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就是用來揍你的!只是挑什麼時間而已,但是別找架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打架是一門技術活,如何開局、如何打的傷而不殘、如何確保自己是在有利的位置、戰術的運用等等。

假設真的有架要打,基本上我會建議敵不動我不動,身體保持緊警戒態勢,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因為對方粗暴的言語而動怒,因為生氣時往往都會先動手,但是先動手的人往往都是理虧的。或許你會說:「如果兩個人都不動,不就要站到年三十晚上了。」記住了!你是準備打架不是參加競技格鬥比賽,沒有得不得分的問題,如果真能站到年三十晚上,我想也夠時間冷靜了,讓架打不成也是一門學問啊。

「能因敵之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有時後下手的人不見得吃虧,因為對方先動就會有破綻,你可以利用接手格檔時,或是做閃避移動後給予一擊。「打」向來是最後的選項,因此;要做有效率的打擊縮短衝突的時間,多數人沒有受過武術訓練,大多一上手就來個王八拳,這時可將手臂彎曲護頭肘尖朝前,防守時同時跨步前邁,讓你在防守的同時手肘的肘尖,可以直接撞擊到對方的胸口或是面部。也可以一手格檔時,另一手用掌跟擊打對方的面部、下巴。一有機會就是馬上離開衝突現場,尋求必要的協助,教導孩子遇到這樣的狀況時,不要怕被責罵而不敢說,應儘快找老師、家長幫忙。告知目前發生事情的狀況,讓大人來介入處理。

