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於新款Apple MacBook Pro,我關心的其實不是處理器/傅瑞德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pple在剛發表的MacBook上,採用了效能非常高、耗電非常低的新款M1 Pro和M1 Max,號稱是目前筆記型電腦上最優越的處理器。這非常棒,但對我來說都是時間一到就會出爐的麵包;我更關心的,則是未來行動電腦型態和介面的演變。

昨晚(2021年10月19日凌晨)Apple推出了使用新一代「M1 Pro」和「M1 Max」處理器、針對影音處理等專業市場設計的「超強」MacBook Pro筆記型電腦。
關於這兩款處理器的強大之處,影片中有詳細的介紹,這邊就不再贅述。
其實相對於超強的處理器,我比較有興趣研究的是回顧過去、也跟更長久的未來相關的人機介面發展:在這一代新機種上,始於2016年的「摸摸棒」(touch bar,正式名稱叫「觸控列」)的消失、重新被加回來的各種實體連接埠。
事實上,摸摸棒的誕生、以及實體連接埠的減少,都可以說是Apple從幾年前開始,試圖徹底改革電腦介面的實驗。
(如果你覺得Apple只是為了節省成本、或是搞飢餓行銷才這樣做,那就是思路不同,可以不用繼續往下讀沒關係。XD)

Apple之野望

過去幾年以來,Apple在這方面做了幾件事:
  1. 單線化:除了電源線還省不掉之外,其他的連接線和連接埠都盡量減少。
  2. 無線化:經由上述過程「節省」下來的連線,盡可能以無線網路(包括藍牙)來取代。
  3. 觸控化: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甚至已經培養出「不太會用鍵盤」的世代;所以將針對未來市場設計的電腦介面盡量觸控化,應該也是趨勢之一。
關於前面兩點的深入討論,可以參考我在2014年寫的這篇文章:
或許以上三點你不一定認同,但不妨想像一下:在未來背景科幻片中出現的「手持電腦」,是不是多半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所以這應該是也是大家想像得到、甚至心中認可的趨勢沒錯吧?

筆電上的失敗實驗

但有趣的是,從結果論來看,Apple的實驗在iPhone/iPad上成功了:連接線和「孔」都越來越少,大多數事情透過觸控都可以做到;也幾乎沒人抱怨怎麼沒這個那個孔、怎麼沒有實體鍵盤。
但是在筆電上失敗了:摸摸棒暫時被淘汰,一些原本拿掉的插槽和連接埠也回來了。我甚至可以想像得到SD卡插槽重新登基之後的冷笑表情。
為什麼?
可以隨手拈來的淺層原因很多,例如:
  1. 電腦(或者說「專業級筆電」)還是得用來處理大量資料,操作也複雜,目前的觸控介面還做不來。
  2. 年輕人都很習慣用手機,所以觸控都沒問題;會用電腦做複雜工作的,都是仍然習慣用實體鍵盤的「老人」。
  3. 會自己拍片的YouTuber這類人物,在五年前還幾乎並不存在,但現在這些人在拍完片之後,會需要SD卡插槽來轉檔案。
  4. 觸控介面的設計、以及無線網路的技術進步都太慢,跟不上許多類型工作的需求;所以只好請出已經成熟、而且速度和穩定性都更好的「傳統」介面回來頂著。
  5. 效能越強的筆電,反而會需要連接更多種類的外接設備,而這些設備並不像你們家Apple那麼高瞻遠矚,而且需要傳輸的資料量也不是無線網路可以負擔的,所以大家還是乖乖的用回傳統方式。
當然理由還可以有很多。只要你不喜歡Apple的實驗,自然就有你的道理。
簡單的說,就是單線化/無線化或許是未來的趨勢,但現在的技術和週邊設備沒有跟上需求,使用者的習慣也還沒有轉換過來,所以實驗至今並不成功。

觸控時代

我過去曾經探討過一個問題,就是「觸控+鍵盤」操作方式對使用者的便利性、以及電腦從「純鍵盤」到「純觸控」這個(必然的?)世代轉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障礙。
在2012年的〈電腦沒有觸控螢幕會難賣?〉一文中,我提出了一個譬喻:
你可以想像自己一邊彈鋼琴(打字)一邊翻譜(觸控)、還要伸手摸個貓(滑鼠),這樣持續整個上班日嗎?

