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容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致白目者》謝子凡。九歌,2024。

《致白目者》謝子凡。九歌,2024。

在新的發現和發生中,
一次次,把自己發明出來。

自我覺察。

我思考過如果是出版方,這本《致白目者》應該要鎖定的讀者是哪些。比方最鮮明、貼近現實、與書名相關的,或許該推給還在上班時的我自己。在那些內心裡每每產生一些逃逸、一些否定、一些不那麼效率、不社會化,總是有個聲音「其實我想的不是這樣,我擁有自我追求」逸出的瞬間,那就是我們成為「白目者」的時刻。

但事實上,上班與工作其實呈現了人的一種切面,且是平整的切面,為了維持運作,減少摩擦,我們把自己/被他人切得光滑平整。生活和大部份的成長經驗也是這樣,在自我與他者之間做些妥協,結果常是捨棄了原本的目標。溝通妥協看似是取得大部分的共識,實際上是一道狹縫,讓大家都得擠著自己的身體過去。

不過,作品往後翻閱,其實可以知道這樣的「白目」不僅僅發生在工作的眾人場域裡,同時發生在極度個人的內在狀態。或許這種「白目」我更喜歡稱為「自我覺察」:寫器物、寫氣候、寫音樂與顏色,與生活對話、重新定義事物與自己的關係,幾乎是所有寫散文人的核心。有些前輩作家認為散文核是「赤裸」,但我始終認為有時遮掩、虛寫、虛構也是一種散文寫法。真正的散文核應該是自我覺察:自我很難單獨存在,唯有在與他者的互動中不斷鏡映出自我;甚至自我也不止此時此刻一種樣貌,有時也流動非常,它發生在任何時刻,也會發生在寫作的當下。散文我像是一個永遠未知形狀的容器,能裝載任何的內容題材。

出版前收到書開始讀,至今反覆讀幾次後,越來越喜歡〈老院子〉所寫,為了找尋曾經居住過的老家的現況,開車前往舊址一探,明知道一切時移事往,此刻與記憶的樣貌兩者必然走向岔路,卻還是待在那樣的環境裡靜靜感受變與不變的一切。未必是老家,未必是時光,就連「我」也只是暫居於此時此地,所有真實似乎都在感受的當下發生,然後接著的每一瞬都開始錯位。能把這樣真實留下的手段,也許就只是動手寫下。

我常常想「做自己」這三個字常常被誤會,自己常常是模模糊糊沒有固定樣子,而任性妄為有時其實是逃避自我。如果人生粗分成三種:麵包(有預算但創意空間小)、愛情(沒預算但創意空間大)與飛機(不被買單純粹自爽),那麼也許真正的做自己是「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的狀態。可以溝通妥協,也可以自我非常,端看把心放空、成為容器的當下,涉足其中,不預設方向,觀察一切的流向。

