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曾經有可能是充滿藥味的科幻邪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去戲院看了新版的《Dune》(沙丘)。為了預習這片,前幾天我先在 Netflix 上看了 1984 年 David Lynch 執導的版本,也是我初次完整將它看完,印象中小時候都偶然從電視上亂看一通。其實,早在幾個月前聽聞 Dune 要重拍時,我就去跟圖書館預約原著小說了,Frank Herbert 的書也是科幻名著,本想讀完書後再無縫觀看 1984 年的老片與今年新片。當時預約後沒幾天書就到了,可見沒啥人關注;結果自己耍白痴忘了拿,不但書沒看到還被違規記點。前陣子隨著電影檔期漸近,我又想再度預約,發現要等一百多人,直接作罷。於是我便猜測搞不好會有搭著電影熱潮的新版書上市,果不其然。

小說雖沒讀成,至少 1984 年的電影看過後對故事大綱也不至於太陌生。舊版說老實話我是給正面評價,有其獨特的原味。而今次新版雖亦不差,但看完後我第一印象是「另一部星際大戰」,甚至連海報都相像。

而講到迷幻、講到星際大戰,就不能不提一個人:Alejandro Jodorowsky。

2014 年金馬影展我就有挑一部片,當時官方將其片名起為「曠世奇片之死」,原名則是 "Jodorowsky’s Dune",顧名思義,敘述智利導演 Alejandro Jodorowsky 籌拍 Dune 電影的過程,時間是七〇年代中葉。這部紀錄片超讚,彼時觀後曾寫下心得文。原文只存於臉書,現重貼於此,非常推薦大家看完新沙丘後再找此片來看。

【原文作於 2014 年 11 月 14 日 】

SO DAMN MIND ENLIGHTENED!!!

你聽過 1984 年的電影《沙丘魔堡》(Dune)嗎?我小時候看過,但因為年代久遠,幾乎早忘光光是在演什麼,只記得「很難看」。現在的我雖然非常愛邪典片(cult),但可能以前年幼矇懂,絲毫無法明白那片在演啥。

沒想到,早在大衛林區拍此片的九年前,邪典怪才導演 Alejandro Jodorowsky 就已經幾乎要把《Dune》拍完了!我在去年金馬影展看過此君 1970 年的經典大作《鼴鼠》(El Topo),那真的是部開創邪典片類型風潮的瘋狂電影!有這種腦袋的人要來將經典科幻名著《Dune》搬上大螢幕,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想像一下,視覺是找幾位專門畫前衛漫畫的藝術家、還有創造出《異型》的暗黑恐怖視覺大師 H.R. Giger 操刀;配樂是找 70 年代前衛搖滾最偉大(沒有之一)的樂團 Pink Floyd 負責;演員找來了滾石合唱團那位男女通殺的迷人壞主唱 Mick Jagger、與畢卡索齊名的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開了個彼時史上最天價 -「分薪」十萬鎂)、紐約普普藝術大師 Andy Warhol 還有他最知名的工廠女孩 Candy Darling、以及導演為了讓他十二歲的兒子演個「心靈通開」的全知青年人神而請來功夫大師傳授多種東方武術整整兩年... 能說服這些瘋子一起合作,用彼此貢獻的瘋狂點子釀出一部好幾小時長的《Dune》,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電影企劃呀!

後來,Jodorowsky 和他的製片搭檔幾乎跑遍了好萊塢所有大電影公司,就是沒有一家願意提供這在當時算是大成本的 1500 萬鎂預算。Jodorowsky 一開始就說了,他要拍一部完全破格、全面打破既有成規、徹底實現他天馬行空創意、要讓觀眾在沒有瞌藥的狀況下能感受到 LSD 迷幻效果的夢幻電影。那可是 1975 年呢,當時還沒有《星際大戰》喔。當時電影公司只對要嘛就花大錢拍主流商業片,要嘛就是花小錢搞 B 級片有興趣,對這種花大錢卻只能換得實驗性極強的科幻哲學電影投資退避三舍。而且好萊塢真正想要的是找個「正常人」來當導演,於是在電影幾乎完成所有前置作業只欠開工的環境下,只得終止計畫,留下厚厚的一本電影分鏡表和腳本。殘念啊!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殘念的!