只要有更好、更直覺、更人性的操控方式,鍵盤和滑鼠並不是什麼值得留戀的設計;我要強調的是,要在已經成熟的物理環境下推動新的操作方式,並不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在一誕生就是「純觸控」的iPhone/iPad這類產品上,幾乎沒有經過這樣的陣痛期(其實是有的,在iPhone之前的智慧手機都有實體鍵盤),而早期因為2G/3G網路不成熟的外在環境限制,大家對於「網路連線」也沒有太多的抱怨,但用於連接電腦充電、管理內容的線則是必備的。
(問個問題:你的手機有多久沒跟電腦實體連線了?)
2007年iPhone誕生的大約十年之後,「不太會用鍵盤」的世代開始出現,而這些人也會成為「未來介面電腦」使用者的預備軍;加上了鍵盤的設備(包括實驗性加上了摸摸棒的筆電)對他們而言,甚至可能是一種學習使用上的障礙。
反過來說,對於(包括我在內)過去三四十年習慣使用鍵盤滑鼠,可以憑實體鍵盤觸感打字(這一點目前在觸控介面上是沒有的,雖然Apple在這方面也有「Haptic touch」的實驗),靠著滑鼠雙鍵、移動、滾輪就可以做很多事的世代而言,因為目前的觸控功能只有「2.5度空間」,所以並不特別好用;而實體/觸控混合的設計,更是令人手忙腳亂的效率殺手。
所以,雖然觸控化是未來的趨勢,年輕一代也透過手機的訓練準備好了,但在「老人」仍然保留著部分過去的電腦使用習慣、無線網路和觸控人機介面也還不夠成熟的前提下,前面所說的「單線化、無線化、觸控化」方向,很可能會是一個歷經二三十年的痛苦過程。
現在我們就正在這個過程之中,而各家廠商也都在各自尋找方向。

