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街景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Copyright © 2021 Shiangju Chen
記得兩年前,在我家附近的一個資源回收場外面拍照時,旁邊有個老人走了過來。
「你在拍什麼?」
「我覺得這色彩搭配蠻漂亮的,想拍下來,請問你是老闆嗎?」
我以為他是老闆,想取得所有人的允許。
「不是,這我朋友開的」「這裡哪有什麼好拍的啊?」
我又跟老人解釋一次我覺得哪裡漂亮。
老人覺得我是怪咖,搖搖頭走開了。
正當我再度舉起相機時,剛剛在資源回收場外一部山貓上休息的中年人朝我走了過來。
「你在拍什麼?」
我把跟老人說的話複述一次給他聽。
「你娘咧,你不要給我亂拍拿去檢舉喔!」
他不太相信我說的話,朝我惡狠狠的說。
「你馬卡拜託咧!我要檢舉的話我就用手機偷偷拍了,這是底片機耶!要檢舉哪會那麼費事用底片機拍啦!」我故意用有點抱怨的語氣,把我的相機給他看。
還好從小到大,我身邊都不缺說話幹幹叫的台客朋友,聽到這些話不會覺得太刺耳。會講台語也很重要,這時講台語才對味啊!不過,自從拍街景的頻率增高後,被詢問我在幹嘛的機率也隨之大增。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坦白說,台灣人在公眾場合被拍,除非是被拍到比較隱私的畫面 (這種畫面我通常會避開,但不是每個街頭攝影師都如此) ,不然不太會介意,頂多遮臉,或要你別拍;但拍景就不一樣了,當發現有人在拍他家的店面、汽車、機車,即使這些物品本來就是在公眾可以看得到的路邊,但會出來問清楚的人多了很多。原因無他,台灣的檢舉達人實在是太多了。
另外,在鄉間拍景拍得太忘我,侵犯到(沒栓的)家犬或野狗領地,被追到屁滾尿流;在停車場拍照,被承租人不小心關起來,都是常有的事。拍景的風險一點都不比拍人低啊 (苦笑) 。
至於那位中年人 (應該是資源回收場的老闆) 最後的反應呢?
是這樣的,他看了看我的相機,確認是底片機後,姿態馬上就放軟,搭著我的肩道歉了,台灣人就是這麼善良可愛啊!
「歹勢啦!我還以為你要去檢舉,這哪有什麼漂亮好拍的啊?」
然後,他搔著頭邊往回走,邊咕噥著說:
「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玩底片機喔?」
「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玩底片機喔?」
「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玩底片機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舊機裝新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底片與數位攝影之爭,這個在2、30年前最常被爭辯的問題,現在早已偃旗息鼓。勝負已分,數位攝影早已主宰全局。 當初底片與數位攝影的爭論有許多面向,以下列舉一些底片擁護者的論點包括:1. 數位攝影的步調太快,拍攝底片的過程可以讓人在步調快速的世界放慢腳步;2. 底片相機、鏡頭(多為二手物品較為便宜)與底
Kodak Ektachrome 100   新北.台灣   盲拍 (Shoot from the hip) 是某些街頭攝影師喜歡用的技巧。 Shoot from the hip原是指一種西部牛仔決鬥時比拔槍快速的射擊方式,從髖部拔槍後,槍不往上平舉,也不(精確)瞄準,在腰間就開槍。由於決鬥時的距離
雖然與我拍攝的方式與主題相差甚多,但植田正治先生仍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攝影大師。他是日本超現實攝影的代表人物,曾首獲法國文化部頒發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雖然他在台灣的名氣比不上荒木經惟與森山大道,但無損其在日本乃至世界攝影的大師地位。 有這樣高的成就,但何以他一直堅持自己是「業餘攝影愛好者」?他在
新北.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忘了是哪位攝影師說過:「用感性拍照,用理性選照片。」 這樣的說法反映了攝影是種受情感、本能、直覺驅使的藝術。在按下快門的那瞬間,即便受過多嚴格的構圖訓練(理性),也必須忘得精光,才能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所有攝影的訓練必須內化為自己本能的一部
高雄.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以前曾寫過一陣子部落格,在FB盛行後便擱下了,因為FB實在太方便,能夠迅速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朋友,也能收到即時的回饋。 部落格相較於時下的FB、IG社群媒體來說,感覺是有點過時的產物,正如攝影的底片與數位之爭,數位早不知將底片
底片與數位攝影之爭,這個在2、30年前最常被爭辯的問題,現在早已偃旗息鼓。勝負已分,數位攝影早已主宰全局。 當初底片與數位攝影的爭論有許多面向,以下列舉一些底片擁護者的論點包括:1. 數位攝影的步調太快,拍攝底片的過程可以讓人在步調快速的世界放慢腳步;2. 底片相機、鏡頭(多為二手物品較為便宜)與底
Kodak Ektachrome 100   新北.台灣   盲拍 (Shoot from the hip) 是某些街頭攝影師喜歡用的技巧。 Shoot from the hip原是指一種西部牛仔決鬥時比拔槍快速的射擊方式,從髖部拔槍後,槍不往上平舉,也不(精確)瞄準,在腰間就開槍。由於決鬥時的距離
