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學位,讓你更有腦、更有錢嗎?——《經濟學人》:太多碩士課程鬆散、沒效率、瑣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master’s degree碩士學位

 

我本來以為只有學歷迷思的亞洲人喜歡念研究所,原來美國人和英國人也是。

根據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二十年來英美越來越多人念研究所。過去,大學生比例遠遠高於研究生,但英國現在研究生的比例大增,每五個大學生,就有四個研究生。Why?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缺乏安全感,覺得現在大學畢業生太多,怕自己不夠出色,於是很多人想讓自己多一個學位,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可以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另一個原因,則是相信多一個學位在身上,可以讓薪水更高。

但這兩個期待,一點都不實際,也被《經濟學人》澆了一大盆冷水。最新的數據和分析顯示,以碩士學歷來說,英美很多碩士課程並不能帶來實質經濟效益,甚至可能害你背負巨額學貸,陷入財務困境。

先說要花的錢,英美碩士學位的成本不低。美國的研究生學費自2000年以來實際增長了兩倍多,英國的國內碩士學費在2021年也比2011年高出約70%。高昂的學費加上就學期間的收入損失,使得許多碩士畢業生背負巨額學貸,畢業後需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

其次,碩士學位未必能帶來更高的收入。美國智庫FREOPP的分析師Preston Cooper估計,如果把學費支出和就學期間的潛在收入損失算進來,碩士畢業生一生平均只能多賺五萬美元。英國財政研究所的分析也顯示,35歲碩士畢業生的收入與大學畢業的同儕相比,在所得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raw-image

不過,以上只是平均而言,也不是所有科系都如此。碩士學位的「投資報酬率」好不好、能不能帶來預期的回報,也和科系選擇有關。《經濟學人》製作了一個表格,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生與碩士生之間,到了35歲時的所得差異。結果顯示,有些重視學位的領域,例如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chemistry等,多一個碩士的確有幫助。但如果你念的是歷史、地理、社會學、語言等領域,整體來說多花的錢未必賺得回來,並不「划算」。

除了科系選擇,就讀的學校也是影響收入的因素之一,例如MBA課程,頂尖商學院畢業生的收入遠高於其他學校的畢業生。不過整體來說,雖然在美國不同大學的碩士學費差異很大,但學費高低與畢業生收入之間,並沒有強烈的關聯性。也就是說,選什麼學校,對你日後的收入不見得有明顯幫助。

或許有人讀到這裡會心想,念碩士的決定未必這麼現實,求學也能帶來很多金錢無法衡量的好處,例如學習知識與技能。但《經濟學人》也很不客氣的說,其實許多研究所課程「flabby(鬆散)」、「inefficient(沒效率)」、「flaky(瑣碎)」,學生花了很多錢,卻CP值不高。這樣的研究所,念了幹嘛呢?

當然,現在很多人念研究所只是為了不想就業或無法就業,將研究所當作庇護所,反正台灣研究所的學費跟英美比起來便宜得多。如果你只是暫時性逃避,我想也無妨,等你覺得自己準備更充分再跳進職場,也沒什麼不好。但如果你念研究所的理由當中,包含了「投資報酬率」的想像,這篇文章應該可以讓你重新評估。至少可以想想《經濟學人》寫到的一句話:「高等教育應該讓我們更有腦、更有錢」(Higher education ought to make students brainier and richer),如果念完之後多了一個學位,卻沒有豐富我們的腦袋和口袋,何必呢?

