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恐懼掩飾的愛仍是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國女孩》的一家四口(圖片取自美國女孩粉絲專頁
若不做任何功課就進入影廳,開演前或許會以為《美國女孩》是關於一個女孩在美國的故事,然而一播映,五分鐘內我們就能從四個主要角色的對話中了解到,這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打從一開始,「美國」就是象徵夢想與美好的虛幻之地,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當恐懼掩飾了愛,無處安放的心只想逃離

《美國女孩》全片節奏不疾不徐,總適時地推進觀眾更認識芳儀一家人。如第二幕剛抵達台灣的家,就是壁癌和連不上網的舊電腦,不完美的居住空間即不完美的「家」;接著是全家來到醫院,即便沒有直言,觀眾大抵也能從X光片和醫生的言談中,猜測母親莉莉可能罹患了乳癌。而後對死亡的恐懼潛伏在每一處,在媽媽莉莉(林嘉欣 飾)、爸爸宗輝(莊凱勛 飾)、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每個人的心裡,如電影的色彩基調那麼濃重。
莉莉與宗輝(圖片取自美國女孩粉絲專頁)
其中,導演特別聚焦在正值青春期的芳儀身上。芳儀最初剛坐上爸爸的車就用英文說「反正之後就要回洛杉磯了」,一到家就打開電腦想與美國的好友聯繫,心裡念著美國的芳儀必須開始適應新生活。剪去長髮、接受不同於美國文化的學校教育、被同學叫做「美國人」,有了記憶中美國的美好反襯,這一切讓她更加厭惡。
孩子們更感受著媽媽的改變。開始接受化療的莉莉十分脆弱,需要孩子協助擦澡、爬樓梯顯得費力、偶會乾嘔,更經常談起死亡,滿是對於「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的憂慮。面對芳儀詢問:「等你好一點了,我們會回美國嗎?」「那你當初幹嘛帶我們去美國?」莉莉的回應無法說服芳儀,但關鍵在於她的內心也有著無解的困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到頭來,這一切值得嗎?
當大人也茫然著,孩子更是逐漸被恐懼、困惑、不安吞噬。青春期的芳儀是關心媽媽的,早在陪媽媽一起去醫院之後,就問過爸爸:「媽媽不會有事吧?」可是不曾認識這些情緒的女孩,可能只知道她不喜歡這些感受,更不喜歡在台灣變得不再資優、不再有朋友、不再快樂的自己,難以處理這般感受的芳儀,便轉而討厭讓她需要面對這一切的媽媽。因此她提及母親的演講稿上寫道:
「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她的恐懼使我恐懼,她的軟弱使我軟弱。」
相較於芳儀,妹妹芳安總是單純直率,會流淚問姊姊「媽媽會死嗎?」「你知道媽媽愛你吧?」當媽媽帶著咳嗽發燒的芳安前往醫院檢查,芳安也直接展現自己的害怕,哭喪著臉說:「我不想死!」「我想回家!」芳安如此襯托芳儀更複雜的心理狀態,也提醒著芳儀與觀眾,恨與愛的一體兩面,往往是被恐懼與壓抑扭曲的。唯有試著不再逃離恐懼,芳儀最終才能對媽媽說出:「妳不要死好不好?」
芳儀與母親莉莉(圖片取自美國女孩粉絲專頁)

