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影評- 《一級指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縱的地方講法治,與和尚打傘並無二樣。

raw-image

曾經相信生於亂世是有種責任,《一級指控》的故事並不複雜,只是帶出一個信息,就是法律究竟是什麼,是追求正義,還是以威脅或制裁為後盾的命令;法律的正當性在於對人民的一個假設,也相信契約論。對我來說,法律不只是管理國家,而是透過法律來約束國家權力,來保障市民的自由和權利。

法律對於我嚟講係信仰

陳家樂飾演的何學銘是一個連輸二十場但滿腔熱誠的大律師,他求助連贏二十場由方中信飾演的著名大律師雷有輝,前者行事正規,但後者卻遊走法律的灰色地帶,最後爭取到的公義,其實又是不是一些真正的公義。而所謂的公義,又究竟是不是要一些妥協來達致?

raw-image

《一級指控》很像港產電視劇《律政強人》的班底,劇情節奏很快,而且沒有什麼起承轉合,甚至看起來很像TVB肥皂劇的劇情。但是我欣賞的是合拍片仍能夠直截了當地講及官商勾結和司法不公,觀眾相信很容易會有很大的共嗚。而且這亦是一個試水溫的遊戲,在三年前可能仍然能找到投資者,可是今天就算有很了不起的劇本,但是在事事講求政治正確的時代中,不再有清楚的紅線給創作人為界限,他們甚至可能在完成拍攝至電檢那一關才知道不能上映,屆時定必血本無歸。正如編劇鮑偉聰在訪問時說「我哋送個劇本上去,佢feedback返嚟,如果有咩部分要改,係可以修改,而我哋又compromise到……」在末來的世界,我們所追求的創作自由和心目中的公義,又是否需要用妥協來換取?

唔通個個人翹埋雙手企喺雞蛋嗰邊,高牆就會自然冧低咩

我們一直相信法治、公義和自由,所有事都像是理有當然的,我們當然沒有想過這一切的都可以隨時蕩然無存。法治、公義和自由不只是一個口號,它更像信仰,是要落地實踐的,否則一切虛空的口號就變得虛無縹緲。不是現實的環境卻教曉我們裝作不知道,慢慢地連一些事件好像也忘記了,我們對一切一切再也漠不關心,這也許是一些人期望達到的結果。


raw-image

電影雖然遲了三年公映,當然戲中所講的法治精神,相信在未來仍然是一個普世價值,至於普世包括什麼地方,相信大家都會心裡有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便俄尼的沙龍
10會員
44內容數
一個在地球一角的小公民,放眼世界的時政
便俄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9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2024/12/09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2024/12/09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2024/12/09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2024/12/09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2024/12/09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春節期間中國熱播電影「第二十條」引起了很多討論,電影裡面主要有三條線,談論人們面對各種不公義的反抗,這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強調「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說第二十條已經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本集將討論正當防衛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春節期間中國熱播電影「第二十條」引起了很多討論,電影裡面主要有三條線,談論人們面對各種不公義的反抗,這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強調「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說第二十條已經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本集將討論正當防衛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是一句口號 還是實際上做得到的事情 有錢的人可以請比較好的律師 可以操縱輿論 等等等 比較窮的人可能連律師都請不起 平等終究只是理想 現實可貴 還是理想可貴 每個人都有初衷 有幾個人可以一直堅持初衷 又不會向現實低頭 現實面前 又有什麼對錯呢 當你三天沒吃飯的時候 還能夠堅持理想
Thumbnail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是一句口號 還是實際上做得到的事情 有錢的人可以請比較好的律師 可以操縱輿論 等等等 比較窮的人可能連律師都請不起 平等終究只是理想 現實可貴 還是理想可貴 每個人都有初衷 有幾個人可以一直堅持初衷 又不會向現實低頭 現實面前 又有什麼對錯呢 當你三天沒吃飯的時候 還能夠堅持理想
Thumbnail
「是要正義還是利益?這是律師一輩子尋求的平衡」 #宅質劇 #推薦 #台劇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是要正義還是利益?這是律師一輩子尋求的平衡」 #宅質劇 #推薦 #台劇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朋友在網上問我:對於《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這類影片是否喜歡?我說:「對於非主流觀點的論述,都很值得看看。」 客觀拍攝下的相片或影像,真的就能還原「真實」或「真相」嗎?對應劇中對白:「移花接木」會不會不是偽造證據,而只是重演我希望你看到的現實呢?
Thumbnail
朋友在網上問我:對於《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這類影片是否喜歡?我說:「對於非主流觀點的論述,都很值得看看。」 客觀拍攝下的相片或影像,真的就能還原「真實」或「真相」嗎?對應劇中對白:「移花接木」會不會不是偽造證據,而只是重演我希望你看到的現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