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進軍臺灣剛滿四個月,大家的片單是不是消化得差不多了呢?
在平台上線之前,我最期盼的就是音樂劇《漢密爾頓》的電影版!可惜至今臺灣仍沒有官方中文字幕,讓許多觀眾錯過這部風靡英美、引起社會現象級「漢密爾頓熱」的美好作品。
《漢密爾頓》的熱潮有多瘋狂?
一部沒有電影巨星與特效的表演,也並非改編自大眾熟悉的故事,居然
打破百老匯的單週票房紀錄。表演一票難求,在 2015 年 8 月百老匯首演之前,就已經賣出超過 20 萬張票,在二手市場上要買到一張漢密爾頓的票,
平均要花近臺幣一萬元!它摘下的獎項也非常驚人,除了在劇場界的東尼獎拿下包括最佳音樂劇的十一個獎項外,還得到葛萊美獎的最佳音樂劇專輯和普利茲戲劇獎。
漢密爾頓的故事
這部音樂劇改編自同名傳記,主角是著作等身的美國開國元勛——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他也許不像他的同事喬治.華盛頓或起草《獨立宣言》的湯瑪斯.傑弗遜那麼知名,但他對現代美國的影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編劇、編曲與主演的林-曼努爾帶我們走過風雲變幻的 18 世紀,演出漢密爾頓波濤洶湧的一生:從社會底層崛起的貧苦移民,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投筆從戎,又在數年後的制憲會議中發光發熱,卻因性醜聞而錯過總統之路,最後,在與政敵阿龍.伯爾的決鬥中被子彈擊中腹部、身受重傷,次日逝世。
關於音樂劇裡出現的獨立戰爭與州權爭議,歡迎參考之前介紹的《革命之夏》:
關於「美國人」的提問
在看《漢密爾頓》之前,我看過的音樂劇並不多,卻深深沉浸在這部歷史主題的嘻哈音樂劇裡,林-曼努爾的作曲與歌詞有太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伏筆與雙關,到現在仍然是慢跑時的首選歌單。
歌詞裡整齊劃一的韻腳,每次聽都佩服不已:
而它的故事回應了這個時代亟欲被解答的問題:「誰是美國人?『美國人』與『他者』的界線從何而來?」
即使在 1776 年,這依舊是個當代問題,美洲大陸上的反抗者,其實是歐裔海外移民先驅者的後代,他們的祖先可能是躲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胡格諾教徒,或是追尋商業利益的實業家、探險家。由於殖民地行政單元的封閉而凝聚成的民族想像,駁斥了現代種族主義的說詞,或是說,摘掉被種族主義者拿來轉移焦點的、被稱為民族主義的擋箭牌。《想像的共同體》用這一段文字來為兩者做出區別:
事實上,民族主義乃是從歷史宿命的角度思考的,而種族主義所夢想的卻是從時間之始經由一系列永無止境而令人作噁的交配傳遞下來的永恆的污染——這是發生在歷史之外的。拜那隱形的黑色焦油刷所賜,黑鬼永遠就是黑鬼;拜亞伯拉罕的精液所賜,猶太人永遠就是猶太人,不管他們攜帶什麼護照,或者讀、講什麼語言。
與漢密爾頓一起捍衛《獨立宣言》的,有來自法國的拉法葉將軍、來自愛爾蘭的穆里根,到約翰.羅倫斯招募的三千名非裔美國人士兵,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外國人、移民與奴隸,與歐裔移民的後代站在同一戰線,為什麼到了承平時期,就出現了壁壘分明的界線呢?
2015 年 6 月,川普在宣布參選演說提到墨西哥移民時曾說:「美國已經成為其他國家扔問題的垃圾場。」反移民與種族主義的言論透過不同形式的媒體散播各處。
「先生,我們——美國多元社會的一份子,擔心你的新政府不會保護我們、我們的星球、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父母,或捍衛我們不可被剝奪的諸多權利。我們真的希望這個表演能激勵你堅信我們的美國價值觀,並代表我們所有人行使權力。」
藉由重述這個國家誕生的歷史,以及這些人物為殖民地、為理想的奮鬥與犧牲,《漢密爾頓》以鏗鏘有力的聲音回答了這個問題: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 這段對答是整齣戲的靈魂、是給種族主義者的提醒,也是對受歧視者的一份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