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更新)
【本文歡迎轉載】,請協助轉貼至媽媽論壇,救救人類下一代,他們還要面對被我們大人搞爛的未來,已經夠辛苦了。謝謝。
對兒童牙科醫師來說,牙齒本身疾病是很簡單處理,難應付的是人、是爸媽、是爺爺奶奶、是叔叔阿姨、是小孩子本身。你可能要花10倍的精力在處理非牙齒疾病相關的事情,你願意選兒童牙科嗎?(按下去)
看到這新聞影片,真令人難過,是『親友』帶去看診的。路人甲親友,有空拿手機,拍恐怖紀錄影片,卻沒時間幫忙安撫小朋友。影片以下網友留言有說到這點。
在屏東...我還是建議直接去找高雄市區的兒童牙醫(不一定是我下面介紹的),比較不會有不好的經驗。中北部(尤其雙北、新竹)的家長比較有福,六都都會區,找的到願意看小朋友的兒童牙醫相對多很多。
網路時代的共業,我得說句公道話。
人家在幫您的不當教養(不管是您還是保姆、不得不的隔代教養)擦屁股善後,而且也為了您的方便、懶得去高雄市等都會區找專門的兒童牙醫診所,感激都來不及了,還寫負評。
到時逼走了願意返鄉的醫師(還願意在屏東市執業的醫師是很難得,尤其是年輕一輩,2015我剛來屏東時,曾驚訝於...屏東縣牙醫師公會是老人俱樂部嗎?),請不要再哇哇叫良醫難尋...想想花東吧。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從一開始就不要有蛀牙,就比較不會有後續沒完沒了的牙科緣。所以我們很看重如何有效的潔牙這塊,預防勝於治療。
因為確實常有新手媽媽(尤其上週,幫另一位在他家診所看的媽媽給第二意見後),很困惑於我這樣的看診模式+行前教育,跟以前聽過、經驗過的牙科經驗是很不同的,而心生疑惑,越問越多,因為很少有醫生願意講那麼多,而且是『客製化』針對你的問題的。出了診間,可能仍有後續的醫療服務,例如FB。
很多醫師(國內外都一樣),是你出了診間,就沒了醫療服務,頂多你打電話到診所,也是助理接待,想再問醫師問題、討論,對不起,得再掛號約診。
以下分享我寫給這位家長的:
我知道您現在可能照顧幼兒,較少時間可以來,但是有些東西真的要臨床看才會知道,我現在只能先給些行前教育的衛教文章,免得臨床您一次接受太多資訊,頭昏腦脹(把這經驗先拿到線上經驗,節省彼此時間),抓不到重點,白白浪費機會。
我對新手媽媽們是心懷敬意的,謝謝您們在這時代,還願意孕育人類的下一代,所以我願意花時間寫給您這麼多。
我的習慣是一陣子後,就會把我跟病人在FB的對話,再轉化寫成衛教文章,或更新,或新增。
我推薦的高雄市兒童牙醫
當心!打鼾,孩子健康拉警報:一次解決過動、過敏、睡不好(按下去)
顧好牙齒,讓孩子不生病:從小練好咀嚼,鼻子挺、臉型美、腸胃好、過敏OUT(按下去)
這麼講有點抽象。這麼說吧,我眼中的他、她,是二十年後的他/她,我不會囿於現實現在所見。
所以我很容易得到小朋友的信任,一如大人的。
常常看診看到最後,抽絲剝繭,往往發現病因其實在家長。這才累。
我常很快就完成了小朋友的療程,助理很快帶小朋友去拿禮物,但我常花很多時間在跟家長溝通觀念。
經營FB這幾年來,慢慢有些成效出來了,我的診便有空檔了許多,不錯,表示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為自己負責,定期來洗牙檢查,甚至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全家一起來,就少了後續沒完沒了的療程。不錯,這是我想要的。
有時我會要求爸媽也要就診(當小朋友的良好示範,或矯正諮詢時,我更要求),所以健保卡請記得帶喔(就診完記得拿回),至於初診費用就不是公告所示,臨床會做調整的(FB約診時會告知)。
父母的身教影響遠大於其他的教育者。 我也發覺父母一起來就診的,小朋友安定度好很多,療程進展(尤其矯正)也差很多,與只有單方帶來時不同。陰陽調和,並非只是無形的假說。
我寧願空診沒病人,把時間留給值得的病人,也不願意塞滿時段當救火隊,我已過了那段時期,如有需要,我會直接在FB對您留言,去找別人,反正您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幫您解決現在問題的醫師,抱歉,剛好我不是。
2016以前我會是會幫小朋友塗氟的,但隨著整合醫學的學習,知道的越多,越在質疑我之前在醫學院受到的教育與知識仍是對的嗎?
台灣的醫學教育很多是跟著美國走的,在歐洲國家早就各自懷疑甚至禁用、限用了,只是台灣政府,嗯,我只能說蛇鼠兩端,跟政治上的亂象差不多啦。請自己罩子放亮點,自求多福,別太相信政府或啥權威(包括我)說的,獨立思考。
氟是劇毒,跟汞(水銀)一樣,美國很擅長包裝成無害的。2008金融風暴怎麼來的?
人最好是可拆卸、只看局部的機器。人世不是也不如此嗎?道家或中醫講到大宇宙、小宇宙的觀念,不是沒道理的。
這些資訊中文網站還很混亂,不管繁簡體,您會同時看到兩個極端的論點。我的建議是,多多練習英文,看外文網站,現在google、ChatGPT等AI翻譯,可厲害得很,翻譯的越來越有水準,有競爭比較,果然是好事。
在餐館,我看到鄰桌的家長在揠苗助長這樣做,心情好時、想日行一善時,就會當面勸阻,曉以大義;不過更多時候,我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語,反正以後要送錢給矯正醫師,擋也擋不住,我何樂而不為?何必擋人財路?
