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是我的家

2021/10/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裡是紐約的華盛頓高地,一個由拉丁裔移民們組成的社區,居民之間彼此熟識且相處融洽。烏斯納維是一個希望搬回故鄉多明尼加的雜貨店老闆、凡妮莎希汪志其他地方一展服裝設計的長才、妮娜是街坊眼中考上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懷抱著各式各樣夢想的人們,有的渴望遠走,有的決定歸巢。究竟實現夢想的答案,是否與一張沒有被兌換的彩票藏在一起?
《紐約高地》是由音樂劇鬼才林曼努爾米蘭達,在以《漢彌爾頓》聲名大噪之前便完成的舞台劇作品。本次由《瘋狂亞洲富豪》的導演朱浩偉改編,搬上大銀幕。如果說《瘋》ㄧ是以浮誇來吸引觀眾,那麼本片則是以華麗使我們目不轉睛。然而又一次令人遺憾的是,本片又是一部因為疫情,無緣與我們在電影院相見的作品。大型歌舞的華麗排場,只能在家透過電腦或手機螢幕觀賞,雖然精彩程度不減,感官卻較無法真正被打開。
由安東尼拉莫斯飾演的主角,烏斯納維的名字由來非常有趣,是源於一艘名為USNAVI的輪船。US Navy,美國海軍,他的名字承載著父輩的夢想,那個決定遠離家鄉,投入廣闊天地的美國夢。從大掏金時期開始,「美國夢」早已橫跨數個世代。這群拉丁人的祖先們,當初一定也有乘著彼時熱潮,來到這待墾之地逐夢。可是百餘年過去了,過去以為早已築起來的家,對於生在此刻的後代而言,有的人反而迷惘了,例如烏斯納維。他知道自己的記憶是與美國牽綁在一起的,可是又覺得多明尼加才是自己的根。
「家」的定義是什麼?可以是我們出生的地方,可以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或者是後來選擇落腳之處,或者是祖先血脈發源之處。對照希望離開華盛頓高地的烏斯納維和凡妮莎,妮娜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考上哥大的她,如同過去離開家鄉的先人們,被認為拿到一張通往美好未來的門票,也付託著那些無法離開原生地的人的希望。可是在各方考量以後,妮娜選擇回到這裡,與大家禍福與共,因為對她而言有親友的地方才是家。我想這個角色的決定,對於那兩個曾經想過離開的人,不只是是對照,更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同我們對於音樂劇musical的認識,片中的重要場景,皆是以歌舞元素貫穿。尤其這部電影中,純對白的段落真的非常少,許多人物一開了口,便會是近十分鐘的勁歌熱舞,真的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高歌」。綿密的歌曲和舞蹈,其實十分考驗導演的場面調度,以及攝影師的運鏡。尤其拉丁音樂十分講求節奏性,愈是能夠讓觀眾跟著節奏一同律動,氛圍的營造才會愈是成功。這些部分對我而言,本片都算表現得非常不錯。
當然,音樂劇較容易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劇本起承轉合的安排。一些不喜歡音樂劇的朋友,除了不喜歡唱歌跳舞不斷,也時常無法理解其中相對簡化的安排。但是這次脫去舞台劇的限制,我能夠感覺到導演試圖呈現出只屬於電影的敘事。包括幾年後說故事的主角、許多伴隨著夢想而生的歌舞魔幻時刻、以及不囿於單一場景為主的安排——也許主要場景還是只能算得上一個:華盛頓高地。可是因為這個主要場景夠大,得以包容得下這麼多的精彩。
我屬於熱愛音樂劇的那一派,在音樂劇裡,現實與否一點也不重要。在音符和步伐錯落之間,神秘的氛圍總能引領我,與劇中人物一同進入獨有的魔幻時刻。可以在舞廳享受著獨舞或者雙人國標,直到大家給了我們最一致的節拍;可以沿著街上邊走邊唱,隨後整個社居就同自己在廣場高歌;可以在泳池戲水時將玩樂加上一點節奏,接著整個池裡的人全跳起了水上芭蕾。毋需太過紛雜的故事,因為斑斕是留給音樂以及舞蹈的。
不只是移民後代的眼中,無論對於任何人,「家」從來不是指一個明確地方,或者一個正確答案。心所向之處,即可稱之家。USNAVI不必理會自己被命的理由,只有他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該朝哪個方向前進。除了憧憬,唯有自身真誠熱愛並引以為傲,「美國夢」才是有意義的。致仍在路上躊躇的你我:來點歌舞,享受片刻昇平吧。也許屬於我們的那張彩票,只是還沒找到,暫時被藏起來了而已。
蕭葉拾光
蕭葉拾光
躊躇於生活與生存之間, 因為電影與文字得到慰藉與抒發。 過去我習慣和自己對話,現在希望與大家多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