「要教孩子會打架,但是也要告誡孩子不要找架打」,如果對方揮一拳或是踢一腳,孩子沒防守好沒有閃過去挨揍了,我只能說孩子自己的反應與機動性不足,或是說孩子學藝不精,所以大意了沒有閃。如果對方的攻勢只有這一拳或一腳就停止了,這時應該要教孩子大聲喝斥離開現場,告訴師長讓老師來處理,如果孩子因為不甘心回擊了一拳一腳,那這樣的行為就叫做「找架打」,這樣一來自己的孩子也錯了,反而在法理上站不住腳了。
如果當下的攻擊行為是一直持續進行,例如:第一拳結束後對方接著又出了第二拳,那為了保護自己當然就是出手反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武靖四方
2會員
10內容數
現今的社會環境的確是比以前嚴峻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希望藉由筆者的觀點與經驗來告訴家長們一件事情,就是「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武靖四方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越不動越不敢動」 面對衝突時;一定要先冷靜告訴自己讓手腳動起來,透過步伐的移動讓傷害降低,利用移動來製造空檔,移動步伐要以靈活、防守、安全撤離為原
Thumbnail
2025/03/05
「越不動越不敢動」 面對衝突時;一定要先冷靜告訴自己讓手腳動起來,透過步伐的移動讓傷害降低,利用移動來製造空檔,移動步伐要以靈活、防守、安全撤離為原
Thumbnail
2021/10/27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搏殺」是
Thumbnail
2021/10/27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        「禮」與「德」都是一種符合社會規的行為,並被大家所共同遵循的,而武術始於戰場是一門搏殺的技術活,所以古時候在拜師學藝時,師父都會看重學生的禮節與德行,講禮守德之人才能夠知進退、不下重手。         「搏殺」是
Thumbnail
2021/09/09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2021/09/09
        想必孩子在學校都一定會有防災演習訓練,當地震、火災發生時,因為有事前的演練,孩子他會知道要做什麼動作來保護自己,透過一連串的SOP完成避難的行為,進而降低身體的損傷。         近年來霸凌、兒傷的社會新聞不斷的發生,感覺上好像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然而事實上這些關於兒少的社會事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打架就是錯的,做人就是要避免紛爭。但這麼多是世代下來,吵架、打架依舊照常發生,如果你身邊最重要的人,跟人打架了,你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純粹的客觀,你理性,我客觀,世界就和平。不只人跟人會爭奪,動物之間也是,也許地球生物滅絕了,只剩下機器人就可以創造出這樣的和平世界。
Thumbnail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打架就是錯的,做人就是要避免紛爭。但這麼多是世代下來,吵架、打架依舊照常發生,如果你身邊最重要的人,跟人打架了,你怎麼辦? 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純粹的客觀,你理性,我客觀,世界就和平。不只人跟人會爭奪,動物之間也是,也許地球生物滅絕了,只剩下機器人就可以創造出這樣的和平世界。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一直都是學習表達的很大一塊訴求,我們提出了理由、後果和風氣三方面的分析。通過此篇文章可以明確瞭解,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解決衝突的好處。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一直都是學習表達的很大一塊訴求,我們提出了理由、後果和風氣三方面的分析。通過此篇文章可以明確瞭解,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解決衝突的好處。
Thumbnail
我不是說打人是對的、當然我也不清楚他的家庭狀況。 我們也一直跟Universe說 只要你出手、動腳了。 那一定會是你比較嚴重。 有什麼事先來跟老師說! 可是、他是情緒無法控制的孩子。只要你挑釁他,他"一定會被你挑釁"! 你一直跟他說:"踢我、踢我啊!"、他肯定踢你! 你對他大吼,他
Thumbnail
我不是說打人是對的、當然我也不清楚他的家庭狀況。 我們也一直跟Universe說 只要你出手、動腳了。 那一定會是你比較嚴重。 有什麼事先來跟老師說! 可是、他是情緒無法控制的孩子。只要你挑釁他,他"一定會被你挑釁"! 你一直跟他說:"踢我、踢我啊!"、他肯定踢你! 你對他大吼,他
Thumbnail
我小時候始終在想,如果和平反戰是對的,那麼惡人惡事的存在怎麼會是"惡"的?如果長輩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教育孩子,那麼怎麼發揚孩子的善心、培養孩子的正義感?當孩子長大後,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怎麼敢站出來為自己或為他人說話?
Thumbnail
我小時候始終在想,如果和平反戰是對的,那麼惡人惡事的存在怎麼會是"惡"的?如果長輩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教育孩子,那麼怎麼發揚孩子的善心、培養孩子的正義感?當孩子長大後,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怎麼敢站出來為自己或為他人說話?
Thumbnail
暴力是沒有美化空間的。暴力就是暴力,無論你出於甚麼理由,以甚麼之名實行暴力,都只是暴力而已。甚麼逼不得已、打在你身痛在我心、都是為了你好,都是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找藉口罷了。言語暴力和肢體暴力對一個大人來說都難以承受,何況是對一個小孩子呢?請不要讓他們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Thumbnail
暴力是沒有美化空間的。暴力就是暴力,無論你出於甚麼理由,以甚麼之名實行暴力,都只是暴力而已。甚麼逼不得已、打在你身痛在我心、都是為了你好,都是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找藉口罷了。言語暴力和肢體暴力對一個大人來說都難以承受,何況是對一個小孩子呢?請不要讓他們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Thumbnail
童四心得_2 @ 2022 11/14 〔木工俠客行 粘巴達班〕
Thumbnail
童四心得_2 @ 2022 11/14 〔木工俠客行 粘巴達班〕
Thumbnail
因為很生氣😡 所以才這樣做!!! 不要拿生氣當藉口好嗎?!不是生了氣就可以動手動腳 話好好說 不行嗎
Thumbnail
因為很生氣😡 所以才這樣做!!! 不要拿生氣當藉口好嗎?!不是生了氣就可以動手動腳 話好好說 不行嗎
Thumbnail
★真正的贏家,是在協商後獲得更好的成果。 ●「格雷厄姆之靶」是一個實用的分類系統,清楚歸納和介紹各種反駁意見,幫助我們用最有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論點。但如果我們自認一個論點無懈可擊,事實上卻不然的話,這項工具也無從讓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格雷厄姆之靶 最外圈:肢體暴力 第二圈:語言暴力 第三圈:人身
Thumbnail
★真正的贏家,是在協商後獲得更好的成果。 ●「格雷厄姆之靶」是一個實用的分類系統,清楚歸納和介紹各種反駁意見,幫助我們用最有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論點。但如果我們自認一個論點無懈可擊,事實上卻不然的話,這項工具也無從讓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格雷厄姆之靶 最外圈:肢體暴力 第二圈:語言暴力 第三圈:人身
Thumbnail
        人在憤怒時會握緊拳頭,會感覺雙拳充滿了力量,而事實上當拳頭握緊時肌肉間會產生拮抗就會使得出拳的速度變慢,反而不緊握拳頭的方式會讓出拳的速度較快。多數未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握拳的方式都不正確,貿然用拳會造成手腕受傷,就算是有受過武術訓練的格鬥家,在沒有帶拳套的情況也不一定會用拳打人,因為
Thumbnail
        人在憤怒時會握緊拳頭,會感覺雙拳充滿了力量,而事實上當拳頭握緊時肌肉間會產生拮抗就會使得出拳的速度變慢,反而不緊握拳頭的方式會讓出拳的速度較快。多數未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握拳的方式都不正確,貿然用拳會造成手腕受傷,就算是有受過武術訓練的格鬥家,在沒有帶拳套的情況也不一定會用拳打人,因為
Thumbnail
打開思考的腦門:希望每個人都能去像兒時的我們,多問自己:為什麼? 而不要用因為時間和環境帶給我們的包袱而去產生偏見,你會發現很多原本你覺得:『阿就那樣啊』的事情突然好像沒這麼站得住腳。
Thumbnail
打開思考的腦門:希望每個人都能去像兒時的我們,多問自己:為什麼? 而不要用因為時間和環境帶給我們的包袱而去產生偏見,你會發現很多原本你覺得:『阿就那樣啊』的事情突然好像沒這麼站得住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