只是可憐了人類的下一代。2023才過半,已接到3個案例,我相信有更多小朋友也是這樣,畢竟能讓我們看到也是緣分。
小朋友不能吃、咬不動,表示背後是有原因的,或許是您拿的飲食不對,本來就不該是他/她的這個年紀吃的;或許是肌肉無力;或許是蛀牙。
咀嚼食物,除了文中所提,有刺激腦神經迴路、肌肉發育的功效,更重要的刺激顎骨(牙齒的基底盤)的發育,『絕對』影響以後的臉形外觀、牙齒亂不亂。
不要爛慈悲,愛之適足以害之,再說一次,揠苗助長。
有半數的台灣成年人,或多或少有牙科恐懼症(按下去)
人類不一樣,心理創傷,常常是跟著一輩子的。
例如最常見、家長最在意的乳門牙蛀牙,哈,那是車牙時最酸的地方,大人都受不了,還何況小朋友?小朋友的頭會像波浪鼓搖來搖去、躲來躲去,根本不會像大人還會忍耐幾分鐘。
以最常見的束縛帶/床為例(有時會用毛巾等變形方式,較溫和),如圖,其基本原理,就跟傳統醫療界在對待精神病患的方式,如出一轍,很多家長和小朋友都會嚇到(然後就對醫師診所,負評一堆,惡性循環),如此野蠻的方式,是的,這還現存於現在的醫療環境喔(我們在醫學院還被這樣教育喔),還被視為是【正常的SOP】,精神醫學界如此,兒童牙科也如此。同理心一下可能的所謂的精神病患吧,有時只是跟我們不一樣的理解世界方式。
摘要文中的說明,真的是如此,我就知道有家兒童牙科診所就會先教育父母,來看診,要先多備幾套替換衣服。
小朋友常常是哭到沒力,放棄抵抗後昏睡,等到有體力,再一次開始哭著治療。
通常做完治療,小朋友全身衣褲都會全溼。
2. 有些牙醫師也覺得這樣不太好,發展出牙科舒眠治療(按下去)
我只有『一位』助理幫忙,所以我『不會』做這些以上常用的處理方式,那很耗人力或您的財力。
我會直接請家長另請高明,我『不需要』負擔您不當教養的苦果,不給您傷害彼此的機會,以前我會生氣的甩手套,現在我會深呼吸,修身養性,笑笑的回答說明。
您不在適當的時機教養,為何變成叫醫護人員來承擔這些後果?
小朋友要是願意配合,會省您很多時間與財力。在現場喊話是沒用的,請省省吧。在屏東,我就曾讓出一個診間讓家長跟小朋友『溝通』了2個小時,還是沒用。
以上的全身麻醉,健保有給付,但須至有此設備的大醫院(例如高雄長庚。屏東的醫院,請別想了。)『專案處理』,可能需有部分自費,健保捉襟見肘,不可能有求必應,每個case都可以。
舒眠麻醉呢,我知道的基本價,是1~4萬元起跳,如此高貴,所以都會區的醫療院所才可能有,還只是少數,請自行上網搜尋做功課。附上屏東縣版的公定價。
我那篇網路文章中的診所在桃園市。大人小孩都可用舒眠麻醉來治療。
看牙恐懼症....為此付出的代價有多大,至此,您有感了吧?
2023年初的新聞,為何有如此價差?我在猜,就是前一位醫師,應該用考慮較周延的方案(包含SSC+舒眠麻醉),至於老醫師,可能是求快速解決的補起來以求小孩不吵而已....我很好奇此事的後續發展,補的應該撐不了多久(小朋友會需要到舒眠麻醉,你就可以猜測他的配合度,而牙科補牙的材料是很怕口水的,口水是天然的隔絕劑),但台灣嗜血而健忘的媒體,應該不會報導此事。幾天或幾個星期就掉了吧,我猜,那是很合理而正常常見的,到時家長往往會換另一家,輪迴再開始。
文中的老牙醫,果然是有江湖歷練的老狐狸,知道有些事能做,卻不能說破,大家以和為貴,只好露出姨母笑,裝傻說不知道啊不知道.....
以下列出常見的兒童牙科自費項目基本收費(每個醫療院所收費不同,各地方政府也不一樣,只是訂定基本公開價,這裡以高雄市的為例,各地方政府不同),讓大家長長知識。別以為啥都是健保來就好了,健保不應該是包山包海的....台灣的是,但只是保基本款的,讓您看得到醫師,但病不會好。
醫療是有價的。
PS:圖內文末沒通過的『牙科肢體約束』,通常就是上文所說的牙科束縛床,即使不應該,在台灣居然被視為是應該免費的,由此可知主管機關的心態了。老話一句,還是自求多福吧。
治療乳牙快速簡單又有效的豪氏牙套(按下去,這是比較新的觀念,解決方案之一,但或許可用更便宜的GC乳膏處理,建議我臨床看過給建議後再使用)
請記得您帶孩子來這世上的初衷,他們不是男歡女愛的產物。父母的保存期限可能只有十年。父母的責任是引導,不是求方便、不吵您的每求必應。
最後給個苦中作樂的笑話(這是某位醫師在FB牙醫師的私密社團的徵物廣告,是真實的),作為結尾,謝謝。
楊照: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就是「尊重」有多難 【BabyHome人物專訪】
網路文章分享(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