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類的開發建設會影響自然生態和環境,但究竟是如何影響到野生動物的呢?近年熱議的「路殺」和「窗殺」,或許是其中最容易理解的兩個議題。
隨著道路網持續擴建到山林和郊野,人為建設越來越密集,不僅造成動物棲地破碎化,也迫使動物必須行經人車飛馳的路面。如果躲避不及,就會造成撞擊或輾壓傷害。
常見的路殺案例包括:石虎、陸蟹、蛇、蝴蝶等。
都市高樓大廈林立,而且大多採用玻璃及鏡面的材質,對鳥兒們來說,很難分辨前面是不是有障礙物,維持飛行速度一頭撞上,就可能讓鳥兒失去生存能力。
在已知容易發生路殺的時間及地點,保留生物友善通道,並吸引動物從較安全的路線通過。
台灣的政府單位如墾管會,也推動道路減速及人為護送等作法,例如:國道讓蝶道、陸蟹繁殖高峰期護送措施等。
最初國內外環保團體積極推廣使用「窗殺貼紙」,希望讓鳥類「看到」或「看懂」這裡是不能飛過的,而後也因應實際效果,持續研擬改善措施,包括調整玻璃材質、玻璃上裝飾、玻璃外掛垂墜物或植生牆等生命友善的建築設計。
導入公民科學的概念,「路殺社」等單位號召全民,看到路殺現場的時候協助記錄上傳,以數據分析好發路段地點,著重投入改善資源;同時也藉由環境教育促進全民理解這樣的議題,讓更多人加入保護小動物的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