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喝光水之後 第六章 山海林(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個城市的大小,不在於面積人口,在於藏書量。而藏書的多寡,取決文廊的規模。文廊是介於公用與私人之間、文字與經驗的寶庫。至聖倉頡曾說:「字乃全人類之財富。」於是畢生漫遊天下、推廣文字,並鼓勵人們以文字分享故事與各自心得。時至今日,人們樂於分享自己的見聞與見解,文廊應運而生,收藏字典、典籍、史書、哲書、劇作、小說、雜記、碑文...可謂內容包山包海,並提供書簡卷軸的買賣、分享、編輯、作註、同人等。

定蒝最大的文廊山海林,意指畫山、書海、筆林,坐落在定蒝北方的文教區,橫亙整整六條大街,不花一個小時根本走不出來。山海林由隴城李家與定蒝市民共同創立與維護,藏書規模相當可觀。 由於筆林在文教區裡偏西側,而文教區東側銜接的西門廟,已經因為晚間的大事而人人人人滿滿是人,我決定 挑地下便道繞過去。最近的便道入口位於西門廟附近的茶棧裡。



茶棧的布置與一般無異,但客人和主顧都很自覺地壓低音量,特別是茶棧中央那通往地下的路口,路口旁有位品茗的莊嚴老者,悠遠平穩地吐納養息。

我神色恭敬上前作揖,李洵依樣畫葫蘆,舉止不夠端正。

便道的階梯一路向下,約有三層樓的高度。寬度可容納五六人。許多當地人有跟我們相同的打算,這趟路並不孤單。

「又來?」李洵嘖嘖兩聲,「你們好喜歡往地下鑽。」

「冬暖夏涼外加防風擋雨。」我說,「西門廟人太多,我們從下面的書海繞過去。」

「書海?」

我岔開話題,「我說你啊,師父沒教你敬老尊賢嗎?」

李洵納悶,「你說入口的老人嗎?我不知道他是誰,做了什麼事,我該尊敬他嗎?」

「對。年紀這回事,跟衣服一樣,都是身分的一部分,老人家通常自豪自己見多識廣,覺得你應該要尊敬他。別想對方值不值得,問好請安就對了,禮多不礙事,你會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便道底部銜接一條狹長走廊。不到一刻鐘,在走廊的盡頭,如同出家門外豁然青山綠水般,我們身處的空間一口氣鋪展延伸成大片遼闊。

李洵還想多問,卻給眼前畫面驚呆了。



不同於文牙賭場的昏暗,此處穹頂之下,佇立數不清根聳天瑩柱。乍看瑩柱穿插於橫列之間、亂中帶序,細看下又能發現柱子周圍是螺旋狀的階梯環環上升,支撐這片人造天地。

天地寬廣,卻又壅擠,因為密密麻麻的漫天書卷正漂浮在空中,集結成群遨遊著閒晃著,如水裡嬉戲的游魚。書本們在瑩石柱間繞懸洄游,漫不經心地追逐彼此的頭尾,悠哉到可以任由人輕鬆撈取,瀏覽後再放生回去。

瑩柱基部由一圈圈凳子椅子包圍,讓讀者得以靜下心來品味,但天地可曾安靜?閒聊、討論、演說、爭辯......書在天上游,人在地上吵,書由人撰寫,人由書知曉。 石柱的螢光在魚與影之間交叉來回,穹頂在照映下海光粼粼,於是當地人稱這裡為書海。



我事先聲明,「別浪費時間觀光。」

李洵置若罔聞,「誰的領悟?好偉大。」

「我們下來前看到的老爺爺就是。余宏大師字魚,年輕時是街頭畫家,以魚入畫,灑一把墨水後隨手指指揮,墨水不落地,會像我們面前這些書本,在空中游泳,他指尖到哪,墨水就到哪,最後再一條條墨水附在畫紙上。

後來他閉關十幾年冥想,鍛鍊出的精神力足以操控書本,書海於是誕生。」

「不信。」李洵不假思索,「給他一百年冥想也不可能操縱全部的書,況且他離這裡太遠。」

「沒說一人哪。」我指著前方幾個基柱底下,各有數個跟黃學徒一樣打扮的男男女女打坐著,雖說學徒,但其中不乏大叔大嬸甚至老公公老婆婆。「余大師『化物為魚』的領悟很有名,一堆人找他拜師學藝,據說他的徒弟超過三百個,不然他哪有空閒喝茶休息?」

