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哪位以前喜歡的攝影師說過:「用感性拍照,用理性選照片。」
這樣的說法反映了這位攝影師認為,攝影是種受情感、本能、直覺驅使的藝術。在按下快門的那瞬間,即便受過多嚴格的構圖訓練(理性),也必須忘得精光,才能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所有攝影的訓練必須內化為自己本能的一部分,因為拍照是種感受的過程。但在事後編輯照片(photo editing)時,則必須用最嚴格的標準,用最理性的態度挑選照片 -- 攝影師只展現自己最好的照片,因此挑選照片,要在拍照當下的熱情完全冷卻後(可能是一週、數週、甚至一個月),依自己往常受過的訓練為之。曾經我也相信這樣的說法。
在這樣的思路基礎下,文青拍的照片總是有許多的文字來描寫拍照當下的感受。人年輕時情感總是比較豐沛,一不小心就會溢出來,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不過現在上了年紀,一位中年大叔用著文藝腔描述自己的照片,不是傻就是壞,更慘的就是兩者兼具。
但到底用感性直覺拍照對不對?
姑且不論攝影本質上是不是一種直覺的藝術,及上述「用感性拍照,用理性選照片」的說法在邏輯上有沒有矛盾,在實際上容不容易踐行。我現在比較懷疑這是攝影師的一種說詞,一種讓別人覺得莫測高深、覺得你拍的照片好是因為你有天份、無可取代的說詞。畢竟攝影與繪畫、雕塑還是有先天上的差異,在繪畫與雕塑的領域裡,進入門檻較高,就算方法被揭露了,但你的手就是不行,畫不出來、雕不出來,也只能徒呼負負。攝影不一樣,攝影用的是平常人買得起的機器,是一種大眾藝術,方法一公開,可能大家都能在短時間內上手成為大師。
這風險太高,在經濟層面來說,相當於一種營業秘密。
用感性拍照不是不對,或許......只是不好說。
新北.台灣 Kodak Ektachrome 100 Copyright © 2020 Shiangj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