推薦給想要從生活的縫隙中自覺出一條寬廣道路的讀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肉魚壽司愛好者
54會員
70內容數
正職是家庭主婦,不專業書評,不專業作者。 座右銘是「喜歡吃白肉魚壽司的人,是謙虛的人」。 大家都愛紅肉魚,而我盡力嘗出白肉魚的花香味。
2024/11/04
讀完之後一句話跑進我腦海:好直好直的散文。 然而,要如此坦承也順便坦承自己在這些很「直」的面向上被弄「彎」、從身體到心的感受,這樣關注自我轉變並向讀者坦白其實是很「散文」的。
Thumbnail
2024/11/04
讀完之後一句話跑進我腦海:好直好直的散文。 然而,要如此坦承也順便坦承自己在這些很「直」的面向上被弄「彎」、從身體到心的感受,這樣關注自我轉變並向讀者坦白其實是很「散文」的。
Thumbnail
2024/07/26
2024/07/26
2024/06/25
總認為沒有範本的成長是個難題,不過讀完《少年蒙歌》後,才發現也許更艱難的成長,是根本給錯了範本。
Thumbnail
2024/06/25
總認為沒有範本的成長是個難題,不過讀完《少年蒙歌》後,才發現也許更艱難的成長,是根本給錯了範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那種校園風雲人物,也難進入主流圈圈,大多數的時候,是分組時會緊張要趕快找人的那種,只跟班上幾個朋友熟,常常感到自己有點格格不入,或者說可能有點跟人不一樣,好羨慕那種可以自在展現自己的人,我常是內斂而敏感的,因為很在乎別人感受,當不知講什麼尷尬、手腳不知往哪擺時,寫作,成為我的自在空間。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是那種校園風雲人物,也難進入主流圈圈,大多數的時候,是分組時會緊張要趕快找人的那種,只跟班上幾個朋友熟,常常感到自己有點格格不入,或者說可能有點跟人不一樣,好羨慕那種可以自在展現自己的人,我常是內斂而敏感的,因為很在乎別人感受,當不知講什麼尷尬、手腳不知往哪擺時,寫作,成為我的自在空間。
Thumbnail
  以書寫作為方法這個名稱,仿效的是人類學家項飆的著作《以自己作為方法》,書中提倡那種以自己、以小人物為出發點去描繪、闡述時代與世界的論點很打動我。
Thumbnail
  以書寫作為方法這個名稱,仿效的是人類學家項飆的著作《以自己作為方法》,書中提倡那種以自己、以小人物為出發點去描繪、闡述時代與世界的論點很打動我。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追尋個體化總要面對內在的陰影。陰影不一定是可怕的,反而是這種「 #小看自我、輕視內在」的心念,更有殺傷力吧。
Thumbnail
追尋個體化總要面對內在的陰影。陰影不一定是可怕的,反而是這種「 #小看自我、輕視內在」的心念,更有殺傷力吧。
Thumbnail
有些書,看到書名,就覺得應該立刻收入囊中,這本書就是其一。這本書沒有起承轉合的文筆、發人深省的道理或令人玩味再三的故事。它只是好好的訴說那些我們在「等待成為自己」的日子,它只是緩緩的道來曾經的徬徨、無力、挫折、難過⋯⋯那些我們不那麼喜歡,卻又得面對的日子。 生活在一個離不開「人」的世界裡,我們很難全
Thumbnail
有些書,看到書名,就覺得應該立刻收入囊中,這本書就是其一。這本書沒有起承轉合的文筆、發人深省的道理或令人玩味再三的故事。它只是好好的訴說那些我們在「等待成為自己」的日子,它只是緩緩的道來曾經的徬徨、無力、挫折、難過⋯⋯那些我們不那麼喜歡,卻又得面對的日子。 生活在一個離不開「人」的世界裡,我們很難全
Thumbnail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Thumbnail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長篇小說的技藝》中提及六種尋找靈感的方式:進退兩難、不合常理、尋找關聯、搜索記憶、移植、報復。我豁然開朗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把眼光與思考從他身上移開。
Thumbnail
  「盲從」,是一種失去自我的開始。許多雞湯文總是會提到要「找自己」、「做自己」,以往的我在他人眼裡,可能是個勇於做自己、表達自己感受的人,但偶而也會因著環境而迷失,因為有在乎?有想望?有目標?這些似乎都還在摸索、尋找中。   今天,終於願意開始正視自己的狀態,有一種羨慕別人的專業,腦袋動得快,而自
Thumbnail
  「盲從」,是一種失去自我的開始。許多雞湯文總是會提到要「找自己」、「做自己」,以往的我在他人眼裡,可能是個勇於做自己、表達自己感受的人,但偶而也會因著環境而迷失,因為有在乎?有想望?有目標?這些似乎都還在摸索、尋找中。   今天,終於願意開始正視自己的狀態,有一種羨慕別人的專業,腦袋動得快,而自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拒絕開成別人眼中的花:成就美好自己的40個激勵》推薦序 「我是誰?」是人生課題的大哉問。 在5G萬物聯網、人人皆媒體的數位時代,透過新媒體工具,任何人都能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態度。「找出自己的興趣,善用自己的專長,去經營個人的自媒體。」一向是我在校園演講、企業內訓開宗明義必定會闡述的論點。
Thumbnail
《拒絕開成別人眼中的花:成就美好自己的40個激勵》推薦序 「我是誰?」是人生課題的大哉問。 在5G萬物聯網、人人皆媒體的數位時代,透過新媒體工具,任何人都能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態度。「找出自己的興趣,善用自己的專長,去經營個人的自媒體。」一向是我在校園演講、企業內訓開宗明義必定會闡述的論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