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富人們將自己從各處蒐集而來的珍寶成列於家中的搜奇櫃或奇觀房裡,展示於訪客以炫耀自己的能力與品味,是為博物館的雛型。十七、十八世紀起公共博物館開始在歐洲出現,雖名為公共,但並不代表大眾可以隨意參觀,珍寶面前的位置依舊只保留給上層階級,相較於已經把博物館融入生活的現代,憑藉身份才能走進這座知識大門的情況真是難以想像。
但當博物館不再設限、對每個人展開歡迎的雙臂後,真的就可以因此進入大眾的生命嗎?
無奈很多時候,那面隔住民眾與展品的玻璃就隔出十萬八千里。展品很重要,都是世界的瑰寶,但對於沒有先備知識的人而言,完全脫鉤於生活的文物旁如果只有冷冰冰的解說牌,能夠欣賞與學習到的依舊非常有限。
到底怎麼樣的文物可以被收進博物館?一般人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會是古老的,要很特別,要在歷史長河中有重大意義,要讓人眼睛一亮,絕對不會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小東西。
那麼為什麼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小東西不能成為博物館的館藏呢?一趟Travel Things Museum旅物博物館行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受全球疫情的影響,旅物博物館開幕日一延再延,等的季節都更替,終於有機會與這些旅物們面對面。
規模不算太大的展間內都是策展人Jill從世界各地的蒐藏品,擺放的密密麻麻,仔細一看各個區域其實都展現出Jill的巧思:有依材質分類的、有依顏色分類的、有依用途分類的,既然是關於旅物,當然會有依地域分類的。
展品雖多,但完全不需擔心該如何下手,進入後會先拿到一本導覽手冊,裡頭對展間每個區域的主題、動線都有簡單易懂的標示,每件展品出自哪個國家是什麼用途也都清清楚楚,明明是生命經驗中一點特別意義都沒有的東西,如一捲衛生紙或是一包洗衣粉,菜市場裡婆婆媽媽的手提袋甚至一副餐具,因為來自另一個國家,結合不同的生活樣貌,所呈現出來的氣息就完全不一樣。多麼平凡,卻又多麼特別。
我想起了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的《The Grand Tour》,這檔由亞馬遜製作播出的節目在疫情開始前旅遊世界各地,今年卻被迫只能在英國境內拍攝。共同主持人之一的詹姆斯梅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在英國拍攝節目並不違反世界旅遊的初衷,對於世界不同國家的人而言,英國風景也是外國風景的一部分。
世界各地隨處可見的物件,像是茶壺、扇子,因地域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樣貌,寬闊了我們既定認知中的樣貌;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菜瓜布、碗粿餐具,對台灣以外的人而言是摸不著頭緒的新奇物品,同一個場域裡,我們也從他們的熟悉中,學習到有配樂助興功能的酒瓶及讓人誤以為是鞋子的木勾的使用方式。在這之前,我以為所謂的旅物博物館會是以私人經驗為主,以個人的旅行意義解釋每個物件。但並不是這樣,Jill讓旅物們單純當它們自己,給出個空間讓整個世界一同相遇後融合,以引子的形式吸引相同背景的人前來,互相交談,分享後化為自身養分,我相信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身為一個熱愛旅行且痛恨跟團的人,從這些旅物身上得到的是超乎想像的豐富。我想那就是生活,都不是跟團旅遊到被指定的地點用短短的時間看被指定看的東西後可以得到的一個地方最基本的樣貌。因此我開始思考旅行的途中到底要看些什麼。以往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帶回一個以地方特色設計來專門賣給觀光客的紀念品,從博物館離開後,我發現或許那些最平凡無奇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紀念品,因為那被刻成生活樣貌的普通,才是旅行中最值得的部分。
博物館中有趣的不只是陳列架上的展品,商店也是。旅物博物館也有自己的商店,賣的是Jill在旅途中發現的新奇小物。Jill解釋,這整個博物館與商店都是流動的,Jill會持續在世界各地發現新東西,現在陳列架上的展品可能也有一天會出現在商店中。
Jill說整個展期他都會在現場,請與他聊聊,分享他對於旅行的熱情,像我依樣有如被醍醐灌頂般得到豐沛的靈感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