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在台灣的澳門一日遊

2006 年 Danielson 在廣州中山大學當交換學生的時候,12 月初的時候,一位很照顧所有交換學生的當地 buddy 問 Danielson 和另一位從丹麥去的同學要不要去澳門走走,人都已經在廣州了,離澳門那麼近,當然去嘍,於是我們找了個週六的日子,一大早就搭車到珠海後,再從珠海搭小巴到澳門,在等待小巴的時候,看見這聖誕節的裝飾,其實覺得有點說不出的悲傷感 (大家看著照片懂我的感覺嗎?),不過站在那裡看到的景象,感覺就在台灣一樣啊,搞不好有很多人會說我人根本就在台灣!
上了小巴後也不知道多久時間到了中澳邊界 (現在好像有港珠澳大橋,應該方便許多了),一下車看到的就是這鵝黃色小拱門,的確有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葡萄牙風格,穿過它就是澳門了。
一到了澳門這邊,居然看到了台灣名產 "台灣檳榔",而且還寫著繁體字呢! 雖然我不吃檳榔,但看到這一幕好親切啊!
來到澳門一定要留下到此一遊照片的就是有名的大三巴牌坊啦 (Ruins of St. Paul's,這個中文翻譯也真的是太絕了) ,這可說是澳門的地標了,就好比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和比利時的尿尿小童一樣,一定不可錯過的啊 (不過也很難錯過啦,因為通常一進入澳門就一定會看到它了),所以到了澳門如果沒有去這個超級大地標的大三巴一訪,就不算來過澳門,站在它前面時其實好想大喊 "大三巴" 三個字,但太多遊客了,還是收殮一下好了 (天哪,當年的我好瘦啊)。
大三巴牌坊是屬於 "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的遺址" 包括了大三巴牌坊,牌坊前地以及石階。在 1835年時因為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最後只剩下現在看到的教堂正面前壁,大部分的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此後,這裏便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三巴。
很多遊客來到這裡都真的都只有拍了到此一遊的照片,打卡一下便匆匆離開,其實有點可惜,因為大三巴不只是大三巴牌坊而已,它還有一些展覽品和墓室可參觀,也可以讓遊客了解一下這個世界遺產的歷史背景。所以以後有機會去中國的朋友們,真的不要只有在這大三巴牌坊前拍完照就走人喔,稍做短暫停留參觀一下。
看到照片遠方當年正在蓋的建築物了嗎? 大家應該知道那棟建築物是什麼吧? 沒錯,就是現在澳門有名的新葡京賭場酒店,沒想到 Danielson 可是看到它誕生雛型樣子的人啊。
除了有名的大三巴牌坊外,來到澳門當然也不能錯過澳門塔啊 (反正到了每個程式,什麼什麼塔一定都要去朝聖一下的),站在塔下往上看,就只有 "Wow!" 了,這座澳門塔上面可是可以做高空彈跳的活動,記得我們還上去走了一糟,至於高空彈跳嘛,還是算了,膽子還沒那麼大啦!
在澳門塔旁有艘大木船,感覺還挺漂亮的,但已經忘了它是什麼功能了。
從遠處看著位於澳門南灣新填海區及珠江口的這座澳門塔,結合著一旁陪襯的西灣大橋,讓澳門塔更顯美麗之身,可惜當天有點霧濛濛的。
這一座集合觀光,會議,展覽以及娛樂設施於一身的建築物也算是是澳門的另一處著名的地標。
台灣各地有不少的媽祖廟,但來到澳門前真的不曾想過這裡也會有媽祖廟,畢竟澳門當時還是葡萄牙的長期殖民地,總以為應該會是充滿歐洲風味的城市,沒想到當地的人其實還滿虔誠的,感覺上這座媽祖閣香火還挺鼎盛的。
走在這巷弄裡,感覺有點像是到了台灣某個老街一樣,非常的淳樸,寧靜和祥和。
我們沒有什麼計劃的在澳門四處遊走,怎麼感覺到處都很安靜,莫非是因為週六的關係嗎?
