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戲院看了新版的《Dune》(沙丘)。為了預習這片,前幾天我先在 Netflix 上看了 1984 年 David Lynch 執導的版本,也是我初次完整將它看完,印象中小時候都偶然從電視上亂看一通。其實,早在幾個月前聽聞 Dune 要重拍時,我就去跟圖書館預約原著小說了,Frank Herbert 的書也是科幻名著,本想讀完書後再無縫觀看 1984 年的老片與今年新片。當時預約後沒幾天書就到了,可見沒啥人關注;結果自己耍白痴忘了拿,不但書沒看到還被違規記點。前陣子隨著電影檔期漸近,我又想再度預約,發現要等一百多人,直接作罷。於是我便猜測搞不好會有搭著電影熱潮的新版書上市,果不其然。
小說雖沒讀成,至少 1984 年的電影看過後對故事大綱也不至於太陌生。舊版說老實話我是給正面評價,有其獨特的原味。而今次新版雖亦不差,但看完後我第一印象是「另一部星際大戰」,甚至連海報都相像。
而講到迷幻、講到星際大戰,就不能不提一個人:Alejandro Jodorowsky。
2014 年金馬影展我就有挑一部片,當時官方將其片名起為「曠世奇片之死」,原名則是 "Jodorowsky’s Dune",顧名思義,敘述智利導演 Alejandro Jodorowsky 籌拍 Dune 電影的過程,時間是七〇年代中葉。這部紀錄片超讚,彼時觀後曾寫下心得文。原文只存於臉書,現重貼於此,非常推薦大家看完新沙丘後再找此片來看。
【原文作於 2014 年 11 月 14 日 】
SO DAMN MIND ENLIGHTENED!!!
你聽過 1984 年的電影《沙丘魔堡》(Dune)嗎?我小時候看過,但因為年代久遠,幾乎早忘光光是在演什麼,只記得「很難看」。現在的我雖然非常愛邪典片(cult),但可能以前年幼矇懂,絲毫無法明白那片在演啥。
沒想到,早在大衛林區拍此片的九年前,邪典怪才導演 Alejandro Jodorowsky 就已經幾乎要把《Dune》拍完了!我在去年金馬影展看過此君 1970 年的經典大作《鼴鼠》(El Topo),那真的是部開創邪典片類型風潮的瘋狂電影!有這種腦袋的人要來將經典科幻名著《Dune》搬上大螢幕,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想像一下,視覺是找幾位專門畫前衛漫畫的藝術家、還有創造出《異型》的暗黑恐怖視覺大師 H.R. Giger 操刀;配樂是找 70 年代前衛搖滾最偉大(沒有之一)的樂團 Pink Floyd 負責;演員找來了滾石合唱團那位男女通殺的迷人壞主唱 Mick Jagger、與畢卡索齊名的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開了個彼時史上最天價 -「分薪」十萬鎂)、紐約普普藝術大師 Andy Warhol 還有他最知名的工廠女孩 Candy Darling、以及導演為了讓他十二歲的兒子演個「心靈通開」的全知青年人神而請來功夫大師傳授多種東方武術整整兩年... 能說服這些瘋子一起合作,用彼此貢獻的瘋狂點子釀出一部好幾小時長的《Dune》,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電影企劃呀!
後來,Jodorowsky 和他的製片搭檔幾乎跑遍了好萊塢所有大電影公司,就是沒有一家願意提供這在當時算是大成本的 1500 萬鎂預算。Jodorowsky 一開始就說了,他要拍一部完全破格、全面打破既有成規、徹底實現他天馬行空創意、要讓觀眾在沒有瞌藥的狀況下能感受到 LSD 迷幻效果的夢幻電影。那可是 1975 年呢,當時還沒有《星際大戰》喔。當時電影公司只對要嘛就花大錢拍主流商業片,要嘛就是花小錢搞 B 級片有興趣,對這種花大錢卻只能換得實驗性極強的科幻哲學電影投資退避三舍。而且好萊塢真正想要的是找個「正常人」來當導演,於是在電影幾乎完成所有前置作業只欠開工的環境下,只得終止計畫,留下厚厚的一本電影分鏡表和腳本。殘念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殘念的!
更沒想到之後電影公司 "reuse" 他的點子,找了也是搞藝術電影的大衛林區來開拍,也就是 1984 年的那部。四十年後,現在高齡 85 的 Jodorowsky 提到這件事,雖然還是又嘆又氣,但他說在他當年被人家硬拉去看過大衛林區的版本後,反而越看越開心,因為那真是一個大 failure!而且之後那幾位合作夥伴,個個幾乎都成為大師,他們當時的點子,也被後人不斷擷取並重現於其他電影中,譬如《星際大戰》、《異型》、《印第安那瓊斯》、《銀翼殺手》、《魔鬼終結者》、《駭客任務》,甚至近年的《普羅米修斯》... 說當年壯志未酬的 Jodorowsky 版《沙丘魔堡》是科幻電影創意伊甸園,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最讓我感動難忘的,是 Jodorowsky 的精神,他深懷熱誠不斷闡述創意、野心、破格、夢想、人性、智慧等等創作特質,也一直強調「科技不能超越藝術」的理想;還有口袋裡一大把一無是處的鈔票卻實現不了任何夢想的悲哀,都完完全全打進我心坎深處。畢竟,我喜歡瘋子,瘋子都好迷人。
回頭再看今年這部新沙丘,「科技不能超越藝術」似乎仍壯志未酬。倒是這年頭科技與藝術庶幾近矣,用科技來呈現藝術是當今主流,也不能說科技一無是處。藝術性之高低則過於主觀,總不能說電腦動畫下的懾人沙蟲缺乏藝術性。故事說得流暢、場景做得壯麗是其優點,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 David Lynch 的版本多些,那一大堆怪裡怪氣迷迷茫茫的東西(包含音樂)攪在一起,違和的很奇葩,failure 總比無趣好。之後還有續集,我仍盼望能增添點破格的肖柴纔好。Alejandro Jodorowsky 今仍健在,不曉得他對新沙丘評價如何?但他高齡 92,壽越期頤,未知觀影與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