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Fed轉鷹加速Taper,Omicron影響不明,就業弱於預期,成長股崩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週美國聯準會Powell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提到供應鏈中斷導致的通膨有進一步上升的風險,因為”transitory”暫時這個詞過於模糊誤導,所以以後不用了。但聯準會仍預期通膨將持續到2022年中才會回落。目前家戶已經明顯感受通膨的影響,聯準會將會使用工具確保更高的通膨不會持續下去。隨著通膨和經濟成長,聯準會可能會更快提前幾個月完成Taper,這基本上是明確的鷹派表態,目前Omicron影響仍不明,但現在直面高通膨是在聯準會的優先順序。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也說,他們認為通膨會在2022年下降,他認為目前石油天然氣和電力是通膨的主因,但是到2022年底都會大幅下降。目前已經看到供應端交貨時間減少中,如果12月的數據證實這件事,那供應端正常化會降低通膨壓力。拉加德甚至預計明年一月通膨就會回落,並重申明年不太可能升息。

在Omicron大規模傳播,對於復甦預期的悲觀影響之下,油價基本上還在修正。OPEC+的會議結果出乎意料維持他們原本的增產計畫,一月每日增產40萬桶,除了美日印英各國都開始釋放戰備儲油,加上OPEC+按計劃的逐步增產,若景氣沒有加速復甦,油價可能難進一步上升。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11月服務業PMI創下新高到69.1,需求非常強勁超過供給,也是因為產能勞動力與供應鏈受限,庫存仍非常低。11月的非農就業數據,新增21萬低於預期的54.5萬,失業率4.2%比預期4.5%低,兩邊的差異是一邊是機構的調查另一邊是政府。不過目前新增職缺繼續上升,時薪也年增4.8%,勞動力現在仍是供不應求狀態,Omicron如果很嚴重是有可能會讓勞動力延緩回到職場的趨勢延續。

富國銀行報告種指出最主要消失的勞動力是25-54的女性,許多因為育兒原因未回到職場,而托育中心的就業人數下降10%,現在到處缺工薪水飆漲,讓人力成本佔托育中心最高,讓他們難以競爭找人。65歲以上的戰後嬰兒潮老人大量退休,在疫情後更不想回勞動市場,讓勞動力的補充更難回到疫情前。

SEC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外國公司若連續3年未能呈交審計報告給PCAOB審核,並證明自己不是被外國政府實際擁有或控制,可以要求退市。

滴滴在同天就宣布將從紐約證交所退市,要改往香港上市,背後是中美衝突加劇,中國更加要求數據安全不想分享資料給美國,美國SEC在瑞幸中概股暴雷後,要加大對外國公司尤其中概股的審計監管。這也引發了中概股的連鎖反應,大型中概科技股在美國出現退市潮可能性越來越大,引發市場恐慌,同一天恆大也確定違約一筆2.6億美元債,或多或少加重了跌勢。

本週中國三大視頻網站之一的愛奇藝,不堪虧損正在大幅裁員,裁員的比例在30-40%,背景是廣告下滑,劇集和綜藝節目的收視都不如預期。

市場最近的風險偏好開始下降,Fintech和SaaS公司這類高成長科技股在財報展望稍有不如預期就會大幅貫殺,Asana 第三季收入年增70%,billing年增56%,皆低於第二季的成長速度,而之前在CEO一直追高買股非常瘋狂上漲的Asana,在財報和未來預期出現增速放緩動能也消失。DocuSign 雖然獲利和收入都超越市場預期,但給出了悲觀的展望, 股價暴跌超過了40%。

許多熱門的科技高成長股都出現了,從最高點跌幅超過40%的下挫,像是近期剛IPO禁售解禁的Robinhood離一年高點已經跌了超過70%,放棄iBuying的Zillow跌了70%,Fintech的Upstart跌了57%、PLTR跌掉57%。這也導致以成長股為首的Ark績效慘烈,主要持股只有特斯拉沒有進入-20%的技術熊市。

下面這個 Finviz圖,橫軸是營收季成長,縱軸是52周高點跌幅,圓圈大小是市值。可以看出許多高成長SaaS軟體股遭遇嚴重打擊。

遇到這種成長股大規模的下殺,其實大型科技股為主的NASDAQ和標普500並沒有跌破季線,市場上的資金在高通膨的環境下,與其選擇債或不孳息的黃金,許多錢也都把大型科技股當作資金避風港不離開市場。比較弱勢的是已經跌破年線的羅素2000,又回到了一整年盤整的下緣。

