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追求知識的留學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編按

有人類,即有移民。若人類遷徙的歷史如此古老,為何這個議題在今日變得如此敏感與棘手?牛津大學羅賓.寇恩教授在「移民研究」居執牛耳地位,本書橫跨歷史,悠遊世界,豐富「遷徙」的意義,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急迫的議題之一提供清楚的脈絡、賦予色彩。

文/羅賓‧寇恩 Robin Cohen   

中世紀的歐洲常看得到雲遊學者(拉丁文:scholares vagantes;德文:fahrenden Schüler)。雖然有的放浪形骸,玩世不恭,但他們通常很窮,總是為了聽講從一座城流浪到下一座城,在窮酸簡陋的地方借宿。

今日學者的待遇和他們判若雲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學費,打造出高檔的教學空間、昂貴的運動設備和舒適的住宿環境。雖然國際教育不分年齡和教育程度,但有志出國進修的人的主要目標仍是高等教育,有些大學也變得極為依賴招收留學生。雖然每個國家跨國流動的學生顯然都有增加,但從供應面來看,印度和中國的留學生人數仍讓其他國家瞠乎其後。

二○一七年,美國的留學生約有半數來自印中兩國。儘管這兩個國家的很多窮人不太可能有留學機會,但他們的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口為數龐大。照中國統計局較為寬鬆的定義,中國的「中產階級」高達四億人;可是依照美國在二○一五年以較為嚴格的標準所做的估計,身家在五萬到五十萬美元的中國人是一億零九百萬。到二○一七年,留學生總數是四百八十萬人,約以每年百分之十二的增幅成長。

影響留學生選擇的因素

以往吸引留學生的國家以英語世界為主,主要是美國和英國,但加拿大和澳洲也是重要的英語留學國。近來很多歐陸國家也成功招收到不少留學生,有時候是以提供英語課程為策略。荷蘭因為有八百五十門碩士課程以英語授課,甚至讓它招收到英國學生。加拿大則是透過提供多種取得永久居留權的管道,讓留學生人數大幅增加。

加拿大也因為美國綠卡(工作簽證)門檻提高而獲益。由於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收緊美國移民規定,外國學生開始改變留學選擇。不過,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會長亞蘭.古德曼(Allan Goodman) 倒是正面看待這項發展,他說:「從安全、花費,或許到簽證政策給人的感覺,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我們看到的不是學生們覺得他們不能來這裡了,而是他們有了選擇。我們看到的是現在有別的國家和我們競爭。」對印度留美學生的調查也證實了這個趨勢:二○一九年,美國的高技術印度移民有七成萌生去意,說他們「認真考慮」要搬到簽證政策更友善的國家。就如這份調查的作者之一所說,如果 這七成在美國的印度人真的離開,美國「在人才流失和相應代價上,將損失一百九十億到五百四十億美元」。

美國這份研究把重點放在推測可能的損失,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關注的則是英國大學的直接財務利益,他們發現,二○一四到二○一五年,「留學生及其訪客在校園內外的消費,對英國總體產值的影響達兩百五十八億英鎊」。這份報告還說,留學生為大學所在的城鎮帶來二十萬六千六百個工作機會,對英國出口收入的貢獻達一百零八億英鎊。

談了那麼多留學生對留學國的功利價值,我們顯然有忽略其他無法量化的效益之虞。畢竟,不論對留學生本身還是他們的母國來說,這份經驗在文化、科學、教育和實用領域都能發揮更大的成效。

留學生的母國能受惠多少,很大程度取決於有多少學生選擇回國。雖然選擇因人而異,但只要母國有工作和機會等著他們,他們多半樂意回國貢獻新獲得的技 能。荷蘭有一份研究發現,外國留學生有百分之八十選擇回國(這也正是 OECD 所有國家的平均數字)。另外那百分之二十的留學生之所以決定留下,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在當地找到伴侶。

亞洲大學與歐美學術中心爭鋒

亞洲的大學急起直追,開始能與歐洲、北美和澳洲更悠久的學術中心爭鋒。不 論在教學或研究上,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大學都有長足進步,在世界排名上也表現亮眼。中國不但擴大現有設備,還設立新的機構,讓學校數量快速倍增,相當於每週成立一所一般規模的大學。雖然十八到二十四歲年齡層的人口成長趨緩,他們擴增學校的速度毫不放慢,政府身置宣布未來幾年能容納全體國民。在此同時,中國也加入爭搶留學生的行列,目標是二○二○年招到五十萬人(相當於加拿大的留學生人數)。

