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練習與實際狀況的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首先呢,在一般的武術的練習上通常針對套路練習或是比賽,在實務對練的部分也多以餵招為主,也就是說基本上都是在知情狀況之下做的訓練,對於實際出現狀況的時候能不能應付的了,可能還是個未知數。

實際上攻擊的人肯定不會如同練習一樣,不管是力道或是手法,或者根本就亂揮亂打一通,那麼這樣的一個狀況下,是否能夠應對就是一個問題了。
如同影片中的防禦練習,在有告知及固定攻擊模式之下就已經不容易招架了。那麼在不知對方拿什麼武器、不知對方怎麼攻擊、以及對方的情緒的狀態之下要如何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可能才會是首要考量。

也就是說,既然無法預料到會發生什麼狀況,那麼不要貿然地去做才會是一個最好的方式。不管對方是清醒的、是瘋狂的、是精神異常的,所做出來的事情很可能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就算是自己有能力應付,也難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因此,不是去上個課就能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他人或是自己,必須得不斷的透過練習去增加自己的反應能力以及技巧,才有可能再遇到實際狀況的時候有應變的能力。當然,如果是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興之所至-avatar-img
2021/12/20
我之前也想過誒 真正打起來的時候 除非兩個是練家子 打起來才像是武術過招 不然不都是一陣亂打亂踢... 好像學沒學過武術都差不多 🤣
whitm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0
熟悉自己跟對方招式的叫過招,都不熟悉的叫拳打腳踢😄😄
avatar-img
whitman的沙龍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whitm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0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2023/08/20
前不久看了一篇留言,留言中沒頭沒尾的就論述說武術上了擂台都變王八拳。 此類的言論其實在網路上多牛毛,通常是一批無知或是純粹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所為。而這些人多以人家練習的影片來作為自己說嘴的標的。
Thumbnail
2022/09/27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2022/09/27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2022/08/12
武術運動是一個既神奇又有趣的運動 有些是在傳統中尋找新的變化,有些則是依據傳統方式從不變化 也有些是自認為自己發展出新的動作而沾沾自喜~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點小小的感想,並不是覺得誰不好,單純就是練習的時候與教練聊到這個部分有感而發而已。
Thumbnail
2022/08/12
武術運動是一個既神奇又有趣的運動 有些是在傳統中尋找新的變化,有些則是依據傳統方式從不變化 也有些是自認為自己發展出新的動作而沾沾自喜~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點小小的感想,並不是覺得誰不好,單純就是練習的時候與教練聊到這個部分有感而發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過,學過軍方的一些格鬥技巧,也在武館練拳多年,那捷運的那個事件如果是你應該能夠處理吧?當時的回應是"跑囉",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如果是同樣的問題,結果還會是"跑囉"。 其實這並不是冷血,而是在無法確認能夠全身而退的狀態之下,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迴避。除非是退到無法再退的情況才會選擇還擊。
Thumbnail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生嗎,講求方式方法總是會比矇著頭硬幹來的好一點~~~
Thumbnail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生嗎,講求方式方法總是會比矇著頭硬幹來的好一點~~~
Thumbnail
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Thumbnail
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Thumbnail
前些時候看網路文章與影片的時候,看到了談論到防身術、防身器具這個部分。當然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利,不管自己認不認同。所以並不會說是哪一篇,也不會說哪一篇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只是想說說裡面矛盾的部分。
Thumbnail
前些時候看網路文章與影片的時候,看到了談論到防身術、防身器具這個部分。當然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利,不管自己認不認同。所以並不會說是哪一篇,也不會說哪一篇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只是想說說裡面矛盾的部分。
Thumbnail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有的人會因為學了一些,就會覺得自己變得很強大,或是被灌輸學了以後就會變成了高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思維。很多因而吃虧受傷的人大多有這樣的思維,而當能夠不斷地貼出這樣的影片,而留言是一面倒的嘲笑而不自覺的時候,表示自己已經被自己洗腦,認知不了自己的問題。這可能就是一個最危險的階段。
Thumbnail
有的人會因為學了一些,就會覺得自己變得很強大,或是被灌輸學了以後就會變成了高手。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思維。很多因而吃虧受傷的人大多有這樣的思維,而當能夠不斷地貼出這樣的影片,而留言是一面倒的嘲笑而不自覺的時候,表示自己已經被自己洗腦,認知不了自己的問題。這可能就是一個最危險的階段。
Thumbnail
網路上有不少說了關於女性(也可能是男性),都必須要有一些可以自我保護的技巧。最多的不外乎是一些簡易的防身器材、結伴同行、避免夜間獨行、行走人多的地方、注意四周可能的風險之類的生活習慣養成........
Thumbnail
網路上有不少說了關於女性(也可能是男性),都必須要有一些可以自我保護的技巧。最多的不外乎是一些簡易的防身器材、結伴同行、避免夜間獨行、行走人多的地方、注意四周可能的風險之類的生活習慣養成........
Thumbnail
任何武術的起點都是來自感知,不論這感知是從視覺還是觸覺開始,沒感知到,就沒招,我很愛玩武,如同我愛打遊戲愛讀歷史,但我不會刻意的去神化武術的能力,有些辦不到的事情,就真的辦不到
Thumbnail
任何武術的起點都是來自感知,不論這感知是從視覺還是觸覺開始,沒感知到,就沒招,我很愛玩武,如同我愛打遊戲愛讀歷史,但我不會刻意的去神化武術的能力,有些辦不到的事情,就真的辦不到
Thumbnail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
Thumbnail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