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第52話|僱傭、承攬、委任(一)
付費限定

|第52話|僱傭、承攬、委任(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在使用借貸/消費借貸結束後,民法債各照法條編排,接下來的順序是僱傭、承攬、旅遊、出版及委任。但這裡筆者認為應該換一下順序,先跳過中間的旅遊及出版,就僱傭、承攬及委任綜合介紹。僱傭、承攬及委任在民法債編各論中都是一樣很重要的概念,而性質相近卻又不一樣,很常被拿來比較。本話將會先就這三種契約類型簡單先行介紹並比較,以下開始。

壹、僱傭、承攬、委任的定義

一、僱傭(民法第482條)

稱僱傭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一定或不定之期限內為他方服勞務,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重點在於「勞務的給付」。


二、承攬(民法第490條)

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重點在於「工作的完成」。


三、委任(民法第528條)

稱委任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為處理之契約。重點在於「事務的處理」。


貳、觀念比較

一、從定義的內容重點區分

 1. 僱傭重點在於「勞務的給付」

也就是說,受僱人的時間是綁死的,在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就是要聽從僱用人的指示提供勞務的給付,所以基本上同一時間不太可能同時訂有兩個以上的僱傭契約。

 2. 承攬重點在於「工作的完成」

只要在約定的期限內完成工作即可,由於不是提供勞務,所以時間不會被定作人綁死,彈性也會比僱傭大很多,同一時間也可以同時存在多個承攬契約。

 3. 委任重點在於「事務的處理」

委任介於僱傭跟承攬之間,不要求工作的完成,但時間又比僱傭來得彈性。


二、舉例說明其間的差異

在民法其他章節部分,甚至民法以外的其他法條規定中,也可以看到僱傭和承攬的差異。特舉以下兩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1. 民法侵權行為

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而民法第189條規定:「承攬人因執行承攬事項,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定作人不負損害賠償責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掘想法學教室−民法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25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正式進入了民法債編的最後一個有名契約類型。保證算是最後一個在實務上重要,在考試上也重要的有名契約類型,人事保證契約則是對於保證契約更進一步針對僱傭契約中的受僱人在執行職務上造成僱用人損害規定時,規定其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以及賠償責任。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受僱人不公平,但正是因為受僱人相對僱用人來說
我們上次介紹到了「保證人的義務」,權利義務常為一體兩面,負有義務的同時,相對地保證人也有其權利可以主張。只是保證人對於債權人的權利大多是防禦性質的權利,例如先訴抗辯權等是。而保證人人清償主債務人的債務,主債務人就沒有還款的責任了嗎?當然不可能就輕易放過主債務人,該負責的還是要負責到底,因此保證人對主
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常會要求借款人要找保人作保,而本話所介紹的「保證」就是有關於作保的法律常識。當然,如果沒事不要替人作保,這是很多經驗談所說的,但有時卻不得不為他人作保,尤其是在為親人作保的狀況,或是公司需要融資時,公司負責人會被要求需要為公司作保等,大多人都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狀況,但還是要這
正式進入了民法債編的最後一個有名契約類型。保證算是最後一個在實務上重要,在考試上也重要的有名契約類型,人事保證契約則是對於保證契約更進一步針對僱傭契約中的受僱人在執行職務上造成僱用人損害規定時,規定其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以及賠償責任。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受僱人不公平,但正是因為受僱人相對僱用人來說
我們上次介紹到了「保證人的義務」,權利義務常為一體兩面,負有義務的同時,相對地保證人也有其權利可以主張。只是保證人對於債權人的權利大多是防禦性質的權利,例如先訴抗辯權等是。而保證人人清償主債務人的債務,主債務人就沒有還款的責任了嗎?當然不可能就輕易放過主債務人,該負責的還是要負責到底,因此保證人對主
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常會要求借款人要找保人作保,而本話所介紹的「保證」就是有關於作保的法律常識。當然,如果沒事不要替人作保,這是很多經驗談所說的,但有時卻不得不為他人作保,尤其是在為親人作保的狀況,或是公司需要融資時,公司負責人會被要求需要為公司作保等,大多人都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狀況,但還是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