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照見的缺口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親愛的艾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
瓦爾.艾米奇/ 史提芬.列文森/ 班吉.帕薩克/ 杰思汀.保羅
麥田,2021
原文發表於迷成品:某個人的逝去,總會照見每個人各自的缺口
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2111170002
 如果好意與良善也會失控,那該是什麼樣貌?
 《親愛的艾文漢森》主角艾文被誤以為是過世的康納的摯友,由於康納父母的情感需求、不善拒絕他人的溝通模式,半推半就地編織起白色謊言,好安撫失意的「摯友」父母。然而艾文並非沒有私心,自己缺乏離異父母的關注、以及對社交焦慮導致被視為怪胎的他,以謊言博取了他者認同,還被簇擁成紀念募資活動的發起人。明明彆腳卻被視為質樸真摯的募款演說被廣泛按讚分享,真切地成為了「不斷被發布的假訊息」。
 亟需歸屬感的主角、驟失孩子的父母、麻木而需情感填塞的社群眾人,在這個「不存在的朋友」選擇自我結束的事件中,每個人都軋了一角,弄假成真地共同演出這齣荒謬劇。
 某個人的逝去,倒是照見了每個人各自的缺口。
 很像你我成長至今曾經歷的某些時刻嗎?有時我們是被意念潮流推送、身不由己的主角;但有更多時候我們是那潮流本身──將自己對世界的良善投射到他者身上,希望由他人來完成這份未經思索的好意,卻不知道這份好意匯聚起來終將傾斜失控,成為一種邪惡。
 好在這是音樂劇改編的小說和電影,虛構的作品,主角演示了在網路社群裡,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公眾人物的此刻,如何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又如何在謊言和內心價值衝突後,說出這漫天大謊背後的真相,並收拾善後。每一回為了繳交諮商師所給予的「日課」,給自己的信件中寫下:「親愛的艾文漢森,做好自己,忠於自我。」這如同你我每天的信心喊話,但要忠於自我不能只是口號,非得一個事件挫折讓自己無法逃避真實,而艾文漢森就成為從虛擬雲端摔落現實世界的替身,替各位領受了那份歷經孤獨而後眾星拱月又跌回人間的巨大疼痛。
 承認「我就爛」的下一步不是就此被淹沒,而是領著這個爛爛的自己,往想去的地方前進。
 也是因為是改編作品,音樂劇早已廣獲好評與獎項肯定,電影也有其感官匯集的優勢,每個改編作品因其形式而有不同展現:雖然劇本本身都把情節安排好了,小說只待寫成文章,但相較於音樂劇動用劇場優勢呈現其人物角色多方對話的巧妙並陳,以及樂音歌曲較容易以聽覺帶動觀者情緒,靜態的文字可能是更擅長於人物的內心獨白、豐富的細節設定,帶著讀者進入主角的意識與思路轉折,以及恐慌時的內心運作,小說是這樣寫的:
恐慌的味道是鹹的。我好像在一個小玻璃缸裡,水正緩緩灌進來,我猜那是海水,因為很鹹。海水沖進我的缸內,已經淹到我嘴邊,不久後,它就要整個淹沒我,把我溺死。我逃不了,只能坐待讓海水吞噬。我伸長脖子想要吸最後一口空氣。我用力喘氣。然後,在我快要不能呼吸時,水停了,它退了,後來,我沒有淹死,但這不重要了。瀕臨死亡的絕望遠超過真正的溺水。其實,假如真的死了,那麼一切便歸於平靜;幾近溺水才是純然的折磨。
 這一份幾近溺水的恐慌折磨可能我們都感受過,只是不曾或不願覺察。但願當你我從高處墜落時,這份痛楚都能被承接:那伸出手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知曉這份痛楚的,也曾絕望過的眾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0會員
66內容數
正職是家庭主婦,不專業書評,不專業作者。 座右銘是「喜歡吃白肉魚壽司的人,是謙虛的人」。 大家都愛紅肉魚,而我盡力嘗出白肉魚的花香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