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而昂貴的「香料」、神出鬼沒的「沙蟲」、浪漫又危險的太空殖民時代、機關算盡的三大家族……七年級生應該記得赫赫有名的即時戰略遊戲鼻祖《沙丘魔堡》,其原作正是科幻小說《沙丘》。
如果不記得的話,只要知道目前仍在營運的網遊《魔獸世界》其前身為即時戰略遊戲《魔獸爭霸》,而《魔獸爭霸》正是暴雪參考(山寨)自《沙丘魔堡》的得意之作。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沙丘》,就沒有《沙丘魔堡》,即時戰略遊戲這個分類可能根本不會誕生,也就沒有了影響全世界整整兩個世代玩家的《魔獸系列》,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沙丘》官方海報,複雜的人物關係在壯闊的沙漠行星上演一幕幕權力鬥爭。
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實現了太空殖民,而在某顆偏遠行星上,發現了珍貴的「香料」──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當地原住民(其實就是更早進行殖民的人類)將之當成神賜之物,做為宗教行為的必需品。而支配廣大星際的帝國,則發現了更有效的運用法:提升星際飛行員的精神感應力,在黑暗的太空中安全、快速地找出新航線,實現更廣範圍、更深入的殖民與支配。
沒錯,雖然是科技更為進步的時代,卻出現了猶如魔法一樣的「超能力」,甚至還是搭配高深科技的必需品。精神力不只能夠在星際中導航,還能在黑暗中視物、在夢中預測未來,甚至還能夠解開隱藏在基因之中的古老記憶。這種在科幻中加入奇幻要素的「太空歌劇」,正是那個年代的特產。
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正是《星際大戰》,明明也有能實現星際飛行的科技,同時卻存在近乎萬能的「原力」這種超能力的存在;明明有著能一砲毀滅行星/星系的武器,最後關頭卻總是以「一對一單挑」來決定宇宙的命運。
同樣地,在《沙丘》中,雖然有著能航行太空的大艦巨砲,但也有能防禦投射武器的個人防護罩,使得地面戰鬥回歸到能突破防護罩的近距離冷兵器格鬥;雖然科技發達到能夠改造行星環境,但國家體制卻因為星際間的遙遠距離而退化到了封建制度;雖然有著能讀心和預知未來的高等精神感應力,但作為「精神寄託」的宗教體系卻嗜血而野蠻。
這種進步與落後並存、幻想與歷史共進、高來高去的星際飛船與刀刀到肉的抵死搏鬥同時出現在畫面中,在冷冰冰的科幻作品中,加入繼承自中世紀騎士浪漫文學的奇幻要素,看似矛盾、充滿衝突的設定,卻也正是這種不對稱的美感,造就此類型作品令人津津樂道的醍醐味。
許多科幻作品沒能通過時間流傳到下一個世代的原因有二,一是塑造「科技感」的技術在後代看來已經過時;二便是其描述的「科技」本身邏輯被現實中的科技發展給超越或是否定了。
前者可以用重拍、翻拍的情況用當代最新的技術來解決,《沙丘》本身就已經是第二度改編為電影;後者則可以用「藏拙」的方式來彌補:個人防護罩是甚麼原理?不重要。香料的化學式是甚麼?不知道。精神力是怎樣影響星際航行的?無所謂,知道有這回事就行。
並不是沒有那種對科技本身做詳細探討的科幻作品,甚至大獲成功的都大有人在,比如麥特戴蒙主演的「絕地救援」就是一例。但藉由「略寫」科學技術的方式,作者得到的好處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可以將心力放在科技的另一端,也就是人性的描寫;更準確一點的說,是受到科技影響後的人性。
所以,當宇宙中獨一無二的「香料」被發現,比起實際看到如何運用在太空探索,觀眾看到的是帝國無數勢力對此物的強取豪奪;而高度精神力帶來的讀心能力並沒有為社群之間的溝通帶來貢獻,其依託於宗教的神秘性反而令外人更加忌憚;預知夢也未能帶給持有者直面未來的勇氣,往往讓持有者陷入「信與不信」的猶疑恐懼。
遼闊的帝國充斥權力鬥爭,皇帝與貴族、家族與家族、貴族與宗教,連年鉤心鬥角,彷彿已經遺忘先人散播文明火種的努力;地景壯闊的沙漠行星猶如死亡陷阱,而殖民者先驅為了改造環境而植下的樹木,卻在後繼者的利益爭奪間轉眼化為灰燼。
科幻小說正如同所有小說,建基於人、洞悉於人,由「科技」這個引子來見證人性的每一個面向,包括最美麗與最醜惡的地方。因為,科技會進步,但人性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