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野豬就是解決問題?

2021/11/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年11月9日,香港北角的鬧市發生了「野豬襲警案」,警員受了傷而野豬剛從高處墜下死亡。
2021年11月12日,香港的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表示,將所有進入市區的所有野豬「人道毀滅」。
兩者有沒有關係,我不曉得。
野豬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全港郊野地區有1,800至3,300頭野豬,由於城市化發展,野豬的棲息地減少,加上市民的餵食而帶來不少。在2017年之前,香港有兩隊民間狩獵隊獲香港警務處及漁護署發出許可,可安排狩獵行動捕獵野豬。可是政府當局發表的文件指「 基於市民對動物福利及公眾安全日益關注,當局自 2017 年已暫時停止該等狩獵行動,並於 2019 年正式停止有關行動。」
近日漁護署的更新政策,引來不少關心動物的市民憂心非常。香港過去曾經推行全球首創「捕捉、絕育、放回」的計劃,據資料顯示,漁護署曾為191頭及158頭野豬注射避孕疫苗及進行絕育手術,漁護署的評估和化驗反映出接受避孕疫苗注射二至二十一個月後,百分之九十三的野豬未有再次懷孕的跡象。
我相信不少人都與野豬接觸過的話,都知道野豬不是成窮凶極惡的動物,牠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是在受驚或被挑釁後才會作出保護自己的行為,正如大家常見的日本奈良寺廟外的鹿子為例,牠們本是個性溫和,但在受到騷擾也會出現所謂攻擊舉動。可是近年的野豬問題,絶大部分是源於人為餵飼,以及處理郊區垃圾的安排所致,例如在過去的一些郊區,把垃圾不留置整夜才處理,野豬的問題就減少了。
對於政府當局宣佈野豬「捕殺令」後,已經有不少市民的反響,我相信政府應該加強減低野豬走入市區的誘因,如上文提及的垃圾和食物殘渣處理,對於市民餵食應予以檢控,並加強「捕捉、絕育、放回」的措施。
事出必有因,野豬只是無辜成為人豬衝突的犧牲品。我們不是應該解決野豬,而是解決野豬問題的原因,野豬出沒市區不是牠們的過錯,現時的新措施是與一貫的動物管理政策原則相悖,可見我們社會愈來愈走回頭路。在文明的城市,絕不應考慮動輒獵殺,更不要把解決主角來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便俄尼
    便俄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