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中】十年後再訪台中棒球場

【2021.台中】十年後再訪台中棒球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1年陪著雲科大棒球校隊,一同體驗興農盃冠軍賽被"屠殺"的經驗後,整整十個年頭,我沒有契機再走進台中棒球場,當觀眾的機會也沒有。這座不再辦理職棒比賽的老球場,徹底離開自己的生活圈。

十年後,在雲科大的親戚加入棒球校隊,而後系際盃被機械系以在校外系生身分入隊,並隨賽程推進,迎來5月8日在台中棒球場,與台大土木的十六強賽。當天我便整天搭著台中捷運,為後來因疫情升級而無法成行的社遊踩線,最終在時間大幅延誤下,從市政府搭著公車,直接前往一中街再步行前往。

十年其實一點都不長,對吧。


【再次聽到台中棒球場的擊球聲】

2007年之前到台中棒球場看球,進出動線都是經過雙十路旁台體大體育館,直接從雙十路走到球場的一壘側,但2007年起改成得繞道電台街多走5分鐘,從稍微靠球場三壘側的新設大門進出。

台中棒球場"真正"的大門

台中棒球場"真正"的大門

從中科大位在三民路上的公車站牌出發,穿過一中街商圈,大約十來分鐘才走到台中棒球場的周圍。

台中市區的三民路,自最早搭公車去來來、中友百貨,還有看職棒時就曾來過。另外以新生身分參加的大學迎新,好像也辦在這一帶的餐廳內。這樣說來,這條交通總是混雜的道路,似乎跟自己蠻有互動。

系際盃十六強戰進行中

系際盃十六強戰進行中

台中棒球場仍維持藍色系的外觀主體,那個採用綠色且全壘打牆只有380英呎遠的時代,感覺是很久前的事。不過,本壘後設施,還有中外野計分板,都能看見被遺留的舊時「綠色」。

當時比賽已到中段的四局,擔任先攻的雲科機械,在因未開燈而略顯昏暗的球場內,已經大比分領先台大土木。

台中棒球場一日既往的電子計分板

台中棒球場一日既往的電子計分板

雲科電機的休息室在一壘側,上面有幾位應該是球員朋友的人在幫忙拍照。其實兩邊休息室上方都有開放,但絕大多數觀眾都坐在本壘後方。

幫雲科機械拍照的學生,穿著寫有「YUNTECH」的衣服

幫雲科機械拍照的學生,穿著寫有「YUNTECH」的衣服

好在只有陰天,沒有下雨

好在只有陰天,沒有下雨

觀察下來,台中棒球場有明顯改變的地方,就是一、三壘側看台的座位,從原本小小一塊塑膠坐墊,變成隔排設置有靠背座椅。以前每個階梯就是一排座位,剛開始甚至連坐墊都沒有。

如果這裡再辦職棒比賽,而且只賣這些靠背椅的座位,看球一定很舒適。

第一次看到設在一、三壘看台的藍色靠背椅

第一次看到設在一、三壘看台的藍色靠背椅

但這裡自2013年5月2日的比賽起,不再安排職棒比賽,就連「台中棒球場」這個名字,即使在Google地圖上顯而易見,更多時候,尤其比賽時官方提供的資訊,「台灣體大棒球場」才是固定使用的名稱,也多辦理業餘和校際等級的比賽。

正式名稱恐怕更少人知道,是「教育部體育署臺中棒球場」。那「台中棒球場」這個簡稱,好像又還說得過去。反正,我還是用自己習慣的叫法。

「全國大專院校系際盃棒球爭霸賽」的布條

「全國大專院校系際盃棒球爭霸賽」的布條

台中棒球場的左外野後,是由矮至高的住宅

台中棒球場的左外野後,是由矮至高的住宅

比賽最後,雲科機械以15:3在五局提前結束比賽,打敗台大土木晉級八強。可惜是雖為大比分贏球,擔任候補球員的親戚並未出場,倒是在內野與休息室之間,不斷來來回回傳遞球具。

突然注意到兩隊球衣顏色其實蠻接近的

突然注意到兩隊球衣顏色其實蠻接近的

雲科機械球員對看台上啦啦隊敬禮

雲科機械球員對看台上啦啦隊敬禮

球員與球經們在本壘後方合照

球員與球經們在本壘後方合照

其實這屆系際盃,印象中大概六、七月就要到新北的三重棒球場比後續賽程,但大家都知道五月發生了什麼事-疫情升級,導致系列賽全部暫停下來。等到八強對戰成大環工的比賽開打,已經是10月8號的事情。

那是場延長賽打到九局,還使用突破僵局制才分出勝負的大比分激戰,最後雲科電機以14:10,在有來有往的比賽中擊退成大環工晉級四強。

八強賽結束後的台中棒球場計分板

八強賽結束後的台中棒球場計分板

曾經是職棒比賽時做為樂隊位置的休息室正上方平台

曾經是職棒比賽時做為樂隊位置的休息室正上方平台

系際盃最終結果,雲科機械在四強戰被壓制火力,4:7敗給清大動機,幸好季軍戰以勝利收尾,以7:0完封淡江航太,帶走第四屆系際盃的季軍獎盃。話說清大動機在冠軍戰以14:4擊敗台體體育,完全是出乎我預料之外,因為我真的以為,即使"只是"系際盃,冠軍也必然是體育大學的囊中物。