穿梭在澳門的大街小巷裡,跟想像中德澳門差距頗大,一直以為跟香港一樣是歐洲人殖民地的澳門,應該也會像香港一樣繁華熱鬧,城市應該也是充滿許多現代化建築的高樓大廈,但親自來到澳門後才發現它並不是那樣,原來葡萄牙政府根本不像英國政府一樣,他們似乎對殖民地的建設沒有很在乎,也難怪雖然港澳距離接近,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地區。
在澳門到處亂亂逛一整天後,一個很大的感想就是 "原來就這樣",加上看見這些成排停放的機車後,感覺真的跟走在某些台灣街頭一樣,原來我根本就在台灣啊,也難怪真的一日遊就夠了。
從清晨到日落,該回家了,再次從澳門搭著小巴回珠海,那小巴感覺好像以前小時候在台灣看到的幼稚園娃娃車一樣,感覺真的有點奇妙,一直有著當天我似乎是從廣州回台灣一趟一樣的感覺。
「如果喜歡 Danielson 的文章內容,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讓 Danielson 有更多的創作動力」
也可以給顆愛心,或是在下方的 like coin 拍個手鼓勵一下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有一種被長期精神攻擊,總是打壓、貶低你的感覺在當你思索著辦公室氣氛如何改變,並認為這對你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事情。你只是想了解如何在工作環境中創造更愉悅的氛圍。然而,當這個話題被提起時,一道小小的光芒在我心中閃現,我感覺到這可能更具挑戰性,也更有意義的...
avatar
芮翎 Nina 丨身心靈療癒師
2024-04-25
感覺現在有些「學習歷程」後面要加上"三個字" ∣菜b導日記∣倒數856天(2)「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avatar
❦ 莊小昕
2024-01-29
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在內心深處在內心深處,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這就像錯過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有點像渴望一個你只想像的舒適的地方。這種感覺像一股溫柔的拉力一樣吸引著你,讓你渴望得到一個從未有過的擁抱。 在這個夢想未能實現的世界裡,我們感覺自己失去了一些安全的東西。這就像想要有人擁抱你的安慰,即使這從未發生過。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3-12-01
一直感覺在蛋殼中的我小時候,我想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電影名著「侏羅紀公園」吧 不知道你們記得的畫面是什麼? 一直停留在我記憶裡的場景是, 小恐龍急著想探索外面世界,接著蛋殼出現裂縫,小恐龍破殼而出的畫面, 那時留下了一個經典名言,你們應該都想起來了吧! 生命會找出路
Thumbnail
avatar
覺察學派-符愛鈴
2023-10-07
只是「感覺」自己在過減塑生活?如果我是戴著VR眼鏡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那我所瞭解到的塑膠垃圾正在破壞地球生態還是真實的嗎?難道只是VR世界裡虛構的一部分? 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我正在過著使用環保杯購買飲料的減塑生活會不會也只是一種幻覺?難道我只是「感覺」自己在過減少垃圾的生活? 這兩週在使用我新買的環保杯時,腦海裡常常出現上面這些
Thumbnail
avatar
Flore Weng 翁嗡
2023-06-30
【職場讀書人選書】真正的友誼 不應該建立在自以為是的善意——《臺灣漫遊錄》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8-06
簡單來談一下為什麼我覺得台灣泛藍政黨及其支持者一直很蠢的原因我最近在我的臉書社群看到一個很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就是有一個激進台獨的支持者,因為發表了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意見,所以就引起很多人的轉載,並稱讚這個女人批評的好。但是這些蠢蛋不知道的是,早在2017年這個台獨支持者曾經為了反我這個國民黨而跟她的騎士團大規模嘲笑我,還說“支持人權哪會支持國民黨”;再
Thumbnail
avatar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
2021-03-08
簡單來談一下為什麼我覺得台灣泛藍政黨及其支持者一直失敗的原因說失敗其實也太嚴重了,但是就如何吸引年輕群體以及掌握社會正義的話語權,確實泛藍政黨及其支持者是比較弱的。 根據我瀏覽泛藍支持者的一些貼文,以及Youtube的實況來看,泛藍之所以只能吸引跟他們有相同立場的人,而無法更進一步去擴張自己的支持者,有一部分也是跟他們的價值觀和論述能力有關係的。 舉個例子
Thumbnail
avatar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
2021-01-23
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日本有過的比較爽嗎?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的生活和台灣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因為外食便宜,幾乎餐餐外食的人非常的多,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是中午都和同事到外面去吃飯,選擇滿多樣性的,中式、泰式、韓式,吃麵、吃飯、吃餃子、吃小火鍋,選擇性真的很多,飯後再來杯手搖
Thumbnail
avatar
小艾
2020-11-20
台灣太太在南京的一天北京其實我來過幾次了,但總是沒能喜歡上這個城市。 以前也說不太上來是為甚麼,但這次來我終於很明確的知道為甚麼。 出發之前有朋友跟我說北京這幾年已經變得不太一樣,因此我可是懷抱著滿心期待而來的。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太太在北京
2020-11-08