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接續上篇,上回我們已知相較於其他奈米材料,奈米黏土較不易使細胞死亡,而本次將來探討奈米黏土對於細胞的基因是否有影響,產生遺傳毒性 (Genotoxicity),這點相當重要,若此物質會改變細胞的DNA或是基因,使基因突變,就代表其具致癌性,若是影響到精子或卵子等生殖細胞,則可能影響到下一代或是不孕,所以對於各種市售的化學品,做細胞遺傳毒性測定是有其必要的,那麼我們就進入今天的主題-遺傳毒性的檢測吧。
補充:
毒性檢測的方法、流程常常是通用的,如這邊各位看到的檢測方法也常會被套用在知名藥物的開發上,因此,藉由了解本篇介紹的奈米黏土是如何被檢測的,也可以幫助我們將來對其他物質檢測有一定的概念。

彗星分析 (Comet Assay)
首先介紹彗星分析 (Comet Assay),用在檢測細胞DNA受損程度:
- 首先將目標細胞與加入瓊酯膠中,以利之後跑電泳後可分離不同長度的DNA。
- 再放入其特殊試劑盒中,使DNA從原本捲曲纏繞變成直鏈並解開雙股螺旋結構。
- 接著加入染劑使DNA上色以利觀察。
- 接下來進行跑膠分析。
另外為了解是否具使基因突變,所以做安氏突變試驗 (Ames Test),其原理是將逆轉菌種 (revertant) 的沙門氏菌直接接觸奈米黏土。逆轉菌種是已突變的沙門氏菌,若是環境中缺乏組胺酸 (histidine),則此菌無法生存,但原本的沙門氏菌可藉由將葡萄糖合成組胺酸而能在此環境中生長。所以可藉由細菌生長的程度來判斷突變性的程度。結果與彗星分析類似皆是不同濃度的奈米黏土皆跟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而過氧化氫組破壞最高且差很多,所以從本篇可以肯定的就是奈米黏土對基因是相對安全的,不具有遺傳毒性。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圖/咖啡因成癮的蛾
IG製圖/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Li, P. R., Wei, J. C., Chiu, Y. F., Su, H. L., Peng, F. C., & Lin, J. J. (2010). Evaluation on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of the exfoliated silicate nanocla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6), 1608–1613. https://doi.org/10.1021/am10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