從本壘後方望向中外野的台中棒球場全貌

從本壘後方望向中外野的台中棒球場全貌

話說前面提到2013年5月2日的比賽,那是義大犀牛第一年、兄弟象最後一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球星 Manny Ramirez 還來台灣打職棒時的事了。

台中棒球場的地段真的很棒,特別是一中街商圈的存在,讓這座球場即使設施既老舊又簡陋,不難想見一旦辦職棒比賽,觀眾數不會少到哪去。可恐怕也就是建築、設備等實在跟不上時代,還有管理權在台體大手上,才讓這座球場在台灣的職棒發展上,已脫隊好一段時間了。

從興農盃到系際盃,進入2010年代後,兩次到這的原因都是認識的人有參與比賽而來,只差在比賽時,自己是在休息室還是看台上。或許未來幾年,專程跑來看黑豹旗也不是不可能。

不可否認的,這座我第一次進場看職棒的水藍色球場,已經離我的生活圈很遠了。

準備收拾離開的雲科電機

準備收拾離開的雲科電機

比賽結束後,我沒有跟著親戚一起回去,也沒回到一中街商圈等公車,而是直接沿著電台街往西走,穿過進德北路、進化路、南京東路等主幹道,最後抵達必然是頭一次進站的台鐵精武站,從這直接搭區間車南下。

這段評估起來走大概20分鐘的路程,可能自己一整天台中市區跑透透太累,實際走得非常吃力,這便是為何看到台鐵的高架橋時覺得鬆一口氣。

已點亮夜間照明的台鐵精武站

已點亮夜間照明的台鐵精武站

這一趟在母親節前的週六,結合台鐵、台中捷運、台中歌劇院、台中市區公車、台中棒球場等交通工具及景點的旅程,隨著只看後半段的系際盃比賽結束而告一段落。這或許是我第一次,獨自安排在台中市區走走的計畫,就因為有台中捷運的關係。

至於後來我沒有直接從精武搭回員林,而是想辦法"榨乾"捷運一日券的價值,硬是在大慶又下車,轉搭捷運前往高鐵台中站,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那與台中棒球場之間的下一段故事,又會從何時才開始呢?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1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乘零|獨旅漫行式 的其他內容
結束興農牛盃冠軍賽後,跟著雲科大校隊,來到第二次造訪的洲際棒球場參加頒獎典禮,也順道看了免費的牛象大戰。慶幸當時正迎來沒有假球的最長時期,卻仍感慨數年後,無法逆轉牛象兩隊的轉賣。
關於「卡娜赫拉的小動物」的粉絲,在九月去夢時代看這系列的「田園小鎮」展,以及途中還遇到嚕嚕米快閃店的這檔事。最後不意外的,又被"斂財"高手「兔匪」搶了幾百元的商品購買支出。
2007年最後一次進台中棒球場看職棒,而四年後的2011,隨著到雲科大後的緣分,與棒球隊再度來到這座藍色系的球場,參與地方盃賽的決賽。這回自己在三壘休息室內,體驗著紅土邊緣的觀戰。
從未在台北長住的我,多年前有次待上整整一個月,為的是大學實習被安排在某報系體育組。身為棒球迷,那段日子幸運地能在天母及新莊棒球場裡穿梭外,也帶來如今難以再現,有別於觀光客的台北經驗。
身為住在中部的統一獅迷,有著到獅隊主場台南棒球場朝聖的想法並不為過,最終在十多年前大學生活即將過半的期末考後付諸實踐,從一趟只待一個晚上的快閃行程,做為台南巡禮的開始。
在統一獅與味全龍職棒熱身賽的安排下,完成造訪高雄市澄清湖棒球場的想法,也體會到這座球場票房會普遍不佳的原因。然而在職棒因疫情停賽的五月現在,連煩惱怎麼從市區移動到球場,都成了種盼望。
結束興農牛盃冠軍賽後,跟著雲科大校隊,來到第二次造訪的洲際棒球場參加頒獎典禮,也順道看了免費的牛象大戰。慶幸當時正迎來沒有假球的最長時期,卻仍感慨數年後,無法逆轉牛象兩隊的轉賣。
關於「卡娜赫拉的小動物」的粉絲,在九月去夢時代看這系列的「田園小鎮」展,以及途中還遇到嚕嚕米快閃店的這檔事。最後不意外的,又被"斂財"高手「兔匪」搶了幾百元的商品購買支出。
2007年最後一次進台中棒球場看職棒,而四年後的2011,隨著到雲科大後的緣分,與棒球隊再度來到這座藍色系的球場,參與地方盃賽的決賽。這回自己在三壘休息室內,體驗著紅土邊緣的觀戰。
從未在台北長住的我,多年前有次待上整整一個月,為的是大學實習被安排在某報系體育組。身為棒球迷,那段日子幸運地能在天母及新莊棒球場裡穿梭外,也帶來如今難以再現,有別於觀光客的台北經驗。
身為住在中部的統一獅迷,有著到獅隊主場台南棒球場朝聖的想法並不為過,最終在十多年前大學生活即將過半的期末考後付諸實踐,從一趟只待一個晚上的快閃行程,做為台南巡禮的開始。
在統一獅與味全龍職棒熱身賽的安排下,完成造訪高雄市澄清湖棒球場的想法,也體會到這座球場票房會普遍不佳的原因。然而在職棒因疫情停賽的五月現在,連煩惱怎麼從市區移動到球場,都成了種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