想當然,書海耗費大量人力的情況並不常見。多數師父不輕易讓徒弟上陣,因為徒弟很可能會砸自己招牌,就好比我面前有兩群書魚相撞,炸開成朵朵紛亂的書本煙火,你儂我儂混在一團畫圈圈。一群是充滿內心劇場、哀怨、憧憬的日記。作者們都自認自己遭遇太特殊,所以匿名分享,但很多人多年後找不到自己的原本;另一群是隴城李家在定蒝分支的族譜。他們公開一部分家族成員,好炫耀他們身後的歷史淵源。裡面關係之複雜,可能拜年時你聽他們對同一人喊:姑丈伯父舅舅爺爺祖父堂兄表兄姪子。

不過,這兩群書魚沒有分開,一番水乳交融後,他們不分你我,化為龐大的鯨魚之姿繼續緩慢遨遊。

哎呀,變成少女愛情小說了?

「魚吃魚,食物鏈嗎?」李洵問。鯨魚奇妙的樣子吸引附近的人潮,誕生出書海中最大的讀者團體。

「年輕學徒不可能不出錯。」我看前方幾名學徒交頭接耳後,其中一個往我們來的方向跑遠,想必求救去了。「不過這樣一來,反倒吸引讀者,好事呢。」

「嗯?」李洵驚訝。

我解釋,「書是寫給人看的,不是嗎?」



書海約莫挖空定蒝七分之一的地下空間,換句話說,書海的瑩柱樓梯通往很多地方。一開始是西門廟,再來學堂跟書院,最後我們才抵達筆林的正下方。

「我從來不知道有那麼多書。」李洵走在書海下,沒有一次吐氣不帶話的。「我可以拿嗎?」

嗯...定蒝的藏書不及老家的十分之一,或許他年紀太小就上山閉關,不知道太白山恐怖的底蘊。但瞧他蹦蹦跳跳的模樣,還是別潑冷水。「書想拿就拿,帶出去前記得付錢給余大師的學徒,他們會再轉交給作者。」

「可是他們不都在冥想嗎?怎麼能發覺我不付錢拿走書?」

嗯?「......你指『偷』書?」

他歪著頭問我,「是啊?」

「怎麼會有人想偷書海的書?」噗,山裡來的野蠻人,「書裡都是文字,你爹娘沒教你尊重字嗎?書又不是食物或水,書是至聖倉頡留下來的珍寶。人可以餓死渴死,就是不可以冒犯文字,否則天打雷劈。」

他訕訕笑著,「總會有書不想落於人手吧? 武林秘笈什麼的?」

「攸關身家性命的自然是另一回事,那些書不至於放在公共場所。」我指了指周遭的書,「偷書的念頭,想都別想。文字可是天地法則的體現、上蒼意志的縮影,倉頡與祖輩詩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你不尊重文字,就是對天地不敬,對先人不敬,對你自己和你的天賦最大的糟蹋。」

李洵嚇縮,「不至於吧?文字只是工具的一種?」

「你說文字只是像刀劍一樣的工具?」我反問,「文字是你身為人的一部份啊!難道你會說你的手腳是工具?武器可以記載歷史?可以傳遞消息?可以讓我們開墾荒地、建立文明?我剛說錯,文字不只是人的一部分,文字是我們文明的核心。」

