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思維|關於理財與投資的概念混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這幾天連假真的是充實的烤肉節,感謝嫦娥感謝玉兔,吃吃喝喝之中,剛好遇到朋友問有關投資理財的問題。前幾天濕王也把粉絲專頁關於理財規劃的舊文轉移完成,本書僮剛好就趁這機會也來稍微說一下我對投資、理財的看法。(濕王有關理財規劃的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

濕王在該文裡是將理財規劃分為:先行累積資本、 建構保險防護網、 投資三區塊來談,基本上本書僮也大同小異,大致相同的是指贊同濕王的看法,但小異部分則是希望能再將一般人就投資與理財的混淆概念做更清楚釐清,清楚釐清則有助於我們採取不同的策略。

是「投資理財」還是「投資」與「理財」?

基本上,我們平常朗朗上口的「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概念上弄得彷彿像是講同一件事,好像講到投資理財就是把錢交給理專或是把錢投進股市就叫投資理財。但本書僮認為是兩件事,一件事叫「投資」,一件事叫「理財」,就好比開源節流 一樣,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開源」是一件事,「節流」則是另一件事。

在投資跟理財也是如此,理財講的是管理財務,投資則是將進一步地將管理過的財務進行有規劃的應用,以前面開源與節流為例,理財要處理的,除了如何增加收入外,還包括如何管理收入與支出,如何調節與管控支出;而投資僅僅只是理財中的一環「如何增加收入」。

換言之,理財包括開源與節流的整體運作,而投資只是開源的其中一部份;開源,白話講就是開展收入來源,包含主動收入與被動收入,最典型的主動收入,莫過於工作賺錢領薪水,這也是一般人最主要獲取收入的來源。

而投資,有可能是主動收入,也有可能是被動收入,對熱愛短線殺進殺出的絕世高手來說,積極的進出操作交易以獲取價差,沒有操作那就沒有收入,這樣的投資自然是主動收入,與開門做生意無異,賣物品賣服務跟賣股票賣期權的差別罷了,說穿了還是一種以勞力賺錢;但若對於以領股息為目的的人而言,買進後放著等配息,除非公司虧損或倒閉,否則股息便是穩穩領,即使沒有操作還是有股息進帳,與主動進出獲取資本利差的顯有不同,是以錢賺錢。

理財有理財的策略,著重於正向的現金流向與收支的分配等等,而投資也有投資的策略,會因採取主動投資或被動投資而異。(有關投資策略的簡要說明,可參考本書僮〈關於投資邏輯與架構的建立〉與〈再談投資邏輯與架構的建立〉二文)

大多數人的財商教育來源

我們通常所學到的理財觀念,多是由上一代傳承而來,不外乎:努力工作賺錢、賺到錢不要亂花要存起來,沒了。

上一代的觀念有沒有錯?當然沒錯,因為他們正是靠這樣累積財富,只是當年他們正好搭上台灣經濟起飛GDP大幅成長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當年銀行定存利率約是8-10%,因此靠著努力工作存錢光是放定存就能穩穩獲取利率累積財富。時隔2、30年的今年,定存利率還有這麼高嗎?沒有,但這樣就能倒過來說上一代所傳承的理財觀念是錯的?好像也不是。

薄弱理財觀念形成的非正向循環

正確來說,對一半,至少「努力工作賺錢、賺到錢不要亂花」這部份對大部分人而言是對的,則只是畢竟大多數人不是富二代搞不好還沒工作就先負二貸,透過勞力或智力的專業技能獲取報酬,在累積第一桶金依舊是很有效的方式,但另外一半有兩個部分需要再想想:

  1. 光存起來在今日是否適用?這不是叫你花個乾乾淨淨一毛不存,但也不是叫你莽撞的亂投資,重點是存了之後的下一步要做什麼,畢竟與其瞎搞亂投資當韭菜東賠西賠捐給市場主力,真的還不如乖乖存銀行。
  2. 此外,上一代所傳承的理財觀念中,最欠缺的則是對於「亂花」的界定,或者說怎樣才叫做不要亂花?花多少才叫做不要亂花?
    這恰好正是多數人理財觀念的薄弱處,即「欠缺現金流的概念」,但這個概念思維,卻剛好是財商教育中關於「理財概念」的重要環節。
    正因欠缺現金流的概念,所以一般人的理財好一點的是收支平衡努力賺錢給銀行,但糟一點的往往寅吃卯糧、過度消費、甚至分不清楚是消費還是浪費、想要還是必要。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循環模式,自然是起因於大部分的人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好好的管錢這件事。

現金流概念與收支規劃

現金流的概念,羅伯特清崎在《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已經多有著墨,書中某些觀念本書僮其實也不是很認同,例如否定工作的價值這點,但這本書仍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例如作者認為應分清楚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並且應購買資產而非負債,透過建立強大的資產欄來達成正向的現金流向,你的收入是由你的資產而來,亦即以錢賺錢的模式。詳細內容應該狗一下就有海量的資料可以看好看滿,這裡就不多說了。

本書僮在這裡想說的是次序的問題。一般人認為的理財規劃第一步,可能是:收入-支出=投資儲蓄。

但這樣造成的結果往往是收入所得的錢通通都被上個月預支的支出還有這個月的支出通通佔滿,根本沒錢能儲蓄更別說投資。

因此,一個比較實際可以留下收入的方式應該是:收入-投資儲蓄=支出,收入應先扣掉投資儲蓄後,剩下的才是支出。

當然這可能會有一個問題,例如月領22k的租屋受薪族,每月扣掉房租8000只剩14K,若還要月存8K,那每月就只剩6K可以負擔保險費、交通費、餐費、也許還有孝親費,這根本辦不到。沒錯,這當然辦不到,但這是因為收入過低而導致無法留下儲蓄的問題,而不是過度支出而無法留下儲蓄啊,要想的應該是怎麼增加收入讓收入至少接近到40K才是吧?