結語

處理器的進步,在今天是可以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時間到了就會出現,屆時只是需不需要、買不買得起的問題,所以我不是那麼激動。
但本文提到的幾個問題,影響和演變的時間將會比今天發表的這一代產品起碼多上十年、也關係著未來的人們怎麼與機器互動,所以反而是我比較關心的課題。
對於Apple來說,「不得不」拿掉摸摸棒、將原本取消的連接埠加回去,可以說是短暫的挫敗,證明他們走得太早、想得太美;也可以說是今日消費者的勝利,因為大家真的需要更多孔的設計、而且也不那麼喜歡摸摸棒。或者說,大家並不那麼喜歡參與這個實驗。
但我相信,只要這個方向仍然是趨勢、使用者世代仍在在轉換、技術仍然會進步,新一代的無線和觸控技術,都會在未來某一天以新的面貌重返江湖。
往好處想,會有這樣的挫敗,正因為他們是Apple,所以往往比別人更早有這些想法、也更敢於實踐;而不是等別人都實驗完了,證明某種概念真的可行,再來跟風同樣的設計。
如果你想使用MacBook Pro,但討厭先前的設計,那麼不妨慶祝一下這次消費者的勝利;如果你喜歡先前的設計,代表你對電腦的概念更加前瞻,這當然也是好事,而且如同我告訴你的,這些以後都還會回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etaverse」是最近大家正在討論的熱門關鍵字;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它跟「NFT」之類的新名詞一樣,目前多半也只是一個討論話題而已。因為,它所預言的一些元素組合並不一定會實現;即時實現了,也不是現在想像的樣子。
在引進敏捷方法的初期,我們付出了許多時間、精神、和心力,也面對了許多亂象,直到一兩年後才慢慢步上正軌。回顧過去幾年的敏捷轉型史,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也許會改變一些做法;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讓你「早知道」,不必再走同樣的坎坷路。
許多創業者會把有限的資源,投放在與「核心競爭力」無關的「核心能力」上。如果這兩者不能妥善匹配,對大企業造成的傷害還不是很大;但是對新創或小企業造成的傷害,可能就是公司滅亡。
Scrum是近年軟體開發方法最熱門的關鍵字,說得像是可以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藥。但台灣真正導入的團隊又沒多少,聲稱導入的團隊又充滿著在地文化的台灣式手法。那麼,到底應不應該導入Scrum呢?
前兩天是我的「老朋友」Steve Jobs過世10週年紀念日。雖然認識已久,但說不上私交;在觀察Jobs和Apple超過30年之後,我對於這兩個傳奇因素的組合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即使在本職工作範圍內,千里馬也可以用卓越的工作績效脫穎而出,為伯樂所發現。如果大家的能力都相當、擔任同樣的職務,又如何在本職工作內勝出呢?關鍵就在於,對本職工作範圍的認知,千里馬和普通馬會有所不同。
「Metaverse」是最近大家正在討論的熱門關鍵字;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它跟「NFT」之類的新名詞一樣,目前多半也只是一個討論話題而已。因為,它所預言的一些元素組合並不一定會實現;即時實現了,也不是現在想像的樣子。
在引進敏捷方法的初期,我們付出了許多時間、精神、和心力,也面對了許多亂象,直到一兩年後才慢慢步上正軌。回顧過去幾年的敏捷轉型史,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也許會改變一些做法;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讓你「早知道」,不必再走同樣的坎坷路。
許多創業者會把有限的資源,投放在與「核心競爭力」無關的「核心能力」上。如果這兩者不能妥善匹配,對大企業造成的傷害還不是很大;但是對新創或小企業造成的傷害,可能就是公司滅亡。
Scrum是近年軟體開發方法最熱門的關鍵字,說得像是可以返老還童、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藥。但台灣真正導入的團隊又沒多少,聲稱導入的團隊又充滿著在地文化的台灣式手法。那麼,到底應不應該導入Scrum呢?
前兩天是我的「老朋友」Steve Jobs過世10週年紀念日。雖然認識已久,但說不上私交;在觀察Jobs和Apple超過30年之後,我對於這兩個傳奇因素的組合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即使在本職工作範圍內,千里馬也可以用卓越的工作績效脫穎而出,為伯樂所發現。如果大家的能力都相當、擔任同樣的職務,又如何在本職工作內勝出呢?關鍵就在於,對本職工作範圍的認知,千里馬和普通馬會有所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真的要說我的自食其力,目前有在成長。 從原本的強烈刻板模式,認為到洗澡當天,才能換內褲,目前的彈性模式,有在提升。 我想,最重要的,是星星兒的彈性模式強度,要提升。 而我想說,在分析話中有話,其實,機會也是有的。 但,能否活用,不多。 我認為不多的原因 對我而言,大多時候,只是得到具體明