延伸閱讀

經濟學人這期的兩篇文章,很值得參考。

《沈雲驄說財經》Podcast

更多更完整的財經觀點分析,請鎖定《沈雲驄說財經》Podcast,每週三更新上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1/28
謝謝小馬哥分享! 之前在蘭萱時間聽了這主題一次,今天再欣賞文字版,別有一番風味! 如果念完碩博士後口袋和腦袋都沒變豐盈,還多了年紀及自命不凡而難找工作,那真的是得不償失!
麥康納-avatar-img
2024/11/29
看圖是每科都女生報酬率更高嗎
avatar-img
沈雲驄的世界財經筆記
250會員
10內容數
走進財經世界,不是陷入複雜理論和財務數字之中,而是迎向更有趣與更豐盛的生活。
2025/03/21
川普簽署正式削減教育部功能的行政命令。看在亞洲人眼中簡直逆天行事,什麼都可以省,可以省教育嗎?這麼大件事,為什麼美國人反應不怎麼激烈?其實這不是川普特立獨行的決定,而是共和黨長期主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riedman在1955年的論文也提到,教育應該像其他產業一樣,通過市場競爭而非政府壟斷來運作
Thumbnail
2025/03/21
川普簽署正式削減教育部功能的行政命令。看在亞洲人眼中簡直逆天行事,什麼都可以省,可以省教育嗎?這麼大件事,為什麼美國人反應不怎麼激烈?其實這不是川普特立獨行的決定,而是共和黨長期主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riedman在1955年的論文也提到,教育應該像其他產業一樣,通過市場競爭而非政府壟斷來運作
Thumbnail
2025/02/20
前陣子,馬斯克提出以970億美元併購OpenAI的消息一度震驚科技界。這項提案很快被OpenAI董事會拒絕,Sam Altman還反嗆說,要同樣用970億美元買馬斯克的Twitter。這個新聞後續似乎不了了之,感覺馬斯克是來亂的而已。但這不是純粹攪局的併購提案,而是馬斯克精心策劃的一步棋。
Thumbnail
2025/02/20
前陣子,馬斯克提出以970億美元併購OpenAI的消息一度震驚科技界。這項提案很快被OpenAI董事會拒絕,Sam Altman還反嗆說,要同樣用970億美元買馬斯克的Twitter。這個新聞後續似乎不了了之,感覺馬斯克是來亂的而已。但這不是純粹攪局的併購提案,而是馬斯克精心策劃的一步棋。
Thumbnail
2025/02/12
過去幾週,美國政壇高潮迭起,其中兩波高潮,一是川普政府挑起關稅戰,二是馬斯克針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揭弊行動。這兩件事看似無關聯,但背後卻折射出美國內部政治操作與全球影響力的深層矛盾。川普與馬斯克的行動究竟是在「傷敵」,還是在「傷己」?
Thumbnail
2025/02/12
過去幾週,美國政壇高潮迭起,其中兩波高潮,一是川普政府挑起關稅戰,二是馬斯克針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揭弊行動。這兩件事看似無關聯,但背後卻折射出美國內部政治操作與全球影響力的深層矛盾。川普與馬斯克的行動究竟是在「傷敵」,還是在「傷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幾天的新聞話題討論到台灣是否應該像是歐美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程,也就是說讓碩士生不用寫論文甚至也不需要做專題或者實驗就能拿到畢業證書,我在去年剛從美國化學工程的博士班畢業並且工作將滿一年,我想試著用自身的經驗來探討這個話題。
Thumbnail
這幾天的新聞話題討論到台灣是否應該像是歐美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程,也就是說讓碩士生不用寫論文甚至也不需要做專題或者實驗就能拿到畢業證書,我在去年剛從美國化學工程的博士班畢業並且工作將滿一年,我想試著用自身的經驗來探討這個話題。
Thumbnail
早起讀報,看一篇文~~【念博士、念大學都是浪費時間?在AI時代重新思考高學歷的投資報酬率】 張忠謀曾說,念史丹佛博士是「浪費時間」。其實,別說念博士,現在念大學也有人覺得浪費。許多領低薪的大學畢業生,都覺得文憑只是一張紙。 那麼,大家覺得浪費的學歷迷思,有可能在AI時代消失嗎? . 個人看法
Thumbnail
早起讀報,看一篇文~~【念博士、念大學都是浪費時間?在AI時代重新思考高學歷的投資報酬率】 張忠謀曾說,念史丹佛博士是「浪費時間」。其實,別說念博士,現在念大學也有人覺得浪費。許多領低薪的大學畢業生,都覺得文憑只是一張紙。 那麼,大家覺得浪費的學歷迷思,有可能在AI時代消失嗎? . 個人看法
Thumbnail
念碩士真的對職場有幫助嗎?這是許多人在職涯規劃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碩士學位對於職涯發展上的影響,以及大部分的人在念碩士時會遇到的困難,並介紹美國新建築與設計學院(MCM)中文學程的獨特優勢,幫助你更輕鬆地完成碩士學位,爭取職場更大的機會
Thumbnail
念碩士真的對職場有幫助嗎?這是許多人在職涯規劃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碩士學位對於職涯發展上的影響,以及大部分的人在念碩士時會遇到的困難,並介紹美國新建築與設計學院(MCM)中文學程的獨特優勢,幫助你更輕鬆地完成碩士學位,爭取職場更大的機會
Thumbnail
根據最近的蓋洛普民調,美國人對高等教育的信心已降至新低。本文分析信心下降的原因和影響,探討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教育當局、學校校長、學校教師和曾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可以採取的措施,以及未來高等教育需要關注的幾個方向。此外,本文也分享了高等教育在民意調查中的排名情況。
Thumbnail
根據最近的蓋洛普民調,美國人對高等教育的信心已降至新低。本文分析信心下降的原因和影響,探討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教育當局、學校校長、學校教師和曾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可以採取的措施,以及未來高等教育需要關注的幾個方向。此外,本文也分享了高等教育在民意調查中的排名情況。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討論針對在職人士就讀的研究所、MBA 等與 職業發展 的關聯性,以及攻讀MBA能為自己帶來的收益,其實,取得 MBA 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既費力,費時又昂貴,也因為如此,總讓人們在思考是否就讀時而感到三心二意。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討論針對在職人士就讀的研究所、MBA 等與 職業發展 的關聯性,以及攻讀MBA能為自己帶來的收益,其實,取得 MBA 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既費力,費時又昂貴,也因為如此,總讓人們在思考是否就讀時而感到三心二意。
Thumbnail
高額的代價讓大學學生還沒踏出社會就負債累累。在高居不下的學費之下,大學生該如何妥善規劃四年的學生生活,而不枉此行呢?或許可以從課程學習、社團活動、實習計劃三方面下手,妥善利用大學資源。
Thumbnail
高額的代價讓大學學生還沒踏出社會就負債累累。在高居不下的學費之下,大學生該如何妥善規劃四年的學生生活,而不枉此行呢?或許可以從課程學習、社團活動、實習計劃三方面下手,妥善利用大學資源。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最近惹起的論文爭議,大多討論的是抄襲,抑或是找有關利益關係人作為口試委員等。這讓筆者,身為一個考慮就讀研究所的學生,思考著,為何普遍人想要就讀研究所,或者可以說,為何想追求更高的文憑,其價值為何?
Thumbnail
最近惹起的論文爭議,大多討論的是抄襲,抑或是找有關利益關係人作為口試委員等。這讓筆者,身為一個考慮就讀研究所的學生,思考著,為何普遍人想要就讀研究所,或者可以說,為何想追求更高的文憑,其價值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