(本文摘自 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44個代表性主題,透過影像與資訊圖表,勾勒出人類移動的複雜歷史與多元樣貌》;為閱讀需要,部分擷取內容有些許調整。)


raw-image
  • 書名:《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44個代表性主題,透過影像與資訊圖表,勾勒出人類移動的複雜歷史與多元樣貌》
  • 作者:羅賓.寇恩 Robin Cohen
  • 出版社:麥田出版
  • 出版時間:2021/09/04

作者簡介

羅賓寇恩Robin Cohen

牛津大學國際移民研究所前任所長及榮譽教授。曾在奈及利亞、加勒比海地區、美國、加拿大、南非和英國擔任學術職務,也在其他多國做過研究。柯恩教授專精於國際移民及其文化與社會影響,是英國該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先前著作包括《身分認同的前線:英國人與他者》(Frontiers of Identity:The British and the Others)、《全球離散導論》(Global DiasporasAn Introduction)和《移民及其敵人》(Migration and its Enemies)等書,現在也為部落格The Conversation寫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麥田出版的沙龍
42會員
67內容數
麥田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從陰謀論的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從陰謀論的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Thumbnail
台灣學生留學選擇新趨勢--英國 據英國華人教育協會(ACE)最新統計,2021年至少有三分之二出國留學的台灣學生會選擇前往英國留學。這一數字是過去五年來的最高紀錄,顯示出台灣學生對英國留學的高度興趣。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慮留學的話,不妨考慮一下英國吧!
Thumbnail
台灣學生留學選擇新趨勢--英國 據英國華人教育協會(ACE)最新統計,2021年至少有三分之二出國留學的台灣學生會選擇前往英國留學。這一數字是過去五年來的最高紀錄,顯示出台灣學生對英國留學的高度興趣。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慮留學的話,不妨考慮一下英國吧!
Thumbnail
「翻譯與全球化」共有十個同學選修,許多修課成員曾在國外長住一段時間,因此課堂上能聽到在美國、菲律賓、德國、泰國、捷克、西班牙、日本、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經驗分享,每次上課都能學到不同文化的觀點。
Thumbnail
「翻譯與全球化」共有十個同學選修,許多修課成員曾在國外長住一段時間,因此課堂上能聽到在美國、菲律賓、德國、泰國、捷克、西班牙、日本、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經驗分享,每次上課都能學到不同文化的觀點。
Thumbnail
今日學者的待遇和他們判若雲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學費,打造出高檔的教學空間、昂貴的運動設備和舒適的住宿環境。雖然國際教育不分年齡和教育程度,但有志出國進修的人的主要目標仍是高等教育..
Thumbnail
今日學者的待遇和他們判若雲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學費,打造出高檔的教學空間、昂貴的運動設備和舒適的住宿環境。雖然國際教育不分年齡和教育程度,但有志出國進修的人的主要目標仍是高等教育..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縮減,將加深美國延攬海外理工科人才的危機。那天中文理工科的教科書的數量趕超美國,那才是真正的學術彎道超車。並成立名字為「中國工業及商業軟體全面發展公司」的國有企業,不過要修補工業及商業軟體被美國卡脖子之短板。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縮減,將加深美國延攬海外理工科人才的危機。那天中文理工科的教科書的數量趕超美國,那才是真正的學術彎道超車。並成立名字為「中國工業及商業軟體全面發展公司」的國有企業,不過要修補工業及商業軟體被美國卡脖子之短板。
Thumbnail
努力就會成功,人是自己的命運主宰,只要工作勤奮和充滿決心,不用依賴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終將能向上流動,邁向富裕,實現美國夢。 在21世紀,以階級往上流動,由貧轉富的標準來看,中國與美國都不是最有機會作夢的國家,夢反而發生在丹麥,或許以後該改口說丹麥夢了!
Thumbnail
努力就會成功,人是自己的命運主宰,只要工作勤奮和充滿決心,不用依賴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終將能向上流動,邁向富裕,實現美國夢。 在21世紀,以階級往上流動,由貧轉富的標準來看,中國與美國都不是最有機會作夢的國家,夢反而發生在丹麥,或許以後該改口說丹麥夢了!
Thumbnail
墨爾本大學,整體排名就達到了世界第卅九名,而商業管理與會計金融排名則是分別達到了廿六與十六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0),再加上墨爾本城市亦被列為世界宜居城市第二名(Economists, 2019)以及最好的學生城市第三名
Thumbnail
墨爾本大學,整體排名就達到了世界第卅九名,而商業管理與會計金融排名則是分別達到了廿六與十六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0),再加上墨爾本城市亦被列為世界宜居城市第二名(Economists, 2019)以及最好的學生城市第三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