掉下來的刀子,最好等到止穩再接,或是你真的對個股有很深的研究,對公司的信心與信仰十足,再去做逢低佈局。否則本不夠厚的人,沒辦法像蒙格那樣越低越接本多終勝。避下殺鋒芒降低擴大虧損的風險。放大週線等級可以看看

目前看起來,除了大型科技股,汽車相關和半導體產業相對抗跌。福特說自己在兩年內,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動車生產商,年產量接近60萬輛。主要的推動力來自於F-150的電動皮卡,預定量已經接近20萬輛。

如果要比較有把握的,可以拉長來看至少季線或半年線仍在上升趨勢,股價在那之上的公司,下檔可能相對比較有支撐,不會像一些成長股開始下挫跌破所有均線後深不見底,腳麻不知道哪開始停損。長線還保持上升趨勢的公司,站上中長期均線開始重新佈局也是比較穩的做法。

當然以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大家還是需要自己做功課,大盤回調都是危與機並存的時刻,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6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
9.3K會員
278內容數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2025/02/15
本文分析了波克夏、Jennison Associate、Stanley Druckenmiller、Capital Group、Coatue和Baillie Gifford等機構投資者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投資動向,他們普遍在大型科技股上採取減持策略,但同時也增持了一些被低估的股票。
Thumbnail
2025/02/15
本文分析了波克夏、Jennison Associate、Stanley Druckenmiller、Capital Group、Coatue和Baillie Gifford等機構投資者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投資動向,他們普遍在大型科技股上採取減持策略,但同時也增持了一些被低估的股票。
Thumbnail
2024/11/16
這季的AI科技成長股大買家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別處了?
Thumbnail
2024/11/16
這季的AI科技成長股大買家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別處了?
Thumbnail
2024/08/16
Q2的13F報告,上次魚尾留給大家吃的機構們,這次又再繼續把AI倒貨給大家?
Thumbnail
2024/08/16
Q2的13F報告,上次魚尾留給大家吃的機構們,這次又再繼續把AI倒貨給大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擔憂外部影響通膨控制進程的可能外部因素之一 上週五俄羅斯宣布將原油減產激勵原油天然氣價格走高,市場可能關注以沙國為首的OPEC組織是否將隨後減產,以及美國是否需進一步升息壓制需求。 美國調整消費者通膨數據(CPI)項目權重,顯示CPI受惠基期下降的力道可能緩慢。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擔憂外部影響通膨控制進程的可能外部因素之一 上週五俄羅斯宣布將原油減產激勵原油天然氣價格走高,市場可能關注以沙國為首的OPEC組織是否將隨後減產,以及美國是否需進一步升息壓制需求。 美國調整消費者通膨數據(CPI)項目權重,顯示CPI受惠基期下降的力道可能緩慢。
Thumbnail
自2018~美國開始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就已經留下勞動供給緊缺的影子,只是疫情模糊本該聚焦的事件,但就業缺口並未因疫情而消逝反而更加惡化;12/15林啟超於“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表示過往40年從來沒看過這種景象(勞動供給失衡),而造成這種缺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長新冠導致這些勞動力提前或無法回
Thumbnail
自2018~美國開始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就已經留下勞動供給緊缺的影子,只是疫情模糊本該聚焦的事件,但就業缺口並未因疫情而消逝反而更加惡化;12/15林啟超於“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表示過往40年從來沒看過這種景象(勞動供給失衡),而造成這種缺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長新冠導致這些勞動力提前或無法回
Thumbnail
美國公布11月就業與失業數據 ,工時減少且薪資增長,整體維持穩健顯示勞動市場強勁並符合聯準會預期年內失業率3.8%範圍,預期維持目前升息的步伐。
Thumbnail
美國公布11月就業與失業數據 ,工時減少且薪資增長,整體維持穩健顯示勞動市場強勁並符合聯準會預期年內失業率3.8%範圍,預期維持目前升息的步伐。
Thumbnail
大家好,這個週末台灣的梅雨少了一些,取代的是炎熱的溫度。 高漲的不只是溫度,還有美國CPI,是的,這個話題可預期還會是短期的發燒話題,投資人猶如驚弓之鳥,本週包含台灣,全球許多央行都會召開利率會議,最受矚目的自然是美國聯準會FED。 甫結束的一週,CPI推了一把,股市創下年初以來單週最大跌幅。
Thumbnail
大家好,這個週末台灣的梅雨少了一些,取代的是炎熱的溫度。 高漲的不只是溫度,還有美國CPI,是的,這個話題可預期還會是短期的發燒話題,投資人猶如驚弓之鳥,本週包含台灣,全球許多央行都會召開利率會議,最受矚目的自然是美國聯準會FED。 甫結束的一週,CPI推了一把,股市創下年初以來單週最大跌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