更沒想到之後電影公司 "reuse" 他的點子,找了也是搞藝術電影的大衛林區來開拍,也就是 1984 年的那部。四十年後,現在高齡 85 的 Jodorowsky 提到這件事,雖然還是又嘆又氣,但他說在他當年被人家硬拉去看過大衛林區的版本後,反而越看越開心,因為那真是一個大 failure!而且之後那幾位合作夥伴,個個幾乎都成為大師,他們當時的點子,也被後人不斷擷取並重現於其他電影中,譬如《星際大戰》、《異型》、《印第安那瓊斯》、《銀翼殺手》、《魔鬼終結者》、《駭客任務》,甚至近年的《普羅米修斯》... 說當年壯志未酬的 Jodorowsky 版《沙丘魔堡》是科幻電影創意伊甸園,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最讓我感動難忘的,是 Jodorowsky 的精神,他深懷熱誠不斷闡述創意、野心、破格、夢想、人性、智慧等等創作特質,也一直強調「科技不能超越藝術」的理想;還有口袋裡一大把一無是處的鈔票卻實現不了任何夢想的悲哀,都完完全全打進我心坎深處。畢竟,我喜歡瘋子,瘋子都好迷人。

回頭再看今年這部新沙丘,「科技不能超越藝術」似乎仍壯志未酬。倒是這年頭科技與藝術庶幾近矣,用科技來呈現藝術是當今主流,也不能說科技一無是處。藝術性之高低則過於主觀,總不能說電腦動畫下的懾人沙蟲缺乏藝術性。故事說得流暢、場景做得壯麗是其優點,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 David Lynch 的版本多些,那一大堆怪裡怪氣迷迷茫茫的東西(包含音樂)攪在一起,違和的很奇葩,failure 總比無趣好。之後還有續集,我仍盼望能增添點破格的肖柴纔好。Alejandro Jodorowsky 今仍健在,不曉得他對新沙丘評價如何?但他高齡 92,壽越期頤,未知觀影與否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白的窩的沙龍
71會員
257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小白的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3/19
2025/03/19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疫情有逐漸好轉的趨勢,而那些屹立不搖的電影院們似乎終於有盼頭了呢!既然已經可以踏進電影院,自然要挑選幾部好片犒賞犒賞自己。而今天所要介紹的作品,是一部美國太空史詩科幻電影,在網路上又被許多網友讚譽為是一部神作的《沙丘(Dune)》,究竟,這部電影擁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
Thumbnail
台灣疫情有逐漸好轉的趨勢,而那些屹立不搖的電影院們似乎終於有盼頭了呢!既然已經可以踏進電影院,自然要挑選幾部好片犒賞犒賞自己。而今天所要介紹的作品,是一部美國太空史詩科幻電影,在網路上又被許多網友讚譽為是一部神作的《沙丘(Dune)》,究竟,這部電影擁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
Thumbnail
幻想從小說走到電影 一、科幻初期的變化 科技的演變促使說故事的方式改變。早期科幻與奇幻故事只能用小說的方式傳播,直到第一部電影在1895年放映之後,人類的想像從文字轉向影音,1902年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之旅》上映,不久後科幻開始呈現在舞臺劇、漫畫以及遊戲上。 市場的演變促使科幻類型出現。在19世紀
Thumbnail
幻想從小說走到電影 一、科幻初期的變化 科技的演變促使說故事的方式改變。早期科幻與奇幻故事只能用小說的方式傳播,直到第一部電影在1895年放映之後,人類的想像從文字轉向影音,1902年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之旅》上映,不久後科幻開始呈現在舞臺劇、漫畫以及遊戲上。 市場的演變促使科幻類型出現。在19世紀
Thumbnail
要我說,沙丘的敘事步調恰到好處,在進入Arrakis沙漠星球後還帶有幾分詩意,不少鏡頭拍得極美。打鬥場面雖不多,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招式、分秒必爭的刺激感(人類和浩瀚的宇宙沙漠談什麼分秒呢),整體磅礴的氣勢維持的還滿不錯的。
