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部落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高雄.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Copyright © 2021 Shiangju Chen
以前曾寫過一陣子部落格,在FB盛行後便擱下了,因為FB實在太方便,能夠迅速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朋友,也能收到即時的回饋。
部落格相較於時下的FB、IG社群媒體來說,感覺是有點過時的產物,正如攝影的底片與數位之爭,數位早不知將底片狠甩多少條街。數位的方便性與即時(分享)性,是底片永遠比不上的。
不過底片與部落格,即便有點過時,仍然有他們的優點。部落格相對於FB與IG而言,可以做較為詳細的論述,而部落格的高隱蔽性與低連結性,也讓像我一樣不想拋頭露面的作者能比較安心的說自己想說的話,無庸擔心家人與朋友的眼光。以攝影的討論為例,在FB的話,就只能委婉的表達立場,原因就是怕說得太白會得罪一票朋友(沒辦法,我就孬)。
事實上FB也不是可以講真話的地方,一則貼文常會引發自己意想不到的反應,而那還是你看得到的,沒說出來的你壓根不會知道。人心難測,而群眾更是難以控制。倒不如躲在自己的小部落格裡,就算無病呻吟,也不礙到別人。又或者說,就算礙著別人,只要你不主動回應討戰,別人也找不到、管不了你。
兜了一大圈,還是回來部落格,用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寫點與拍照有關的東西,或抒發生活的雜感。
每篇文章的照片,如果是自己拍的,都會註明地點與底片種類,算是盡點推廣底片的心意。但這些照片都不是文章的配圖,所以不會有多餘的說明,也(應該)不會與文章有關。照片是照片,文章是文章,這點我堅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部落格是一個記錄生活、抒發情感、分享資訊的個人網站。傳統上,部落格內容多為日誌式分享生活紀錄、旅遊心得、情感抒發或有用資訊。文章介紹部落格的特性和社群平臺的發展。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Thumbnail
有很多很多的照片,如今再也拍不出來了,即使回到了同樣的地方。 硬碟照片庫裡,2004年,是裡頭存留最早期的照片;在這之前的,已經完全消失,那時還沒學會謹慎備份這個觀念。 2004,20年前,來到高雄,有別於北台灣潮濕的溫度,一切都是新鮮有趣,相機從不離身;也是從那時開始,有了這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2023/10/27 寫作似乎只為逃避文學。 2023/10/27 我媽在我十八歲的時候送了我一台拍立得相機、兩包拍立得底片。幾天前朋友臨時和我借了一包,拿給他時才發現底片早已過期。他說沒關係,拿著就走了。其實我也沒關係。只是有點恍惚,從來不知道這東西也會過期,以為可以放很多年。 一
Thumbnail
多年後第一次在中文部落格裡發表網誌。 在90年代出生的我,還記得部落格曾是我的回憶,那時候部落格十分熱門,幾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現在有各式各樣的社交平台,很多人對部落格的回憶似乎沖淡了。這樣說也不對,其實到現在寫網誌的人還是很多,只是不同以前,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屬於我們
Thumbnail
眾多網路工具下,部落格和FB粉專是常見的兩個選擇。本文釐清部落格與FB粉專的差異,以及它們的使用方式和特點,讓讀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平台,進行個人或品牌推廣,以達到更好的獲利變現。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Thumbnail
不知道已經有多久沒有將相片拿在手上觀看了。 隨著數位相機的發展,照片自然而然也從紙張變成從數位裝置上觀看。 但偶爾還是會有想將相片列印出來的衝動,尤其是拍到一張非常喜歡的照片時。 除了傳統的相館,現在連便利商店也可以印照片, 但對想隨時將手機裡的照片,或者偶爾想從相機拍的照片中列印幾張出
因為有了智慧型手機後,SNS這些就只使用手機了。 先前有說過我都是使用Google的Keep記事,想到什麼就手機隨手拿出來拍照寫文,照片OK趕緊上傳發文分享,文章、小故事也是,就是很方便快速。 不過我只有在方格子用這個筆名,其他SNS都是使用廿多年來的帳號。 隻字片語、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部落格是一個記錄生活、抒發情感、分享資訊的個人網站。傳統上,部落格內容多為日誌式分享生活紀錄、旅遊心得、情感抒發或有用資訊。文章介紹部落格的特性和社群平臺的發展。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Thumbnail
有很多很多的照片,如今再也拍不出來了,即使回到了同樣的地方。 硬碟照片庫裡,2004年,是裡頭存留最早期的照片;在這之前的,已經完全消失,那時還沒學會謹慎備份這個觀念。 2004,20年前,來到高雄,有別於北台灣潮濕的溫度,一切都是新鮮有趣,相機從不離身;也是從那時開始,有了這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2023/10/27 寫作似乎只為逃避文學。 2023/10/27 我媽在我十八歲的時候送了我一台拍立得相機、兩包拍立得底片。幾天前朋友臨時和我借了一包,拿給他時才發現底片早已過期。他說沒關係,拿著就走了。其實我也沒關係。只是有點恍惚,從來不知道這東西也會過期,以為可以放很多年。 一
Thumbnail
多年後第一次在中文部落格裡發表網誌。 在90年代出生的我,還記得部落格曾是我的回憶,那時候部落格十分熱門,幾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現在有各式各樣的社交平台,很多人對部落格的回憶似乎沖淡了。這樣說也不對,其實到現在寫網誌的人還是很多,只是不同以前,我們可以自己設計屬於我們
Thumbnail
眾多網路工具下,部落格和FB粉專是常見的兩個選擇。本文釐清部落格與FB粉專的差異,以及它們的使用方式和特點,讓讀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平台,進行個人或品牌推廣,以達到更好的獲利變現。
Thumbnail
去年二月,建立了方格子的部落格,想要平時下班的時候寫寫東西,跟世界上的同好們,或意外看到我文章的讀者讀一讀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或,對這世道。 一年多過去了,莫名突然間,發覺部落格寫的文章全都在寫自己的事情,部落格的文章從沒提過自己對於各種議題的看法,每次的文章就等於自己每個月的人生寫照。
Thumbnail
不知道已經有多久沒有將相片拿在手上觀看了。 隨著數位相機的發展,照片自然而然也從紙張變成從數位裝置上觀看。 但偶爾還是會有想將相片列印出來的衝動,尤其是拍到一張非常喜歡的照片時。 除了傳統的相館,現在連便利商店也可以印照片, 但對想隨時將手機裡的照片,或者偶爾想從相機拍的照片中列印幾張出
因為有了智慧型手機後,SNS這些就只使用手機了。 先前有說過我都是使用Google的Keep記事,想到什麼就手機隨手拿出來拍照寫文,照片OK趕緊上傳發文分享,文章、小故事也是,就是很方便快速。 不過我只有在方格子用這個筆名,其他SNS都是使用廿多年來的帳號。 隻字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