雖然與我拍攝的方式與主題相差甚多,但植田正治先生仍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攝影大師。他是日本超現實攝影的代表人物,曾首獲法國文化部頒發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雖然他在台灣的名氣比不上荒木經惟與森山大道,但無損其在日本乃至世界攝影的大師地位。 有這樣高的成就,但何以他一直堅持自己是「業餘攝影愛好者」?他在
新北.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忘了是哪位攝影師說過:「用感性拍照,用理性選照片。」 這樣的說法反映了攝影是種受情感、本能、直覺驅使的藝術。在按下快門的那瞬間,即便受過多嚴格的構圖訓練(理性),也必須忘得精光,才能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所有攝影的訓練必須內化為自己本能的一部
高雄.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以前曾寫過一陣子部落格,在FB盛行後便擱下了,因為FB實在太方便,能夠迅速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朋友,也能收到即時的回饋。 部落格相較於時下的FB、IG社群媒體來說,感覺是有點過時的產物,正如攝影的底片與數位之爭,數位早不知將底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結帳櫃台就守在樓梯旁,看來老闆模樣的,是一位花白頭髮的中年男子,臉色低沉的接過書,收錢,裝袋。 「你係台灣來的?」他忽然開口。 「係。」我點頭,回了一句口音不準的港語。 他燦然一笑:「多謝。」彷彿喟嘆般的在地港語。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在一個位於鄉村心臟地帶的小村莊裡,珍帶著她的相機漫步,急切地捕捉著這個小鎮悄悄流動的生命精華。那天下午,一層柔和的薄霧籠罩著街道,使一切都顯得如夢似幻,珍被這種美感深深吸引。當她經過一家當地咖啡館時,她的目光被一位坐在霧氣朦朧的窗後的男士吸引。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之前在花蓮收資料時,跟一位年輕小哥聊天。他說,我住在這邊也沒什麼可以花錢的,我就存起來。
Thumbnail
臺灣許多專業照相館隱身於巷弄間,提供專業攝影服務。文章敘述截然不同的拍照體驗,從臺灣照相館到加拿大市集的照相小店,不同環境下的拍照經歷。作者提到了拍照時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心得體會。
Thumbnail
一位女性在嘗試出售她的古董相機時,遇到了麥可。他不僅提供了一個寄賣的場所,還用她的相機拍了一些照片,並將它們放在網路廣告中,以展示相機的實際效果。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
06/14/2014 D4:南湖山屋-南湖大山-南湖山屋 急著下山嗎?   南湖山屋中住了兩個人,他們要待三十天。 他們到南湖山區來攝影。   不像我們背台小DC,他們是帶著傳統的底片機。 而底片還不是一卷卷的,而是一張張的底片。 為了讓我看看底片機長什麼樣,他搬出攝影器材來並組裝
Thumbnail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結帳櫃台就守在樓梯旁,看來老闆模樣的,是一位花白頭髮的中年男子,臉色低沉的接過書,收錢,裝袋。 「你係台灣來的?」他忽然開口。 「係。」我點頭,回了一句口音不準的港語。 他燦然一笑:「多謝。」彷彿喟嘆般的在地港語。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在一個位於鄉村心臟地帶的小村莊裡,珍帶著她的相機漫步,急切地捕捉著這個小鎮悄悄流動的生命精華。那天下午,一層柔和的薄霧籠罩著街道,使一切都顯得如夢似幻,珍被這種美感深深吸引。當她經過一家當地咖啡館時,她的目光被一位坐在霧氣朦朧的窗後的男士吸引。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之前在花蓮收資料時,跟一位年輕小哥聊天。他說,我住在這邊也沒什麼可以花錢的,我就存起來。
Thumbnail
臺灣許多專業照相館隱身於巷弄間,提供專業攝影服務。文章敘述截然不同的拍照體驗,從臺灣照相館到加拿大市集的照相小店,不同環境下的拍照經歷。作者提到了拍照時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心得體會。
Thumbnail
一位女性在嘗試出售她的古董相機時,遇到了麥可。他不僅提供了一個寄賣的場所,還用她的相機拍了一些照片,並將它們放在網路廣告中,以展示相機的實際效果。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
06/14/2014 D4:南湖山屋-南湖大山-南湖山屋 急著下山嗎?   南湖山屋中住了兩個人,他們要待三十天。 他們到南湖山區來攝影。   不像我們背台小DC,他們是帶著傳統的底片機。 而底片還不是一卷卷的,而是一張張的底片。 為了讓我看看底片機長什麼樣,他搬出攝影器材來並組裝
Thumbnail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