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打工度假的期間,適逢日本知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出版最新的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當時,每個書店一定會擺上一整桌的《刺殺騎士團長》的小說,店頭也一定是小說的全開形象海報。我對於這個日本文壇巨擘的認識僅止於此,可以說不論是《挪威的森林》、《1Q84》的電影或是小說,甚至是預告片,我都沒有任何概念。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真正開始接觸這位大師,是我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期間。身在異鄉,晚上多半是空著。在想要進修自己的心情交雜下,翻找網路免費課程,一堂熟悉的課程名稱映入眼簾,瞬間引起我的興趣:「非常村上春樹」,課程聚焦在他的作品賞析。以前很常聽到國家文學賞析、語文作品賞析,或是古人作品賞析。單純剖析一位還在世的文學創作者的作品,完全挑起出它在人們眼中地位的好奇心。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我瀏覽多個作品後的第一選擇(封面設計對我挑選意願的影響,占比絕對超過六成)。
多崎作(又稱「作」)、赤松慶、青海悅夫、白根柚木、黑埜會理,在高中是緊密的好友。除了作,其他人的名字都帶有顏色,紅、青、白、黑。顏色不只是顏色,還代表著他們的個性:紅色聰明、青色希望、白色無暇、黑色耿直。
這五個人,看起來個性迥異卻又完美的互補著,彼此都成為對方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作突然被這個團體無緣無故逐出。悲傷到存亡交界之際,作還是靠著一己之力活了下來,也將悲傷埋葬在心裡過了 16 年。
看到這裡,統統很有感觸。我們都曾經有過無法承受的悲傷故事。
為了生存,我們選擇將情緒埋葬。那是人腦最基本的保護機制,也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徑。逃避雖可恥,在當下卻很有用。
絕望的時候,我們都在等待時間拉我們一把。然而,埋在心裡多年後,你會發現那只是為了活下去的一種手段。如果不去面對情緒,往後的人生也勢必會感受到它帶來的影響。
作大學的時候,灰田走進了他的交友圈。讓本來埋葬自己的作,重燃社交的希望,帶來了串連整本書的鑰匙——李斯特的《巡禮之年》。作也想起,他覺得白色彈得最好的曲子就是這首,只是灰田也在某一天突然不告而別的消失。
出了社會後,作遇到名字中沒有色彩的沙羅。兩人互有好感,但敏銳的沙羅發現作缺乏真實的感覺。得知作高中的事情後,希望他可以開始認真面對自己的內心,所以主動要幫忙調查這些人的近況。調查的過程中,作發現白色 30 歲時就遭到殺害。為了探索被驅逐和白色去世的原因,作帶著埋葬了 16 年的疑問和傷痕,開始一連串的尋訪之旅。
整本書對角色的描繪相當細膩,每個人的顏色都代表著他所被賦予的個性。《巡禮之年》這首曲子,則在故事中的轉折都扮演了關鍵的銜接角色。無論是作為對白色印象最深刻的歌曲,灰田唯一留下的唱片,或是最後在芬蘭見到黑色後,兩人相遇也是播這首曲目。作者應該是試圖要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切都會消失在時間之流」。
我們無法加快時間的洪流,但也無法迴避時間的創傷。我一直都相信,作者創作時會將自身經歷投射到作品當中。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村上春樹相當喜歡古典樂。說不定這些情節也是作者的真實故事呢!
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版本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