象徵自由與渴望的馬拒絕逃避的馴服

是什麼讓芳儀停止逃離?我想是那充滿象徵意涵的「馬」。
芳儀談到美國,總會談到馬。說要回去參加馬術營,房間佈置滿是與馬有關,還有特別掛上的馬蹄鐵。與朋友聊起騎馬的感覺,她說:「好像世界停了一下,什麼都不重要。」馬象徵自由與渴望,象徵暫時遠離任何雜沓,象徵前往渴求的他方。
老師鼓勵芳儀把真正想說的話表達出來,演講是一場「機會」,「命運」卻總是事與願違。在 SARS 敏感期間,妹妹得了肺炎,全家都得在家自主隔離,由媽媽宣告不能去隔日代表發聲機會的演講了,成了全片情緒積累爆發的衝突點——莉莉撕下芳儀房間牆上關於馬與美國的紙張物品,芳儀衝著媽媽說出「想死就去死」,聽到這話的宗輝盛怒下抽打芳儀——鏡頭一時帶到象徵幸運的馬蹄鐵。
芳儀哭著逃離了家,搭著夜車前往搜尋多次的台灣馬場。在渾黑的馬舍裡,芳儀將眼前的一匹白馬喚作自己在美國騎過的「Splash」,那時芳儀臉上的笑容宛若得到救贖,然而,看似溫馴的白馬未接受芳儀的韁繩,芳儀哀求的模樣誠如失去最後一線希望,白馬的眼睛望進我們每個人心裡。
芳儀與夜裡的白馬(圖片取自美國女孩粉絲專頁)
導演在此留下空間讓觀眾去感受與詮釋,只以隔日爸爸對芳儀說的一句話透露主旨:
「如果妳還是想要去美國,我窮到脫褲子也會送你去。但如果是爲了逃避,去哪都一樣。
若前進的動力,不源自真正的自由與渴望,而來自懼怕與逃避,那終將無法馴服外在的現實,與內在的混沌。如芳儀在課本角落逐頁畫上的馬,無法奔出紙的邊界;如夜裡的白馬拒絕了芳儀的邀請。而宗輝這話也像對自己說,當莉莉與他說起「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他也曾不願面對。他們需要的正像是芳儀拿起那張自己與 Splash 的合照,翻開摺到背面的一角,好好看看一起合照的母親,看見無論怎麼遮掩逃避,愛都在裡頭。