另外有個問題是,為什麼是存8K而不是存5K,那又是理財有關分配管理的另一個故事了,留待下回分解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濕王講股的沙龍
56會員
27內容數
個人理財規劃、資產配置、金融商品投資或投機的隨筆紀錄,以及相關書籍資料的閱讀筆記。
濕王講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4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繼續把下集寫完就算告個段落了。
Thumbnail
2021/10/14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繼續把下集寫完就算告個段落了。
Thumbnail
2021/10/14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Thumbnail
2021/10/14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Thumbnail
2021/10/14
大家好,我是濕王,今天跟大家聊聊「理財規劃」,過去一年來,好幾個朋友問過我理財規劃的事,畢竟會看濕王講股的大家大概也都出社會了,要為自己和家人以後的生活好好規劃,我講的都大同小異,以下按照順序布局: 1.先行累積資本 2.建構保險防護網 3.投資
Thumbnail
2021/10/14
大家好,我是濕王,今天跟大家聊聊「理財規劃」,過去一年來,好幾個朋友問過我理財規劃的事,畢竟會看濕王講股的大家大概也都出社會了,要為自己和家人以後的生活好好規劃,我講的都大同小異,以下按照順序布局: 1.先行累積資本 2.建構保險防護網 3.投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的課題,理財是將自己的資產做更有效率的運用,並且避免自己陷入現金不足的窘況,而投資是理財的方式之一,理財不只是想要透過投資賺更多錢,更應包含了儲蓄、保險、房地產、甚至信託的規劃,而本篇將會針對投資的部份做探討。
Thumbnail
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的課題,理財是將自己的資產做更有效率的運用,並且避免自己陷入現金不足的窘況,而投資是理財的方式之一,理財不只是想要透過投資賺更多錢,更應包含了儲蓄、保險、房地產、甚至信託的規劃,而本篇將會針對投資的部份做探討。
Thumbnail
投資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彷彿只是一種有錢人的玩意,但就如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所說(還沒有看過之前文章的朋友,可以按此查看)投資不是有錢人的專利,無論你今天的收入有多少,只要你擁有收入便應該進行合適你個人需求的投資,否則你的資金在通脹年。。。。。。。。。。
Thumbnail
投資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彷彿只是一種有錢人的玩意,但就如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所說(還沒有看過之前文章的朋友,可以按此查看)投資不是有錢人的專利,無論你今天的收入有多少,只要你擁有收入便應該進行合適你個人需求的投資,否則你的資金在通脹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濕王,今天跟大家聊聊「理財規劃」,過去一年來,好幾個朋友問過我理財規劃的事,畢竟會看濕王講股的大家大概也都出社會了,要為自己和家人以後的生活好好規劃,我講的都大同小異,以下按照順序布局: 1.先行累積資本 2.建構保險防護網 3.投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濕王,今天跟大家聊聊「理財規劃」,過去一年來,好幾個朋友問過我理財規劃的事,畢竟會看濕王講股的大家大概也都出社會了,要為自己和家人以後的生活好好規劃,我講的都大同小異,以下按照順序布局: 1.先行累積資本 2.建構保險防護網 3.投資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這幾天連假真的是充實的烤肉節,感謝嫦娥感謝玉兔,吃吃喝喝之中,剛好遇到朋友問有關投資理財的問題。前幾天濕王也把粉絲專頁關於理財規劃的舊文轉移完成,本書僮剛好就趁這機會也來稍微說一下我對投資、理財的看法。(濕王有關理財規劃的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這幾天連假真的是充實的烤肉節,感謝嫦娥感謝玉兔,吃吃喝喝之中,剛好遇到朋友問有關投資理財的問題。前幾天濕王也把粉絲專頁關於理財規劃的舊文轉移完成,本書僮剛好就趁這機會也來稍微說一下我對投資、理財的看法。(濕王有關理財規劃的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
Thumbnail
一般人想要投資或是理財,但是都不知道如何開始,所以直接就去券商開了戶,然後把錢存進去,接下來就灌看盤app,然後就開始了每天盯盤之旅,每天殺進殺殺出,但想正確的投資及理財應該不是如此,首先,我們就先把投資及理財做一個分類,投資歸投資,理財歸理財 一、什麼叫理財?我個人認為,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一般人想要投資或是理財,但是都不知道如何開始,所以直接就去券商開了戶,然後把錢存進去,接下來就灌看盤app,然後就開始了每天盯盤之旅,每天殺進殺殺出,但想正確的投資及理財應該不是如此,首先,我們就先把投資及理財做一個分類,投資歸投資,理財歸理財 一、什麼叫理財?我個人認為,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當初自己在讀研究所這件事情上掙扎很久,最後決定走上MBA這條路,其中的一個關鍵思考是自己想通一個觀念-開源節流。 當自己想通「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背後的涵義,最終選擇就讀MBA,因為我知道這將會開拓了我的思考格局。 在思考問題上,擁有兩種思維,讓我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達到相輔相乘的效果。
Thumbnail
當初自己在讀研究所這件事情上掙扎很久,最後決定走上MBA這條路,其中的一個關鍵思考是自己想通一個觀念-開源節流。 當自己想通「開源節流,雙管齊下」背後的涵義,最終選擇就讀MBA,因為我知道這將會開拓了我的思考格局。 在思考問題上,擁有兩種思維,讓我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達到相輔相乘的效果。
Thumbnail
不努力、不強求、自然能賺錢? 作者施昇輝曾任職於證券業,在中年時離職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接著將其投資心法集結成冊,除了以其「簡單的」操作模式淺顯易懂聞名以外,其著作也有許多篇幅在描寫正向的人生態度。 本書以 24 篇短文來說明作者本身的投資心法以及其人生哲學,之所以命名為「佛系」,便是引用時下流行
Thumbnail
不努力、不強求、自然能賺錢? 作者施昇輝曾任職於證券業,在中年時離職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接著將其投資心法集結成冊,除了以其「簡單的」操作模式淺顯易懂聞名以外,其著作也有許多篇幅在描寫正向的人生態度。 本書以 24 篇短文來說明作者本身的投資心法以及其人生哲學,之所以命名為「佛系」,便是引用時下流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