李洵懷疑,「所以......我要尊重每一本書?」

「當然。」

「寫很差的呢?」

「埋起來,送人,或自己私下處理掉。說到這,你千萬千萬不能燒書,很犯忌諱。」

「為什麼?」李洵問。

「倉頡曾說,燒書者一律下地獄。」

李洵還想逛街,我連忙推他上台階。書海只是中繼站,我們的目的地是筆林。

我得趕緊買新的玉筆頂替,才能開始李洵的測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imargraphy_鬼谷的沙龍
4會員
182內容數
2025/04/28
由於毒中帶酸,必須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孫老師衝去廚房流理台,留下徬徨的陳承。
2025/04/28
由於毒中帶酸,必須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孫老師衝去廚房流理台,留下徬徨的陳承。
2025/04/26
第一節 開窗手術 自從和李振濤碰面後,洪傑走出十樓之一,回歸哨站生活,但他總在太陽升起前,帶著工具箱神秘兮兮出門,再灰頭土臉地回來吃早餐。
2025/04/26
第一節 開窗手術 自從和李振濤碰面後,洪傑走出十樓之一,回歸哨站生活,但他總在太陽升起前,帶著工具箱神秘兮兮出門,再灰頭土臉地回來吃早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Thumbnail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Thumbnail
這是關於日治時期 台灣文學作家 張文環所寫下的長篇小說《山茶花》的現代式想像......。ㄧ 小說標題: つばきと彼らの時代 山茶花和他們的時代 筆者 白佳宜 P1 賢は新しく建てられた故宮南院区で、午後を潰した。 賢在新建設的故宮南院裡,消遣了一個午後。 故宮までの道のりで、眩しい日差しを受けて、
Thumbnail
這是關於日治時期 台灣文學作家 張文環所寫下的長篇小說《山茶花》的現代式想像......。ㄧ 小說標題: つばきと彼らの時代 山茶花和他們的時代 筆者 白佳宜 P1 賢は新しく建てられた故宮南院区で、午後を潰した。 賢在新建設的故宮南院裡,消遣了一個午後。 故宮までの道のりで、眩しい日差しを受けて、
Thumbnail
漫畫是在 李梅樹紀念館 裡看到的,因為想介紹紀念館,但在裏頭無法拍照,所以今天就略敘漫畫與三峽紀行。 #咖哩東《#漫畫李梅樹:清水祖師廟緣起+夢想的基石》 之前在介紹《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一書時,就對「李梅樹」很感興趣;他一輩子除了負笈日本學畫,就是留在三峽服務鄉梓。 ❶寫實人物畫 ❷從政
Thumbnail
漫畫是在 李梅樹紀念館 裡看到的,因為想介紹紀念館,但在裏頭無法拍照,所以今天就略敘漫畫與三峽紀行。 #咖哩東《#漫畫李梅樹:清水祖師廟緣起+夢想的基石》 之前在介紹《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一書時,就對「李梅樹」很感興趣;他一輩子除了負笈日本學畫,就是留在三峽服務鄉梓。 ❶寫實人物畫 ❷從政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黃山頭過~綠山頭,師父黑頭~變禿頭,呀哎呀呦~~嘿伊呀呦~~小小月亮看大大月圓,年年失約害天天失眠,一個在呦~黃山上,一個在城裡~
Thumbnail
2012 的 11/13 我去了上海。 八年中讓我多少理解了一部分的上海以及弄堂內的那些老事情。 2020 八月回到台灣,也不知道是去國這麼久產生了水土不服,亦或者骨子裡對老事情的嚮往,那個想念啊,錐心刺骨。 紹興路的文章是 2014 寫的,剛去上海不到兩年,很慶幸住在法租界邊上,得空便轉著到老歷史
Thumbnail
2012 的 11/13 我去了上海。 八年中讓我多少理解了一部分的上海以及弄堂內的那些老事情。 2020 八月回到台灣,也不知道是去國這麼久產生了水土不服,亦或者骨子裡對老事情的嚮往,那個想念啊,錐心刺骨。 紹興路的文章是 2014 寫的,剛去上海不到兩年,很慶幸住在法租界邊上,得空便轉著到老歷史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千百年來,這裡有原住民丟棄的貝類垃圾成為圓山文化遺址、保安宮、孔廟、仕紳吟詩聚會的「素園」,甚至是日本禪寺,還有軍人墓園、台北第一座公園、運動場等等,那麼豐富有層次的人文歷史,原本是原住民「巴浪泵社」唸音的大龍峒,後來變成興「隆」的「同」安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而這就是地名有趣之處。
Thumbnail
千百年來,這裡有原住民丟棄的貝類垃圾成為圓山文化遺址、保安宮、孔廟、仕紳吟詩聚會的「素園」,甚至是日本禪寺,還有軍人墓園、台北第一座公園、運動場等等,那麼豐富有層次的人文歷史,原本是原住民「巴浪泵社」唸音的大龍峒,後來變成興「隆」的「同」安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而這就是地名有趣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