真實觸動共鳴

《美國女孩》有很多意象可以去運用,但《美國女孩》並非好在這裡,而是好在不濫用、不多說。導演阮鳳儀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在導演與演員的功力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無論是默默流淚或潰堤,或是幫爸爸染髮、在雙聖大啖冰淇淋而喜悅,演員的舉止和表情都十分細膩真誠。許多觀眾會看到落淚,正是因為這些真實能引發觀眾連結自身經驗,觸動情感上的共鳴,進而體察自己的眼淚為何而流,觀眾的體悟會讓電影的意涵詮釋更加豐厚,是《美國女孩》最為成功之處。
芳安、莉莉、芳儀在雙聖吃冰淇淋(圖片取自美國女孩粉絲專頁)
46會員
28內容數
用心感受來自電影無可限量的光,以文字顯影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特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為什麼事事不順?為什麼這些問題要找上我?」在人生路上,我們或許都曾經遭遇這種時刻,難題接踵而來,卻不知如何作答。郭珍弟導演的作品《期末考》便以一位偏鄉代課老師在學期末面對家庭與學校窘境的故事,寫實地回應了這般處境。
《青春電幻物語》這個中譯片名乍看很像是甜美迷幻的青春故事,和日文片名《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相去甚遠。「關於 Lily Chou-chou 的一切」實是「需要治癒之人寄託於 Lily Chou-chou 的一切」。殘酷的是,這一切寄託終究無可治癒。
《父親》(The Father)由導演 Florian Zeller 將舞台劇改編為電影,除了有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與影后奧莉薇亞.柯爾曼精湛的演出令人極為動容,亦在僅 97 分鐘的片長中巧妙運用人、時間、空間的錯置,讓觀眾從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視角感受在記憶中迷失的挫敗與悲傷。
《靈魂急轉彎》並沒有太複雜的劇情,驚喜往往來自細微的巧思,動畫呈現的人物肢體與神態搭配上音樂就能讓觀眾的心情隨之起伏,加上故事的核心十分貼近人們的日常,於是簡單的道理能成為療癒又感人的觀影體驗。不過要聊這部電影,應該還是要從這個亙古的哲學探問開始:「你相信人有靈魂嗎?」
隨著網路發表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對任何人事物評頭論足。其中,不少人開始加入「影評」的行列。然而,評論不同於心得感想,究竟該如何做個「影評人」?《如何欣賞電影》這本書提供了切入點,本系列文章是我閱讀此書的筆記,希望分享給愛看電影的大家!首篇就讓我們聽聽作者怎麼談「影評人的職責」吧!
2014年鄭捷在臺北捷運列車上持刀行兇,共造成四死二十四傷。此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曾經人們都在議論其恐怖,死刑存廢議題也受到關注。然而,我們究竟對死刑及犯下死刑之罪的人有多少了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呈現了三名死刑犯,同時是三個家庭的兒子的故事。無論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都能引發我們反思。
「為什麼事事不順?為什麼這些問題要找上我?」在人生路上,我們或許都曾經遭遇這種時刻,難題接踵而來,卻不知如何作答。郭珍弟導演的作品《期末考》便以一位偏鄉代課老師在學期末面對家庭與學校窘境的故事,寫實地回應了這般處境。
《青春電幻物語》這個中譯片名乍看很像是甜美迷幻的青春故事,和日文片名《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相去甚遠。「關於 Lily Chou-chou 的一切」實是「需要治癒之人寄託於 Lily Chou-chou 的一切」。殘酷的是,這一切寄託終究無可治癒。
《父親》(The Father)由導演 Florian Zeller 將舞台劇改編為電影,除了有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與影后奧莉薇亞.柯爾曼精湛的演出令人極為動容,亦在僅 97 分鐘的片長中巧妙運用人、時間、空間的錯置,讓觀眾從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視角感受在記憶中迷失的挫敗與悲傷。
《靈魂急轉彎》並沒有太複雜的劇情,驚喜往往來自細微的巧思,動畫呈現的人物肢體與神態搭配上音樂就能讓觀眾的心情隨之起伏,加上故事的核心十分貼近人們的日常,於是簡單的道理能成為療癒又感人的觀影體驗。不過要聊這部電影,應該還是要從這個亙古的哲學探問開始:「你相信人有靈魂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美貌是女性的一種資本,是她們可以用來換取向上流動機會的資源。」實不相瞞,身為女性的我也這麼認為。美貌確實能為女性帶來好處,只不過交換的代價是什麼?使用美貌作為資本的限度該如何拿捏?這些問題或許我們能在《當女孩成為貨幣》裡找到解答。
Thumbnail
《惡靈古堡》的CG動畫電影即使劇情表現參差不齊,但動作戲的設計還是充滿娛樂性,第一部《惡靈古堡:惡化》中主角里昂一連串的跑酷鏡頭流暢而刺激;第二部《詛咒》里昂、男配加利克一起對抗暴君的戰鬥非常過癮;第三部《復仇》多段「捍衛任務」式的近身武打動作....
Thumbnail
寫作課中老師講述小說中的兩難情境時,引述史達克頓(Frank R. Stockton,1834-1902)《美女還是老虎》。這故事十多年前已經聽過,但時至今日陡然一聽我驚覺;我的選擇或我希望故事中公主的選擇與昔日截然不同。 The Lady, or the Tiger? 從前有個未開化國家,國王認
Thumbnail
筆者身為90年代初出生的女子,同樣也是電視餵養大的兒童之一。1990年代同樣也是日本動畫蓬勃發展的年代,1992年於電視上播放的《美少女戰士》動畫是由漫畫家武內直子原作,富田祐弘、柳川茂、等人作為動畫劇本統籌。曾在日本放送期間創下平均11.6的高收視率,堪稱少女漫畫的聖經之一。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美貌是女性的一種資本,是她們可以用來換取向上流動機會的資源。」實不相瞞,身為女性的我也這麼認為。美貌確實能為女性帶來好處,只不過交換的代價是什麼?使用美貌作為資本的限度該如何拿捏?這些問題或許我們能在《當女孩成為貨幣》裡找到解答。
Thumbnail
《惡靈古堡》的CG動畫電影即使劇情表現參差不齊,但動作戲的設計還是充滿娛樂性,第一部《惡靈古堡:惡化》中主角里昂一連串的跑酷鏡頭流暢而刺激;第二部《詛咒》里昂、男配加利克一起對抗暴君的戰鬥非常過癮;第三部《復仇》多段「捍衛任務」式的近身武打動作....
Thumbnail
寫作課中老師講述小說中的兩難情境時,引述史達克頓(Frank R. Stockton,1834-1902)《美女還是老虎》。這故事十多年前已經聽過,但時至今日陡然一聽我驚覺;我的選擇或我希望故事中公主的選擇與昔日截然不同。 The Lady, or the Tiger? 從前有個未開化國家,國王認
Thumbnail
筆者身為90年代初出生的女子,同樣也是電視餵養大的兒童之一。1990年代同樣也是日本動畫蓬勃發展的年代,1992年於電視上播放的《美少女戰士》動畫是由漫畫家武內直子原作,富田祐弘、柳川茂、等人作為動畫劇本統籌。曾在日本放送期間創下平均11.6的高收視率,堪稱少女漫畫的聖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