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美國女孩

2022/01/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利用連假趕上美國女孩末班車,雖然已聽聞此部得到多方讚譽,但我仍維持看電影前不找評論的習慣,以一個最乾淨,又不受影響的感覺欣賞。在電影中後段隨著氛圍引領,自然的熱淚盈眶

美國女孩 (英譯: American Girl),由阮鳳儀導演執導,入圍美國獨立影片、東京影展。2021 年於台灣上映,並於同年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劇情描述 2003年跟隨罹癌母親從美國搬回台灣的姊妹,在生活型態以及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差異中適應並生存,父親事業不穩定、母親健康不明朗,兩姊妹正值青春期,種種因素構成了衝突,像隨時都會爆炸的不定時炸彈一般,每每情緒潰堤而成嘶吼或眼淚彷彿要撕裂這個家庭,卻又在過程中變得更緊密。

- “I want you to be better, not different!” “Better Is Different!”
我現在無法記清這段台詞的準確度,但母女兩人的爭執深印在我腦海中。芳儀回台後適應不良,出現許多突發行動。莉莉生病後陷入悲觀情緒,無法理解這種情形。兩人因生活壓力導致情緒不斷堆疊,每每對話都像爆發。

雖然電影沒有明白解釋莉莉的故事,但從莉莉與小女兒芳安對話中可以推敲
她背離道教進行受洗,曾夢想下輩子成為男生,不難猜出莉莉備受傳統壓力,想脫離框架的心。帶著兩個女兒移民美國,希冀她們不要受東方文化束縛。I want you to be better,我認為Better 其實是 Better Than Me。

母親用心備至是說不出口的故事,芳儀自然無法理解。對她而言,被迫離開生活舒適圈是最直接感受到的壓力,從學校髮禁、交友到家庭居住格局,沒有一件事如同以往,不斷質問父母親讓她回去熟悉的美國,同時也明瞭不可能性。躁動不安的青春底下蘊藏一顆絕望的心,也讓她更反骨與叛逆。
我非常喜歡導演著墨在芳儀身上的力道,以及方郁婷飾演梁芳儀的演技。每個人都曾擁有過這段青春時光,也因此更能對劇中對話感同身受。那些突發行動無可理喻,其實是建立在我們無法掌握世界的惶恐。長輩們、老師們期待我們Be Better,對那個年紀來說很朦朧,才剛準備冒出敏感的芽探索世界,期待卻如同過量灌溉,本想往上生長變不得不壓抑,轉往另一個方向。那段時間,或許更想聽到為什麼變得不同了,而非一味聽到 Must Be Better。
- You Know Mommy Loves You, Right?
雖然妹妹梁芳安在劇中片段不多,但我認為每段都畫龍點睛,好比充滿赤子之心的提問,以及生病而為全家情緒帶來轉折。其中以這句 “You know mommy loves you, right?” 我最喜歡。

這部作品呈現家人之愛的方式相當樸實,毫不煽情與寫實的對話,讓人更投入在角色中。像父親雖然在女兒面前開明幽默,並總是迴避各種假設,但也撐起家庭經濟來源,在得知小女兒沒事後躲在階梯痛哭,將傳統父親那種不得不堅強的形象描述恰好又到位;像母親雖然身負疾病之苦,卻仍心繫家人的各種小習慣,深怕自己不久於人世,不安情緒時常流露在對話或衝突之中,如同傳統母親將家庭擺在第一位,永遠放不下一樣;像青春期女兒的言不由衷,總向父母脫口而出尖銳話語,但從與老師對話以及未發表的講稿中,不難看出她的真心,愛與恨是一體兩面,每次背離也只是想離你們更近。
不少心得分享都提到共鳴,因共鳴而能走進故事裡,擁有被理解的感動。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父母或手足,也或許有類似對話。家庭關係是最能讀懂也最能傷害,也最能被親近與被傷害,每段關係都是初次而生,沒有教科書教我們如何成為家人。第一次成為父母、兒女以及手足的過程中,一定難免受傷。

就像梁芳儀與好友林思婷對話所示,「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我不想說勸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或兒女,因為有些傷害深至老死仍無法復原,但如果每次對話時,能相互理解一點,或許就更能有和解的可能。理解過後,才能以更正確的方式去愛著家人。
美國女孩真的是一部值得走進戲院看的電影,它寫實的像是讓人看見自己與家人。每個家庭的破碎不可能透過別人的故事讓它完整,但我們能透過那些故事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一同前行就能帶給我們勇氣去拼湊曾破碎的關係。如同尾聲媽媽幫女兒掏耳朵那樣,劍拔弩張的情緒也能回歸平靜。沒有說出口的演講稿,其實早就流淌在相處過程中。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將爸爸媽媽我愛你們說的比稿紙上還要多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