Thumbnail
要我說,沙丘的敘事步調恰到好處,在進入Arrakis沙漠星球後還帶有幾分詩意,不少鏡頭拍得極美。打鬥場面雖不多,也沒有什麼厲害的招式、分秒必爭的刺激感(人類和浩瀚的宇宙沙漠談什麼分秒呢),整體磅礴的氣勢維持的還滿不錯的。
Thumbnail
華語語境長期忽略,法國影壇卻十分重視的二〇年代前衛電影、三〇年代詩意寫實,絕非只有其歷史檔案價值,復古時代漂亮切片,而是其具體創建【藝術電影】的概念,並展開延續百年的實踐,並以電影工會與影迷俱樂部的提倡,展開【電影民主化】的試煉,以民間動能,刺激產、官、學界政策,試圖下放影像創作模式,影響世界。
Thumbnail
華語語境長期忽略,法國影壇卻十分重視的二〇年代前衛電影、三〇年代詩意寫實,絕非只有其歷史檔案價值,復古時代漂亮切片,而是其具體創建【藝術電影】的概念,並展開延續百年的實踐,並以電影工會與影迷俱樂部的提倡,展開【電影民主化】的試煉,以民間動能,刺激產、官、學界政策,試圖下放影像創作模式,影響世界。
Thumbnail
開場時一片漆黑,古怪的聲響飛快掠過,字幕寫著:「夢是來自意識深處的訊息」,是的,一場浩大的幻夢就要開始了。《沙丘》將遙遠的未來拍攝得如詩如畫,殘酷而典雅。只使用了小說第一集上半,卻也預告了往後故事的精彩。《沙丘》或許是「年度最強打書廣告」也說不定。
Thumbnail
開場時一片漆黑,古怪的聲響飛快掠過,字幕寫著:「夢是來自意識深處的訊息」,是的,一場浩大的幻夢就要開始了。《沙丘》將遙遠的未來拍攝得如詩如畫,殘酷而典雅。只使用了小說第一集上半,卻也預告了往後故事的精彩。《沙丘》或許是「年度最強打書廣告」也說不定。
Thumbnail
神秘而昂貴的「香料」、神出鬼沒的「沙蟲」、浪漫又危險的太空殖民時代、機關算盡的三大家族……七年級生應該記得赫赫有名的即時戰略遊戲鼻祖《沙丘魔堡》,其原作正是科幻小說《沙丘》。
Thumbnail
神秘而昂貴的「香料」、神出鬼沒的「沙蟲」、浪漫又危險的太空殖民時代、機關算盡的三大家族……七年級生應該記得赫赫有名的即時戰略遊戲鼻祖《沙丘魔堡》,其原作正是科幻小說《沙丘》。
Thumbnail
今天去戲院看了新版的《Dune》(沙丘)。為了預習這片,前幾天我先在 Netflix 上看了 1984 年 David Lynch 執導的版本,也是我初次完整將它看完,印象中小時候都偶然從電視上亂看一通。
Thumbnail
今天去戲院看了新版的《Dune》(沙丘)。為了預習這片,前幾天我先在 Netflix 上看了 1984 年 David Lynch 執導的版本,也是我初次完整將它看完,印象中小時候都偶然從電視上亂看一通。
Thumbnail
我好幾次都看得出來哪些意象深遠的畫面,其實背後都隱藏著大量僅能用文字詮釋的意境──要處理這些文字意境並不容易,尤其還得將它化為「畫面」。然而,即便像我這種沒看過原作的人,我都能在《沙丘》的引領下逐步沉浸到故事氛圍,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形容《沙丘》是帶有詩意的電影了。
Thumbnail
我好幾次都看得出來哪些意象深遠的畫面,其實背後都隱藏著大量僅能用文字詮釋的意境──要處理這些文字意境並不容易,尤其還得將它化為「畫面」。然而,即便像我這種沒看過原作的人,我都能在《沙丘》的引領下逐步沉浸到故事氛圍,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形容《沙丘》是帶有詩意的電影了。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編劇亦沒有繼承到原著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仙女座應變)故事訊息的精髓(疫情喻意當時的冷戰背景、政治意識形勢與核危機,及生化武器預警)。爛片還有的三分釘,就是它的原著和舊版成就,讓我們從爛片中亦能有所得著~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編劇亦沒有繼承到原著小說《The Andromeda Strain》(仙女座應變)故事訊息的精髓(疫情喻意當時的冷戰背景、政治意識形勢與核危機,及生化武器預警)。爛片還有的三分釘,就是它的原著和舊版成就,讓我們從爛片中亦能有所得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