年度分開,待看的推薦清單也獨立成表。

為了更好的管理,除了繪製心智圖了解整體結構,也將讀書筆記整理分享,除了自我整合也期待有更多人參與討論,激發更多創意。


現板Excel

現板Excel


我習慣用 GitMind 繪製,操作直覺,但免費帳號僅提供五個固定圖表。

我自己是覺得五個夠用,也避免自己做一半,又去開其他副本,就一次做好將圖片存下。

心智圖繪製

心智圖繪製


iphone 備忘錄現在仍然是我儲存金句和抄入靈感的筆記本,畢竟現在人手機不離身。

用關鍵字搜尋找相關資訊也很容易,但是也容易過於散亂沒有重點。

讀書筆記則恰是整理分析後的結果,也便於在最後補上參考文獻和相關衍生。



子彈筆記的本質其實是思考術,一支筆、一本筆記就能協助我們整理混亂的思緒,同時記錄成長的痕跡。

實務上,我也使用該方法整理工作筆記與每週排成。

如同圖片所說,Write what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衍生閱讀

1.陪你讀一本 專欄
https://vocus.cc/shortbookcase/introdu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1.0K會員
350內容數
深度書評、影評、理財觀點與創作筆記,帶你用條理與觀點看懂生活大小事。持續更新,適合喜歡思考與深度內容創作的你。
哈斯的煉金工房的其他內容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8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10/01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2024/09/24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是一個嗑書狂人,從大學時每年就嗑不下百本書,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涉略範圍的加廣,記憶力逐漸退化,有的時候,同樣的書籍卻重複借閱,甚至購買。 以下內容為我從 2021 年開始,逐步演化的電子書籍筆記。
Thumbnail
我是一個嗑書狂人,從大學時每年就嗑不下百本書,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或涉略範圍的加廣,記憶力逐漸退化,有的時候,同樣的書籍卻重複借閱,甚至購買。 以下內容為我從 2021 年開始,逐步演化的電子書籍筆記。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閱讀網路小說影響深遠,讓我開始紀錄周遭的小事。手記成了我最好的夥伴,紀錄著生活的點滴。雖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小手記,但它依然存在,以電子檔的形式紀錄下我的生活。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分享七個月以來的書單,在防疫期間多看書。
Thumbnail
分享七個月以來的書單,在防疫期間多看書。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