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頁減碳戰略地圖展開淨零轉型

2023/09/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當我們回想起  聖嚴法師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來思考如何面對碳議題? 如何接受碳有價格? 如何處理減碳的作法? 如何把剩餘的排碳放下,用抵換方式來達到碳中和? 

或許,這樣可以擺脫碳焦慮,但怎麼做? 在淨零轉型的馬拉松賽道上,淨零轉型321的節奏,讓每個人、每個企業找到自己步調,這時手上能再有張戰略地圖,會讓我們開始有依據,而不會被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笑臉貓笑。

什麼是「減碳戰略地圖」? 

Simon Sinek(2009) 提出Golden Circle 中心的WHY,建構這戰略地圖最中心的地位。為什麼我們要減碳? 是自我要求? 客戶要求? 或是法規要求? 這跟Carroll( 1979) 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從經濟(生存)、法律(要求)、倫理(期待)、慈善(自發)等四個層次來看企業為什麼要做企業社會責任,而這正可轉換成為戰略地圖的中心 「為什麼要做減碳?」

很多朋友問「碳權怎麼買?」我一定會回頭問「那你打算怎麼用?」

這就是中心的WHY,如果是為了環境部準備徵收的碳費,那就只有環境部核定的減量額度才能扣抵;如果是因應CBAM法規要求,那現在怎麼買可能都不對,畢竟現在要求申報,2027年5月31才要付費,中間還有很多國貿條件待確認,現在買了可能都白買。如果是因應供應鏈客戶的要求,那就是問客戶接受哪種自願減碳碳權與核發單位,購買客戶認同的碳權才能給客戶碳中和的產品。如果是自主要求或是想做行銷訴求,那就..請小心不要被騙或是過度變成green washing。

確定自己減碳的WHY後,便可決定要做哪種碳盤查? 是組織層級的溫室氣體盤查(如碳費徵收)或是產品服務層級的碳足跡盤查(CBAM或客戶要求)。當然,組織層級的溫室氣體盤查架構上稍微簡單一點,如同出國前,拿個行李秤在家先把行李重量秤一下,超重的話就先拿掉不必要行李做減量動作,非帶不可的再到機場買超額行李的額度。這些的盤查重點都是讓我們了解自己(組織或產品服務)的碳排熱點在哪裡,才能開始減量,這也是淨零轉型的第一階段。

知道碳排熱點後,減碳兩大策略「能源」與「資源」,能源就是一減一增,減少用電、增加用電效率,這可以透過數位科技來協助,進一步做到micro managaement,擠完毛巾再丟去脫水。資源則是透過循環經濟來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循環經濟不只是回收,更是「循環+經濟+價值」。

所以先分析自己的營運範疇、核心能力在生物循環或工業循環的哪(幾)個階段,怎麼跟自己的商業模式或營運模式結合,如同Michael Porter, 2011年所提的「共享價值」打破企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是種責任、是種成本負擔的迷思,轉成企業追求獲利、追求永續經營上的價值一樣,循環經濟的行動也是讓營運上的價值增加與維持,擺脫是成本的負擔。透過這些分析與討論,找出策略與方向。這樣所設定的淨零轉型行動,才能逐步落實,朝向企業的唯一目標「永續經營」前進,而當大家都這樣做了,我們好、我們下一代也好,不遺漏任何人之下,達到永續落地「共好循環」,來做到淨零轉型,面對2030的期中考與2050的期末考。

減碳戰略策略地圖

減碳戰略策略地圖


微笑步魯斯
微笑步魯斯
一個對永續未來保持信心的微笑者,發揮小小影響力推動大大世界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