相信很多照顧者對於星星兒的情緒失控,感到無力。 反而,以我來說,有些時候,是一種自尊。 相對的,星星兒無法知道,表達,是怎麼開始,怎麼進行。 甚至,好不容易有理解的彈性思維,就有消失的感受。 當然,這是星星兒的正常模式。 問題是,照顧者的引導,如何做呢? 配合星星兒的世界,加入進行 我
Thumbnail
敞開,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更多 每日喜悅練習是什麼呢? 你將想像力帶進你「事先描繪日子」,每天都能以更高的方式,來接受最深層的自己,你能在一整天的時間裡,與你的言語、思維、感受共振,並且,能表達最真實的自己。 每日喜悅練習,就是和內在的自己接觸的練習。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於創新版和戰略版被交易的公司,通常屬於新創公司,❗️經營方面也可能比較特殊,過去不一定有此種營運模式,公司體質不一定能夠和0050等大型股相比,也沒有長年份的投資財報,所以相對績優大型股,⚠️投資風險比較高,個股將在特殊的板塊交易。 一般投資人,如果沒有符合一定的資格,沒有經過書面
Thumbnail
觀察 輔剛過完了雙十國慶,看完了一連串精彩的表演,還包括連續好幾天報導的橘色惡魔與其相關探討為什麼強的新聞。 翻開新聞網,除了橘色惡魔外,大多會落在藝人的新聞為主,然後再來就是一些有趣,或者違反社為行為的事情,由這些新聞去組成一個新聞網的大部分首頁內容。 然後如果去翻一些國際的新聞網,首頁大多是談到
Thumbnail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Thumbnail
It's not a good idea to make a fear ad to scare people who haven't get vaccinated, and it's unsuitable to publish the terrible experience of those
Thumbnail
昨天發了一篇名為「媒體記者如何毀掉一個好問題:中央疫情記者會毒癮者打疫苗提問事件」的文章,也感謝各位好朋友的支持,讓這篇文章增加了不少流量。但也因此,我看到某媒體記者對於本文有些指教。在此想要向該媒體記者做些回應。
Thumbnail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真的要說我的自食其力,目前有在成長。 從原本的強烈刻板模式,認為到洗澡當天,才能換內褲,目前的彈性模式,有在提升。 我想,最重要的,是星星兒的彈性模式強度,要提升。 而我想說,在分析話中有話,其實,機會也是有的。 但,能否活用,不多。 我認為不多的原因 對我而言,大多時候,只是得到具體明
相信很多照顧者對於星星兒的情緒失控,感到無力。 反而,以我來說,有些時候,是一種自尊。 相對的,星星兒無法知道,表達,是怎麼開始,怎麼進行。 甚至,好不容易有理解的彈性思維,就有消失的感受。 當然,這是星星兒的正常模式。 問題是,照顧者的引導,如何做呢? 配合星星兒的世界,加入進行 我
Thumbnail
敞開,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更多 每日喜悅練習是什麼呢? 你將想像力帶進你「事先描繪日子」,每天都能以更高的方式,來接受最深層的自己,你能在一整天的時間裡,與你的言語、思維、感受共振,並且,能表達最真實的自己。 每日喜悅練習,就是和內在的自己接觸的練習。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於創新版和戰略版被交易的公司,通常屬於新創公司,❗️經營方面也可能比較特殊,過去不一定有此種營運模式,公司體質不一定能夠和0050等大型股相比,也沒有長年份的投資財報,所以相對績優大型股,⚠️投資風險比較高,個股將在特殊的板塊交易。 一般投資人,如果沒有符合一定的資格,沒有經過書面
Thumbnail
觀察 輔剛過完了雙十國慶,看完了一連串精彩的表演,還包括連續好幾天報導的橘色惡魔與其相關探討為什麼強的新聞。 翻開新聞網,除了橘色惡魔外,大多會落在藝人的新聞為主,然後再來就是一些有趣,或者違反社為行為的事情,由這些新聞去組成一個新聞網的大部分首頁內容。 然後如果去翻一些國際的新聞網,首頁大多是談到
Thumbnail
客語真的好好聽喔!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只能用「奇怪」來形容的感覺。 我不禁疑惑自問:「客語真的好聽嗎?」
Thumbnail
It's not a good idea to make a fear ad to scare people who haven't get vaccinated, and it's unsuitable to publish the terrible experience of those
Thumbnail
昨天發了一篇名為「媒體記者如何毀掉一個好問題:中央疫情記者會毒癮者打疫苗提問事件」的文章,也感謝各位好朋友的支持,讓這篇文章增加了不少流量。但也因此,我看到某媒體記者對於本文有些指教。在此想要向該媒體記者做些回應。
Thumbnail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