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兩部與「母女」相關的電影都將大放異彩。
如果說《瀑布》的媽媽品文呈現的是職業女性背腹受敵、掙扎於事業與母職中而動彈不得,那麼《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就是另一面深植於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美國女孩》最喜歡的劇照,但與電影中的畫面有些不同。
若要從客觀評價來說,《美國女孩》絕對是今年整體製作水準最精良的台灣電影,不論是演員或是鏡頭的調度,行雲流水的程度皆令人驚艷,台詞的精準度與流暢度幾乎可以為台灣電影立下典範。更遑論選角毫無閃失之處,林嘉欣再次展現影后實力,將疲憊中又須打起精神的母親演得絲絲入扣,眼神和語氣完美呈現面對生命的無力感。而飾演女兒芳儀的方郁婷,看見他傾全身之力,甚至是內在的靈魂,來演繹這位充滿無助與困頓的「美國女孩」,眼神的一瞥一笑都是精髓,未來在影壇必然佔有一席之地,精彩可期。當然當然,飾演父親的莊凱勛和妹妹林品彤不只是為本片增色,更是完整了整部電影的關鍵角色,當你觀影之後,必然對所有演員的表現感動萬分。
一家四口的互動精彩自然,林嘉欣、莊凱勛發揮影后影帝實力
然而,除了製作層面的讚賞,《美國女孩》最不可忽略的必定是其核心意義。光是片名「美國女孩」四字,在全片觀影完畢後,才能意會到其兩面性。首先,「美國女孩」表面上說的是從美國返台的芳儀、芳安姊妹倆在台灣生活所遭遇的文化衝擊,尤其是他們作為「美國長大的人」,或是被別人貼上「美國人」的標籤時,如何經歷混亂的身份認同。但其實以身份認同作為本片的探討框架,太過籠統、狹隘,甚至簡化了電影呈現的深度與感受。能夠兼具不同時代下的社會性,以及個人與家庭間的複雜情感,才是本片珍貴且出色的原因。
這就帶到了「美國女孩」四個字所呈現的另一個面向,也就是藉由母親莉莉的生命歷程,將「『美國』作為一個文化符碼如何影響台灣人」放進電影當中。在父親莊凱勛的台詞中提到:「你媽媽年輕的時候比你更愛美國,什麼都美國好、美國棒的」。「美國」對戰後的台灣社會來說,象徵的是進步、富裕、強盛,冷戰時期台灣經歷了長達15年的美援時期,其文化影響諸如搖滾樂的反叛傳進青少年耳裡,以及隨後越南美軍長期「觀光」所帶來繁盛的酒吧文化等,這些「奔放、自由」的象徵,都隨著台灣與美國的政治變遷,對台灣留下深厚的影響。也因在台灣內部有獨裁專政、白色恐怖,不安的政治氛圍讓部分知識份子急於逃離,前往更民主的社會,也就是青年學子間盛傳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美國對不同時代的台灣人來說,儼然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的烏托邦。
從社會、政治的歷史脈絡來看,更能理解母親莉莉為何選擇遠離故鄉、前往美國,尤其在角色的對話中來看,有兩大關鍵說明莉莉的動機。首先是政治環境的變動對台灣人產生了影響——在莉莉與舊識曾寶儀的對談當中,曾寶儀提到「當時」沒人有一條規範的道路可依循,人人都是且戰且走。從電影設定的時空背景2002年,再加上以大女兒芳儀的年齡回推,兩人對談中那個必須面對變動的年代,極有可能是解嚴後至台海危機的這段時間,由於台灣正進入了新的政治局勢,對於島上的人來說,究竟迎來了什麼樣的未來,尚未可知,有些人為離開紛擾選擇避走他鄉。
然而,這不足以說明莉莉心中更深層的生命經驗,第二段關鍵的對談是,女兒芳儀聊起「下輩子想當什麼動物?」,莉莉表示自己不記得了,芳儀回答了:「你說你下輩子想當男生」。這段接近尾聲的片段,將劇情推至撥雲見日的謎底。原來莉莉想逃離的,是那個芳儀正在台灣經歷、充滿傳統束縛、充滿對「女兒」造成壓抑的社會。這段對話也將整部電影的種種蛛絲馬跡串連起來,像是莉莉對女兒的管束以及對自我的厭惡,可能都來自於想擺脫女性的束縛,卻發現早已深植自己心中,且不經意又對女兒複製了自己討厭的管教行為,進而陷入母親自責的情境,惡性循環。即便他逃到了夢想中的烏托邦,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如同女兒芳儀的怒吼——他原以為媽媽讓他在美國長大,是要讓他變得特別,但媽媽卻說了「我是要讓你變得好」,芳儀就回了嘴說:「特別就是更好的意思!」——兩人對於「更好」(better)的理解產生歧義,也解開了兩人不斷衝突的來源。
飾演大女兒芳儀的方郁婷,表演層次分明,是本屆金馬獎的大熱門。
我們總是理所當然以為家人就該互相了解,事實上,母女兩人徹頭徹尾不曾理解對方想要的生活,只是一味互相指責對方的任性。從芳儀的視角來看,他只能隨波逐流、任大人擺佈,即便心中充滿惶恐不安,卻不斷接受到「你怎麼那麼不懂事」的信號,這也是本片最令人心碎之處——在我們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之前,早就被否定一番了,這不就是台灣社會中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嗎?尤其父權社會下的女性,總是被期待「懂事、體貼、善解人意」,彷彿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卻忽略了多少人在這份壓抑與規訓下成長,成了一俱俱被早已失去自我與自由的軀體。
《美國女孩》給了一個淡淡的、溫暖的結尾。最後一個畫面結束時,我坐在椅子上靜靜的想,我有多羨慕芳儀能在國中時就與媽媽說出心聲,現在的我和媽媽,或許仍存在若隱若現的心結。是否必須花一輩子的時間,我們才有機會互相理解?我不曉得。但謝謝《美國女孩》這部電影,陪著我一同正視埋藏許久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